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分析,政策利好不断,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密集出台文件,电子商务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电商巨头掀起营销大战,有望推动行业完整解决方案的提出。垂直O2O行业掀起合并高潮,促进市场细分走向成熟;用户移动支付逐渐养成,移动支付途径覆盖主要线下消费场景。
2015年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4亿人
据统计,2015年有超半数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购物。移动电商成交额首超PC端,移动端将成为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渠道。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4亿人,同比增长23.8%,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接近5亿。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购物的便利性越来越突出。在主流电商平台的大力推动下,消费者对于通过移动端购物的接受程度亦大大增加,用户移动购物习惯已经养成。
在支付规模方面,受2015年春晚腾讯阿里的“红包大战”影响,移动支付规模于2015年初实现井喷式上升。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商实现闭环的重要一步,移动支付的普及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018年移动端交易额在网络零售市场中占比将超过75%
近年来,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占整体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的比例不断上升。预计到2018年,移动端交易额在网络零售市场中交易占比将超过75%。
一超多强格局不变,阿里系独占八成市场。2015年双十一各大电商移动端成交额占比接近7成,电商移动化渐成主流。

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购物企业市场份额延续之前一超多强的格局,阿里系以81.5%的占比领跑,京东、唯品会和苏宁易购占比分别为12.8%、1.5%、1.4%。
2015年有53.6%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进行购物
2015年只有46.4%的手机网民未进行过移动端购物。针对不进行移动购物的用户的调查显示,这部分受访者主要担心的是购物的安全问题,包括信息安全(35.6%)和支付安全(31.1%),其次是对移动端购物流程的不熟悉(22.2%)和没有使用移动端购物的习惯(20.0%)。安全和隐私是阻碍消费者在移动端进行购物消费的最主要原因。
惊讶!老用户移动购物频率更高
在使用过移动购物(服务)应用的用户中,超过半数已使用移动购物(服务)应用三年或更久,且使用频率多为每月或每季度一次。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使用频率会相应增加,在使用三年或更久的用户中,平均每周使用移动购物(服务)应用一次以上比例达22.2%。
第三方移动支付占据主流
移动购物(服务)用户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中,第三方支付以78.4%的占比大幅度领先货到付款(12.7%)和网上银行(8.9%)。而在使用过的移动支付软件中,支付宝延续阿里系的市场优势,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软件。
购物优惠对于促进移动电商用户消费效果明显。
2015年,在用户曾经进行购物的应用中,手机淘宝以74.2%的占比遥遥领先,京东商城以46.0%的占比位居第二。移动购物用户浏览移动购物(服务)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购物需求(57.3%)和有促销优惠(54.8%),在移动端进行消费的习惯正在形成。
移动电商用户更关心价格与各种促销活动。
影响移动购物(服务)用户使用某一应用进行消费的原因前三位是:价格低、促销活动以及知名度。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购物(服务)用户首要关心的问题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其次才是购物的体验和应用的知名度。
65.4%的受访者对电商平台存在的“刷单”现象持负面评价
有80.2%的受访网民表示听说过电商刷单行为;有超过65.4%的受访者对电商平台存在的“刷单”现象持负面评价,认为这是欺诈行为;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对于“刷单”行为可以理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艾媒咨询分析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网购消费者均对“刷单”这一现象有所了解,而对刷单行为表示理解的比例上升或从侧面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当前网购环境下普遍存在的“刷单”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