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商超 » 正文

欧洲模式本土化:家乐福电商的逻辑

发布日期:2016-06-25 15:38   作者赵向阳
  实体店的全渠道试水到了后半场,该怎么继续玩下去?
 
  不久前,家乐福电商总监应凯对外表示,今年起家乐福电商布局将延伸至各地主要城市。打开家乐福官网或者APP,便可以看到北京、上海两地已实现在线购物。在去年6月,家乐福正式开通上海市的电商业务;去年12月28日,家乐福网上商城APP正式上线。种种举动表明:在电商领域态度审慎的家乐福终于要把电商当回事儿来做了。
欧洲模式本土化:家乐福电商的逻辑
 
  笔者了解到,家乐福电商业务归属于新业态部门,由中国区CEO唐嘉年亲手抓。这也反映出整个家乐福集团对电商的重视。
 
  但问题是,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十多年的攻城略地,各大阵营的势力趋于平衡:阿里、京东、苏宁成为一线电商平台;飞牛网、云猴、天狗等实体店背书的电商平台可谓二线阵营;剩下的徘徊无助的“大多数”为第三阵营。
 
  而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家乐福兴致勃勃杀入电商混战,它到底想怎么玩?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独家专访家乐福电商总监应凯,他表示,家乐福的电商模式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欧洲模式的本地化应用。
 
  “虽然家乐福电商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我们就这个课题已经做了不少研究。而在欧洲,家乐福电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家乐福在中国的电商模式跟欧洲有点相似,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本地化的体验”。应凯告诉笔者。
 
  如果给家乐福中国电商进行“画像”,它应该是这样的:
 
  1、基本模式:基于实体店的O2O模式,线上下单、门店提货或者线上下单,门店送货上门。
 
  2、商品特征:目前已经上线13000多个SKU,其中3000多个自有品牌和进口商品是优势商品。计划未来商品数量与门店同步。
 
  3、用户界面:根据用户所在商圈不同,展示具有差异化的商品,借助CRM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的用户界面。
 
  4、物流模式:用户下单后,系统会根据订单信息进行分配订单,距离用户指定送货地址最近的门店作为电商的“后仓”,有专门的团队根据订单在门店进行拣货。然后由外包的第三方配送团队送货上门,或者放在门店服务台等候用户自提。
 
  5、运营团队:家乐福电商部门人员主要聚焦于运营层面,与京东、阿里等传统电商不同,家乐福电商将IT和物流等业务外包,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固定资产的投入。
 
  从上面的“画像”可以看出,家乐福电商的定位是比较清晰的。电商作为与实体店互补的一个渠道,其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这与京东、阿里等大型平台化电商的运作模式不同,也跟飞牛网、1号店这样B2C的电商定位迥异。
 
  不过,此前有媒体报道,家乐福获得了“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牌照,这就意味着允许第三方商户入驻家乐福电商平台。那么,家乐福是否会想京东、飞牛网那样开放平台,引入第三方商户?对于该问题,应凯表示,“这个需要根据家乐福电商发展的情况再来决定”。
 
  从家乐福电商模式可以看出,善于精打细算的家乐福放弃了“烧钱”的做法,而是采用轻资产的模式来运营电商。在笔者看来,这也是电商竞争到了后半场,各方势力趋于平衡、业界对于全渠道的认识更加清晰之后的务实选择。
 
  应凯强调,家乐福目前的电商模式,是借鉴了家乐福电商在欧洲的模式,并且加以本土化的改造。“举例来说,在欧洲,人们习惯网上下单,到门店提货。而在中国,消费者更习惯送货上门。因此我们增加了门店配送的这一环节”。应凯告诉笔者。
 
  除家乐福之外,沃尔玛、麦德龙近期也加速了电商进程。有媒体甚至评价,这是“入华20年,外资零售巨头集体转向O2O”。在其背后,是实体店经历了互联网洗礼之后,对于全渠道的重新认识和反思:全渠道不可不做,也不可“大做”!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