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中岛区为门店大幅增值
当时就有报道指出,部分专营店仅占门店销售面积约30%的中岛区,就获得了至少30%的利润。更有甚者,其中岛区及开架区销售竟能占到70%份额,品牌数量达上百。这一模式既丰富了专营店产品种类,更实现了门店利润最大化,为提升整店坪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因此,该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被越来越多的厂家引入终端渠道。
至近两年,上中下游对中岛区的热情依旧。品牌方的代表,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家,还有名臣、伊贝诗、圣蜜、洁宝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都打造了专攻中岛区的品牌或产品,在品类和产品定价上都作了明确细分;代理商亦有不少动作,安徽人广商贸两年前就开始接受在专卖店中岛销售的新品类,安徽传美去年末更是专门开办了一场以“激活中岛,玩转品类,化妆品零售店如何快速提高坪效?”为主题的认购会,以期进一步激活中岛区,这一层面的案例不一而足;而所谓“中岛效应”最直接的受益者--终端门店,在中岛区“进化”过程中,自然扮演了一个更积极的推动者的角色。
经过多年发展,中岛区在终端门店的运用已成常态,其对于门店的重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中岛区担负着门店中重要的营销功能,对顾客进店率、产品关联销售量以及成交率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大多数门店而言,只能通过中岛区的销售,才能给门店带来更大的活力。而厂家一方,也非常积极地推出专属中岛区的产品,并在门店积极推广。甚至可以说,早几年门店生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把中岛区做活,无论是上游厂家还是终端门店,对此都有较为强烈的意识,通过经常性的活动推动中岛区的销售。
比如在中岛区的动销方法中最常用的“爆品”模式,一度是最受终端欢迎的销售模式,能够快速引流、提升客流量,进而提升人气创造业绩。无论是以提升客流量为主要目的,还是以提升利润为主要目的,推广爆品都常常能为门店带来很好的效果。此外的各类低价、买赠、返利等手段,都是中岛销售常见的方式,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收效。
彩妆中岛前景是否乐观
近两年,随着中岛区品类、品牌的大幅增加,该区越来越缺乏特色,顾客的购买关注度也大大下降。但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或许并非中岛区自身的回落,而是在这大量的中岛产品中,缺乏更有特色的产品。而如今,今年被业界颇为看好的彩妆品类,会不会成为中岛的一代“新星”?
曾几何时,彩妆作为门店中专业度最高的产品之一,其销售的推动基本要靠专业美导。不同于普通销售员,美导不仅要有专业的销售技巧,更要有专业的产品知识和一定的化妆技术。也正由于彩妆产品的高专业度,消费者也同样依赖于专业美导,自主购买的概率非常小。
但近年来,这一风向渐渐开始改变。最显著的变化在很多综合性的快时尚化妆品店可以看到,例如近来大热的名创优品等,都有较大面积的彩妆中岛区,产品涵盖了睫毛膏、眼线笔、腮红、唇膏、甲油等,均以自然销售为主。在这类快时尚化妆品店或者面积较大的普通门店中,逐渐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彩妆中岛区。
不过,针对中岛区开发的彩妆品牌目前还不是非常多,抛开活跃于大流通的大部分小品牌不谈,说到中岛区、开架区彩妆,大众能想到的大概还仅有火烈鸟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目前还未形成大气候。
当然,如今也渐渐有更多的彩妆品牌开始看重中岛区销售,比如花皙蔻就推出了针对中岛区的彩妆品牌--MissAlice(爱丽丝小姐)。据了解,爱丽丝小姐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中岛区彩妆,以图打破依赖美导提升销售的彩妆壁垒。其产品意图通过化妆+护肤的方式赢得消费者,促进期自然销售。
彩妆中岛区如今跃起的苗头,大概得益于现在年轻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改变,切入彩妆产品的消费年龄不断下降,整体彩妆知识和美妆意识也大大提升。由此,彩妆市场教育的成本自然将逐渐下降,在这一前提下,彩妆的自然销售也就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说到底,目前相应的案例仍为少数。虽然彩妆市场进一步提升是可以预见的,但市场教育的完成还有一段路要走,彩妆消费者的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期望彩妆形成像洗护、面膜那样的自然销售率或许还过于乐观。但同时,彩妆作为一个极有自身特色的、还有非常大成长空间的品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上中下游对于其作出的不断试验、调整、适应和改变,都将为促进这个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