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2015年在中国的业绩下滑备受关注,因其意味着专营店零售终端最大、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导致今日形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互联网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电商渠道一路高歌猛进,互联网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难道传统零售终端就真的四面楚歌了吗?这个问题留给历史论断,此次我们只想探讨的是,互联网影响下,传统零售模式及消费方式有哪些改变。

低价动销常态化
虽说动销常态化是CS渠道近几年日渐突出的一个问题,原因不单单是电商的崛起,但总体来说,动销常态化是在CS渠道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又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时,不得以的做法。那么这几年给到CS渠道最大生存威胁的,当然还属电商的冲击,所以把近年来动销常态化的原因扣到电商头上,也未必不可。河南周口沈丘县老店自然美化妆品连锁店老板曹李霞对这点感受非常明显。
“我们如今资金投入比往年要大,但收益却减少了,”曹李霞很无奈,“我们每个月都做活动,由我们自己来做动销。”为了应对行业的困境,自然美不得不自主出资保持动销力度,不断大量地做活动,自然牺牲了不少利润。
曹李霞说,动销常态化实在是无奈之举,主要就是受到了电商的影响。电商的一大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其门店客流显然被分流了不小一部分。常态化的动销,便是无奈之下应对电商优势的最直接竞争手段。“现在不断做活动,虽然价格仍便宜不过网上,但差距大大缩小了。”在缩小与电商的价格差距的前提下,曹李霞认为门店的可体验性也能挽回一部分客流,进一步缩小门店与电商的差距。
在大力度的动销之下,自然美的整体营业额有不小提升,但总的来说,现在投资相比以前增大,收益却减少,电商冲击的伤害不可能靠动销完全抹去。
商超转嫁压力
实际上,像自然美这样仅靠动销一个手段就稳住了局面,已属幸运。在这场实体与线上大战中,还有些终端店受到了不止一重压力,应对起来远不是那么轻松。
河北邯郸市区时尚日化是一家名品店,店内以国内外一线知名品牌为主。而今,时尚日化受到电商的压力不仅有直接的客流分流等问题,还得承受另一重压力--商超压力的转嫁。
近几年受到电商冲击的,显然不止CS渠道大大小小的专营店,体量大的商超百货更是首当其冲。连沃尔玛、大润发等老牌巨头都承受不了电商的影响,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接连出现关店、品牌撤出等困局,更何况一些本土商超。时尚日化所在的邯郸市,刚好就是一个商超强势的地方,这些问题,当地商超系统自然也无法避免。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根基仍极其雄厚的邯郸当地商超。于是,为了生存,这些商超大力促销,尤其在双11等电商狂欢的节日,作为成本远比电商高得多的商超,竟然给出了和电商差不多的折扣,以保证消费者的进店率。这样的惨烈厮杀,商超尚有底气经得起消耗,真正被殃及的池鱼,就是时尚日化这类化妆品店,每每电商的狂欢之后,他们要面对的,却是眼前的一地鸡毛。
商超的日化产品基本都是名品,时尚日化也是名品店,与商超日化产品结构相似,商超开展的这些促销活动,直戳时尚日化痛处。时尚日化老板田斌对此很是担忧:“我们终端零售店,双11还得努力找爆品、做促销。而商超系统,动辄就是5折的活动,有些产品还有赠品。”……这种促销力度当然是一般的门店承受不起的。
但他更为担心的是以后,“现在开了头,以后双12、春节,还会做其他的(促销),比如秒杀什么的,小连锁基本做不来……”
商超已经祭出动销杀招,这重压力再往下转嫁到终端门店上,这双重压力,几乎把这些终端店逼到了墙角。时尚日化们的无力和无奈,不禁让人唏嘘。
主力消费群变更
电商对终端门店的另一大影响,是门店的主力消费群的变更。例如时尚日化,自开店以来一直定位为名品店,店里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国内外名品。在早年除了商超百货之外,经过一段时间经营之后,这类时尚名品老店大都拥有不错的口碑。依靠口碑和人情社会的感情纽带,这些店通常都有稳定的客源。
可如今互联网时代也改变了这一点。田斌渐渐发现,时尚日化的一些老会员一年可能也就进店一两次,更有一些一年内都没有再来过;而新增的会员也仅有大约20%是活跃会员,无法补足流失的会员。田斌对原因是清楚的:“老的一批老会员已经步入中老年,主力消费群体已经变成了年轻消费者。而现在年轻的消费者消费意识不同,更多习惯在网上购物,所以肯定有部分流失。”
像时尚日化这样的老店,其实客源主要还是老顾客,尤其是门店刚开时就在店里消费的那一部分人。但大批的年轻消费者成长于网络时代,没有在他们店里消费过,早早就被电商“截获”,而对门店信任度和熟悉感远不如老顾客,这也让终端门店很无奈。
“化敌为友”策略
虽然很多终端门店被电商无情“碾压”,但也有人聪明地利用了网络这个新工具,把对手变成了好帮手,竹韵化妆品对此作了一个很好诠释。
竹韵化妆品老板黄学士面对电商、微商等新兴渠道态度很积极。早在两三年前,在微商渠道刚兴起的时候,就自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并经常开展线上活动,积极以社群的方式吸引并维护粉丝和推广产品。由于开始得早,而且重视维护,到现在,其微信公众号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且通过集赞、抽奖等活动,多次成功为线下引流, 截至《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之时,公众号文章最高阅读量已经达到了6万,甚至赶上了很多专营的公众号,并成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门店客流,为期间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量。
随后竹韵化妆品还开了微店以及网店,可以24小时随时下单。同时启动了配送服务,购满一定额度后可以同城免费送货。如今竹韵化妆品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小型社群,不仅没被互联网碾压,反倒反过来利用其作为门店的引流和维护客情的利器,堪称成功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一个典型范例。
当时代被这张巨大的互联网覆盖,曾经有着自己一套固定生存法则的CS渠道,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迎接新的变化。终端专营店在这个过程中,或挣扎生存或主动探索,或被动求生或积极应对,不同态度及做法,使得这些曾经相似的传统零售终端店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新形态。这些,或都可成为传统渠道商们很好的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