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异军突起的电商,传统的CS店应该怎么应对?对于CS店来说,互联网是机遇还是障碍?这些人人都能想得到的问题,却没有几个人能解决。而桐爷交出了答案——运用社群化营销结合CS店模式。他的结论背后有漂亮的实战成绩支撑——青岛即墨黛媚化妆品店90分钟销量3.8万、河北邢台李伟日化60分钟沙龙会现场成交金额6.47万。

桐爷说:“在新浪潮下,对于门店来说,最后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桐爷是谁:一个玩跨界的人
今年31岁的桐爷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留着干练的平头。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不同的是,拥有十几万粉丝的他对互联网有灵敏的商业嗅觉。
年纪轻轻的他除了在汉萃名方任职,也是广州千分尺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化妆品和互联网这两个领域实践经验丰富,善于把传统渠道结合互联网营销,利用“社群化营销”模式,在目前的国内祛斑类产品市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用他自己的话总结个人经历就是:“我原来是做CS渠道的,然后我业余玩微博;然后我成了微商团队老大;然后我又结合CS渠道做了‘社群化营销’落地模式。”
为什么要这样玩:应对市场的四个变化
根据日化市场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发展情况,桐爷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社群营销模式。在以往的社群营销课题中,他跟听众分析过国内市场的四个变化,分别是:首先是购物路径的变化——购物移动化,消费者可以从多途径购买产品;其次是品牌建设的变化——品牌社交化,在社交圈子中树立品牌;市场趋势的变化——市场垄断化;最后是商业生态的变化——驱动互联网化。
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 “社群营销”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把产品做到极致良性循环,复购率高,回头客多;把工具黏性用足扩散传播,在互联网上用户口碑相传,传播速度更快,说服力更高;取代传统的促销方式,把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完善裂变,比传统促销活动节省成本和时间;把零售做成批发拼单团购,让用户为了便利拉拢更多的人团购;把社群做成平台用心经营,牢牢掌握更多的用户;把顾客养成代理,抓羊养狼。
怎么玩:将客人从线上引流到线下
有人说,做社群就是把店里的粉丝嫁接到朋友圈中做培训。
对于这种观点,桐爷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社群营销首先解决顾客进店难的问题。现在的CS门店不缺品牌,不缺产品,销售员技巧也很好。但是存在着一个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传统CS门店,如果客人不进店的话,销售员没有办法销售。
“现在购物渠道移动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微商等渠道购买。因为物流发达,他不一定进店购买。虽然门店里本来有上千个会员,但是能回店里消费的人很少。所以要从线上用社群营销引流客人到门店去。由厂家出正品,用免费进店领产品的便利活动让客人在微信群上传播。用一拖五的方式,在24个小时之内让门店客人增加一百人。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进店顾客愿意在店里停留,加上销售员的宣传,顾客在门店消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桐爷胸有成竹地介绍道。
“在山东,我们用三个月时间开发了四百个终端出来。所以说这个方法是真的能给门店提升进店率、带来利益,是可行的。”
所以,社群营销模式改变的是传统的竞争基础,而不是竞争方式;目标客户是部落,不是个人;是社会交换,而非经济交换;是大数据,不是资源;运用的是生活生态思维,不是生意思维;是人的聚合,不是资源占有;这是与商业生态有关的时点,而不是某个阶段就会消逝的时期。
未来怎么做:顺势而优,应时而变
针对自身公司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桐爷提出,在当前市场困局下,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渠道、大经济环境及市场垄断等外部态势,产品社群化营销模式及品牌战略思想应顺“势”而优、应“时”而变。他说:“一个传统企业要转型,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转型要有远大的想法和机智的目光和一定基础。”
在过去的“微商时代”、“屌丝经济”和“粉丝经济”时代,他运用该创新模式让公司三次飞跃性突破。立足于网红时代,他加盟了《网红来了》视频杂志,紧跟互联网时代的节奏。利用微信群结合社群的优势,以终端门店为平台,以祛斑类刚需型产品为纽带,营造以门店为中心、以产品为核心的长斑族群。
“我们的产品接下来会通过主播、网红经济的方式,来真正地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因时而立,顺势而为。但是我们不会天马行空,不会飘在空中。会回归本质,加速渠道,引爆终端。”
桐爷还说:“在未来,谁掌握了最多的用户,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对于任何一个门店和品牌,都是这样。这年头,拼不了产品,拼不了门店,因为同质化产品比较多,拼的都是自己最后掌握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