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市场 » 正文

洗护之争,红海中亦有蓝海

发布日期:2016-06-25 15:26  
  从香饽饽到备受质疑,对于高端洗护,业内从不乏唱好唱衰之声。从喧嚣一时到不温不火,一度被判下死刑,但也并未就此销声匿迹,反倒从未脱离业内的热议话题。
 
  自打高端洗护一出,国内外各品牌围绕无硅油、氨基酸、马油等概念打得火热,但不论何种概念,始终离不开“洗”与“护”的争夺。当概念难以胜出,品质又不够抓心时,甚至动销大战也难赢人心之际,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感叹:高端洗护怕是黔驴技穷了!
洗护之争,红海中亦有蓝海
 
  难道高端洗护之争只在“洗”、“护”吗?
 
  剥离“洗、护”,洗护怎么玩?
 
  高端洗护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白热化之下,各品牌难有突破、难分高下,市场也少有惊喜。倘若比起无硅油、马油、无硫酸酯、还原酸等概念,暂时找不出更好的概念来吸引消费者,是否该择道而行?在热炒概念、猛打价格战也依旧无动于衷的消费者面前,该不该继续随波逐流?
 
  这是所有洗护品牌乃至整个日化市场应该考虑的问题。
 
  近些年来,特别是近两年,高端洗护在各渠道的野蛮生长使得本土日化的市场占比不断攀升,这得益于本土品牌的不断扩展,也在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随着众品牌纷纷插足高端洗护品类,竞争更为激烈。
 
  面对消费者需求日益高端化,烫染发群体也更为壮大,除了洗护等前端研发上的较劲,是否也能在诸如发膜、染发梳、烫染修复霜等后端研发上发力?
 
  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蒂花之秀(广东名臣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6年专门针对CS渠道新推出了金橄榄高端洗护系列,该系列被称为“烫染修复的补水神器”,名臣公司高端事业部营销总监邵荣杰介绍,蒂花之秀意欲以这套产品来掘金烫染修复市场,因为当下高端洗护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产品前段,即洗、护展开,而事实上,修复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可观。
 
  在去年迪诺的年终盛典上,公司高层表示,2016年,公司将从枯发养护升级为全面养护,继续深挖洗护市场养护、饰这两大板块的发展机会。
 
  此外,星秀发品牌于今年一举推出星秀发·智能泡泡染发梳、角蛋白修染霜两款新品,主攻CS渠道。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烫染成风的市场,一方面需要健康安全的染发产品,另一方面则需要针对烫染等受损发质的修复产品,本土品牌中,缺乏一个集洗、护、染、养、塑性等全品项的美发品牌。
 
  对于染发产品及其修复产品,终端店需求真的那么强劲吗?《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渠道商,有渠道商表示,在染发产品这一块,消费者可能更多选择专业的理发店;而美颜计总经理孙志远却告诉记者,他已在半年前就引进了一款植物染发的染发产品,且市场表现较为满意。
 
  痛点:安全、有效、便捷
 
  烫染、修复等研发后端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19~59岁之间的人口有8亿多人,城镇部分的人口占到57%,而染过发的达到3亿人左右。也就是说,中国19~59之间的染过发的(不包括潜在的)城镇人口约为3亿人,其中40~60岁之间的人群占比更大。
 
  星秀发品牌相关负责人叶光顺先生估计,根据星秀发目前的市场表现即终端反应,烫染及修复市场空间高达500~600亿元。
 
  叶光顺先生表示,此前,人们将染发产品归为小品类,这受限于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但如今,染发产品成为了洗护这个红海中的一大蓝海。
 
  虽然,所谓的理发店更为专业不无道理,但是,通过以身试法,不少消费者也发现了发廊染发的弊病:对头发损伤大、耗时耗钱。
 
  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理发店的产品不够实惠;染发产品中对苯二胺的使用,对头发损伤比较大;对于许多白发患者而言,黑盖白选择过于单一,同时有不少产品色泽不够自然;另外,头发自然生长会导致新生白发与染过的黑发分层,气味过重等,这让消费者极为困扰……基于多种原因,消费者需要一款健康安全、便捷、自然、选择性多的染发产品。
 
  而对于年轻群体而言,染发被视为极伤发质的行为,因此,年轻消费者不能随意、经常变换发色,且频繁去发廊更换发质除了有损健康,也是一种不经济的行为,追求简单的年轻人更需要便捷、随变的染发产品。至于染发后的修复,一是市面上该类产品比较少,二是概念重于效果,如同鸡肋。
 
  因此,不论在染发产品还是在修复方面,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十分旺盛,品牌方大有可为。
 
  不过,安全、有效、便捷成为目前该类产品直击消费者的痛点。叶光顺先生十分看好该品类的发展,他说,染发、修复产品如今在专营店的表现堪比2001年彩妆的状况,2001年以前,彩妆品牌并未受到专营店的重视,形同摆设,不成系统,再看现在,恐怕很难相信一个看似毫无生机的品类竟能生长得如此茂盛吧。
 
  也正是怀揣着这样一种市场预想,星秀发2016年也发力终端,深耕染发、修复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在产品、营销、宣传等方面都严阵以待。
 
  孙志远强调,经过实践发现,消费者只为安全、有效的染发产品买单。
 
  放眼国内外品牌,既在技术层面上有求必应,又在安全健康方面有所保障的该类产品寥寥,相比品牌的鲜有作为,消费者需求却与日俱增,对比鲜明下,品牌方或许不该局限于洗、护,而应着眼于整个洗护市场形势、消费者刚性需求来做选择。
 
  洗护产品的发展,从清洁功能到护理需求,再到洗护合一,竞争面始终有些单一,延伸至发膜、染发梳等细分产品后,市场空间骤然开朗,在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市场需求不断被挖掘、放大,这或许也提供了这样一条思路:真正的推陈出新,绝不只是概念上的更迭,还有植根于消费者需求的品项延伸、品类细分等。
 
  在洗护市场这一大片红海中,激烈的竞争每天都在上演,也不断有新成员加入、老成员死去,能否留得下,就看能不能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出人不意了。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