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网销 » 正文

微商离网红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6-05-09 16:37   作者杨嘉
  有一句话说,“与其做一个中下游的微商,不如爬上去做一个万人瞩目的网红。”这话佐以年初“网红papi酱获1200万投资”的新闻,直教(微商)人淌下一行热泪——我辛辛苦苦招代理,你却就靠一个3分钟的视频就有人送钱上门,而且一顿够吃好几年。这公平吗?

虽然表面上看,网红与微商走的是两条路。可方向毕竟是殊途同归的——微商靠卖货、招代理赚钱,网红也会将个人魅力最终变现。他们的共同点上,都借由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平台,实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微商离网红有多远?

由于变现方式的不一样,让人们的印象中倾向认为:微商和网红存在一定程度的沟壑。 普遍意义上的微商,靠主动加粉、强制刷屏,而作为被动的朋友圈接受者,极其容易在微商们这样的“主动”中,对他们甚至这一职业产生误解和厌恶感。而网红的高段位在于,他们是通过先“给予”,满足了粉丝的一定需求后,再“索取”,将个人魅力变现。

对比中可以发现,因为招代理、卖货的低门槛,使得微商人人都可以做。而网红却要有一项使其成为“网红”的必备技能。这项技能,必须能给大家带来“follow你是值得的”的感觉。而他最后能成为网红,也证明了这项技能必须有过硬之处。这就是微商能有几千万,而网红却屈指可数的原因。

网红看起来如此高大上,可是,成长于社交媒体的它们,在眼球效应、粉丝经济的利诱下,都将不可避免地走上微商的道路——最典型的,莫过于挂淘宝链接、推销代言产品等等。

但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一招,早在微博兴起没多久就开始了。当年的那些段子手,“追风少年刘全有”在卖手机壳,“你这是在装逼你知道吗”在卖零食,“台湾阿呆仔”在卖台湾特产等等。就连王思聪家的狗“王可可是个碧池”也忍不住开淘宝卖周边。从这种意义上说,微博上的网红微商比微信上的微商,出现的时间可要早多了。

也就是说,网红之路,最终总是要拐进微商的。而某些微商界的金字塔顶人物,也摆脱不了其浑身浓郁的网红气息。这也是网红与微商,看起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却总是被人拿来比较的原因。

而人们通常愿意用这样的标题来比较——“十个微商干不过一个网红”、“与其做一个中下游的微商,不如爬上去做一个万人瞩目的网红”。

微商与网红之间的距离,一窥便知。

某种程度上说,网红更像是一个专业版的、进化版的微商。相比微商的小作坊作业,网红的背后往往养着一个团队,大至系统的传播规划、炒作风格,小到细节的把控、情绪的拿捏,均有分工监督。即便在成名后,也会在变现的路上小心翼翼,谨小慎微,以求可持续发展。

也有将微商与网红身份结合得一丝不苟的主体。以最近爆红的“上海邮政官微”为例。作为一个某种程度上带着傲慢光环的老国企大V,起先风格与其他的官微没有任何差别———一本正经的信息发布,寥寥可数的评论,整个都风平浪静。突然有一天,网红的大风说来就来——4月8日,在上海开演唱会的“小鲜肉”鹿晗在微博上发了一张与上海某街头的邮筒合照。于是,疯狂的粉丝热情被瞬间点燃,他们排着队与该邮筒合影,使得人们戏称,“鹿晗邮筒已经成为上海的地标性风景”。

本来是一件不太起眼的事,但“上海邮政官微”却非常乐意给自己加戏。不仅戏谑自己旗下的这个邮筒一夜之间变成“世界级网红”,更是当即推出“外滩网红邮筒君”微博账号,并以“为父”自居。此外,还动作相当迅速地为邮筒定制出两只可爱的“鹿角”并装在邮筒。这一系列趁热打铁的行为成功延续了该事件的热度,也使得上海邮政成功把鹿晗的粉丝甚至是路人揽到了自己的怀中。

有了前面的铺垫,遵循着“不卖产品的网红不是一个好微商”的铁律,几天后,上海邮政迅速在微博推出了“限量版鹿角明信片”,售价5元/张,3000张瞬间售罄,粉丝排队买明信片的队伍一时蔚为壮观。与此同时,上海邮政也不遗余力地宣传邮筒上的二维码,以及邮筒能寄快件的功能,效果拔群。而就在两个月前的春节,上海邮政在微博挂出“猴年限量版邮票”的链接,评论和转发数还都是0.

只不过两个月时间,微商还是那个微商,有了网红身份的加持,上海邮政就在成功圈了一大票粉丝的同时,小尝了一把“粉丝经济”的甜头。最关键是,这把甜头,对网红与受众双方来说,心理体验都很美妙。在这样的前提下,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但是绝大多数微商并没有上海邮政的运气;即便有了运气,也不一定有趁热打铁的反应;即便有了反应,也不一定有经营自己的智慧。在这一切一切的“不一定”中,为传统微商和著名网红之间隔开了一大段鸿沟,使得微商们走向网红的路看起来遥不可及。

我们终于可以下结论:网红为微商提供了一种朝阳的出路,而微商却是大多数网红的归宿。网红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微商,并借身份撷取便利;但是微商变网红,则需要在能力之外,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常人的毅力与汗水,才能上位成功。

也就是说,网红离微商,很近;微商离网红,很远。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