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声音:品质、利润何在?
“靠一个十块八块的东西,真正能达到多少的利润?场地租金多少?人员工资多少?这(快时尚店的利润)支撑不了整个体系。”对快时尚店模式的营利能力,河北秦皇岛昌黎芳华总经理徐华比较质疑。

他到一些知名的快时尚店里参观过,觉得产品价格普及低廉,于是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某快时尚店内充电器均价30左右,小电器成本相对其他日用品来说不算便宜,在这样的低售价之下,品质如何保证?“想来用三两天就坏,质量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回购率?而且这样的低价之下,店家的利润又如何保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他觉得这样的产品价格下,很难对消费者保证品质。而站在门店的角度,他亦认为如此低廉的价格,难以保证门店的利润。
而对于记者提出的,该类门店可以用高利润品填补低利润品来提高平均利润,徐华是这么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开店是否成功)跟选址有很大关系。如果开在校园里或者人流量很大的区域,可能还能够支撑。”
年轻消费群消费力不高,这样的低价产品比较容易受到青睐,“便宜,买了扔也不心疼”,徐华笑称。而且,年轻消费群有更大的消费冲动,也更喜欢新鲜感,对使用的东西淘汰率高。而且在学校里毕业后就离开了,门店对消费群的忠诚度要求也没那么高,所以可能比较有生存空间。
但总的来说,徐华认为这种模式很难普遍推广开来,“化妆品店现在都成‘大排档’了,卖鞋卖袜卖拖鞋,什么都卖,只要东西便宜。很多人连化妆品专卖店的定义都没弄清是什么,开成化妆品大排档。”他感慨,“这样的模式很难持久。”也因此,他认为快时尚店取代不了化妆品专卖店,这类门店也就适合一定时期的消费者,过了特定的时期终将回归理性。不过他也补充:“但也很难说,中国实在太大了,一个城市开一家,就成千上万家了。但这和传统的化妆品店的定位当然是非常不同了。”
正方声音:该模式是趋势
而湖南衡阳此一家名店总经理钟德轩看法却有不同观点。首先,对于利润空间不高的疑问,他认为,如果没有利润支撑,现在租金、人工那么高,那些不断扩张的快时尚店又怎能支撑下去?“我听说毛利空间在30%~40%,我觉得这完全可以支撑呀。”
对于这种模式的预期,他的回答是:“这种店还是比较好的吧,我觉得这是趋势。”他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一个门店里有更多选择,跨界经营是好事。
“在门店内增加其它品类,比如饮食、衣服、饰品等,是为了增加消费者在店内的逗留时间,同时促成消费者一次性采购很多不同东西。”钟德轩直接指出了跨界经营的快时尚店对于主营产品销售的最大好处,即不同品类能延长顾客驻店时间,而且品类之间能互相形成连带消费,提升购买率。
但是他也强调,这种模式化妆品店可以学习,但不代表要完全改变化妆品店的结构,不能主次不分。“我们还是要以化妆品为主,把这个主要的抓住,次要的东西可以增加。我觉得这是适应消费需求的一种做法。”而这里的主次,最首要的一点是不同品类的份额、占比要把握好,化妆品店仍应以化妆品为主。
“这个模式不是不可以做,其他饰品、饮食、时尚服饰、小电器等都可以适度增加,这类店也已有一定的成功案例。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什么都想卖,就不知道你是卖什么的了。”钟德轩强调,“品类占比要把握好,陈列面比例要把握好,不要让别人感觉你的店很杂,什么东西都不突出,这样就不对了。可以尝试去做多品类,但不要把主要的部分弱化了。有好有不好,关键就在于‘度’。 ”
此外钟德轩还表示,专业度也是化妆品店应该坚持的部分。
虽然现在快时尚店以中岛、开架区为主,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相对较少,但若是化妆品店尝试这种模式,其专业度不能放松。“不过也因地制宜,比如有些快时尚店的店址、商圈、人流等因素,适合做快销,不需要去做专业的服务,或者没时间做服务,可能就会放弃一部分服务。但如果说全部的门店都不做服务,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他指出,现在化妆品市场消费者教育还未成熟,目前仍需要门店为消费者提供较专业的服务。虽然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后可能会有变化,但现阶段,服务仍应该作为门店的主要竞争力。因此,“我认为专业度不能弱化,门店仍还需要专业人员去推动销售。”
至于对目前快时尚店产品价位较低,而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钟德轩表示“确实有一点,但这个不能一刀切。”他认为既然能以这个价位销售产品,肯定就是市场上有这方面的需求。“比如某快时尚店以10块钱的单品为主,10块售价的产品,尤其是(成本较高的)电器方面的东西,如果会出问题我觉得很正常啊。10块售价的产品,总不能和100块的去比。可能购买的人可能也就只有几天的使用需求,买一个用几天,坏了就坏了,反正也便宜。”
至于对美誉度的影响,钟德轩认为多少都会有一些,但这样的价位之下,对消费者伤害不大,只要不是以高价去卖低成本的产品就行。而那些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顾客,则本来就不会进这类店消费,所以说到底还是消费群定位的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生意都做,”他说,“这种模式只是提供给消费者的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