从2008年起,防晒产品的上升趋势逐渐明显;到了2013年,整个防晒市场稳步上升的趋势显而易见;现如今,无需销售人员多费口舌,多数消费者也能清楚意识到防晒的重要性而主动购买防晒产品。从消费者对于防晒认识的提高可看出,未来的防晒市场,仍然属于一块不容小觑的大蛋糕。

市场乐观有依据
2015年年底,欧莱雅推出了第一款可检测紫外线情况的穿戴产品,并将其命名为My UV Patch。欧莱雅利用这款产品瞄准了防晒市场,并表示可能会随旗下品牌理肤泉的防晒产品进行派发。
欧莱雅对防晒市场的判断显然是乐观的,而这种乐观,并非是盲目的。
尼尔森2016年市场预测表明:保湿、防晒等产品正成为护肤品市场中销售的主要驱动力量。此外,Market Research,一个美国著名研究机构,在2016年的分析报告中提到,在全球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防晒正成为高端化妆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并且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强劲势头。很显然,在尼尔森和Market Research之前,欧莱雅已经对防晒市场的态势有所了解和期待。
防晒市场的乐观态势,与护肤达人、网红等大力宣扬的防晒理念不无关系。
近年来,不少粉丝多达几十万甚至百万这类网红级别的护肤达人宣扬着这样的防晒理念:每天涂抹防晒霜是护肤的基本原则;夏季或暴晒下,需要多次补涂防晒霜;够量的防晒霜才能保持防晒力度;不论任何季节,不论室内室外,只要是白天,到处都有紫外线;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防晒霜不仅只是防晒,还能对皮肤起到防污染作用,例如雾霾天就需要涂防晒霜,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防晒霜能够阻挡PM2.5对皮肤的伤害……诸如此类的观点我们并不少见。
在这些护肤、美妆网红的引导下,他们所宣扬的防晒理念,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推动了防晒霜的销售,对整个防晒市场而言,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中度防晒受偏爱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走访多家化妆品店,从各店的反馈情况来看,目前除海边或高紫外线辐射地区,大部分消费者更加偏爱中度防晒。近年来,消费者对防晒的认识逐渐提高,很多消费者意识到并非防晒指数越高效果越好,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防晒需求和肌肤适应程度来选择防晒产品。
随着韩式裸妆的走红,防晒产品顺应了大众需求,除了防止肌肤受紫外线伤害外,更添加了提亮、焕肤、均匀肤色等功能,《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到,这种使妆容更加清新自然的防晒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从产品质地上讲,喷雾、啫喱、乳液等质地的防晒产品,更能给消费者带来清爽的感受。质地清爽且带有提亮、美肤功能的中度防晒产品已然获得消费者更多青睐。
市场短板需注意
防晒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日化专家冯建军却指出了防晒产品在开发商存在的短板:“目前的防晒销售还是针对夏天。基本上防晒的销售从春节之后就开始推广,但是南方的销售周期太短,化妆品店往往连四十天的销售周期都没有。”
也就是说,尽管随着消费者对防晒认知的提高以及季节性的需要,防晒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了较为成熟的品类,然而,这种化妆品或许只能看作一种应季必需品,“每天都要使用防晒霜”的观念并没有深植入全民消费者心中,虽然受这个观念影响并四季坚持购买防晒产品的消费者不算少。
不过,长期天气炎热、紫外线高的地区除外。《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从敬中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桃先生口中得知,由于广西地区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进行防晒产品的销售了。陈敬桃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在广西,美肤宝防晒霜属于较为主打的产品,主要原因是其政策力度大。
就价格方面来看,市面上叫得出牌子的防晒产品的单价并不便宜。
《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到,现阶段市面上售卖的防晒霜容量在30~50ml/支左右,较其他护肤品而言,这一品类因剂量较小而显得单价偏高。以本土品牌美肤宝为例,一只40g的美白隔离防晒霜售价为85元,而同品牌的一款爽肤水容量为120ml,售价却只要87元。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防晒产品销量更上一层楼?
人人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仍然有很多人期盼,可以得到免费的午餐。“优惠”二字之所以对消费者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防晒产品的销售上,卖套盒或是卖单支也许并不是最关键的,买赠、搭配销售、连带销售等方式,才是拉动整体销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为止,市面上多数防晒产品并未将功能完全细分,这就使得同一支防晒霜可涂抹在不同部位,这就是脸部防晒产品更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因为消费者不仅可将其涂抹于脸部,同时也能涂抹于身体其他部位。
对于推动防晒产品销售,陈敬桃还表示,政策的重视度与执行程度也非常重要,早众多竞争者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比别人抢先一步做好,将营销方针落实到位,才有可能占得商机。
防晒热度不减,潜伏在市场中的巨大商机,你抓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