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营店渠道上,我们看看化妆品店普遍的品类经营现状(产品排面、销售占比等),护肤品类稳居第一的位置,这一点大家毋庸置疑,毕竟护肤品类一直以来是大而全的品类(若是细分起来包罗万象),约占51%;彩妆品类约占20%排第二,一直是被看好的品类,但店内占比却不及护肤品一半。


不过,要知道BB霜、面膜、洗发水、洁面、爽肤水、乳霜等这些品类中哪个品类卖的最好,具体的销售量及销售额,还得从线上数据说起。
日前,网络零售研究机构维恩咨询对淘宝、天猫、京东、易迅网、当当网、亚马逊、苏宁易购、聚美优品、乐蜂网等16家网站监测,得出面膜、BB霜、洁面、爽肤水、洗护发、乳霜这6大品类2015上半年线上销售数据,看看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品类王?


观察上面这张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为化妆品领域最为快消的品类之一的面膜,不管是在销售量还是在销售额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其他5大品类,仅仅上半年数据来看当之无愧的品类王。从价格区间来看,20-40元成销售均价,从价位占比上,也有数据显示 :20元以下低价面膜人气最旺,销量占比达58.5%; 20-40元和40-60元销售占比旗鼓相当,各为12.00%和9.20%。
紧跟面膜之后的则是乳霜品类,它属于护肤品的常胜冠军,在渠道内属于消费者常用的必备品。再者是洗护发产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洗发水畅销也在情理之中。
而比较之下,BB霜近年虽名声在外,但实际表现似乎不及想象,在6大品类中排名末位。彩妆品项中的BB霜,一直稳进增长,但由于销售专业要求等因素,销售额并没其他品类一次猛涨的表现。有数据显示,2015年,BB霜在线上共销售2885.8万件,销售额为201208.5万元,成交均价为69.7元。在电商渠道方面,B2C平台的销售量占比为61.7%,C2C平台的销售量占比为38.3%,其中天猫的销售量最高,占比为50.8%。
面膜称王,半年在线上卖掉37.5亿,相比过往两年,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从整个快销品行业来看,尼尔森数据显示,2013、2014年,快消品各品类整体徘徊于个位数增长;2014年较2013年持续回落;第四季度迎来增速反弹。源于消费者对个人形象与品味的提升,相对其他品类,个人护理产品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及较高速增长,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在近千亿的整体市场规模中,护肤产品占半壁江山,面膜产品尤以+27%的增速领先所有个人护理产品。

?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四个季度的面膜网络零售销售对比来看,2013年面膜一直是平稳发展的,到第四季度呈现下滑趋势。2014年,相比2013年有明显的回落,第四季度有明显的反弹(双11等线上大促)。尼尔森数据显示,面膜以27%的增数发展,相比爽肤水增长率12%,洁面乳8%,乳霜8%。而2015年,面膜增速有所变缓,没有明显的波峰。


数据是市场表现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看到,不论是在销售量,还是在销售额上,都有直观的数据呈现出面膜品类的未来潜力。星图数据也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面膜成为化妆品总类中占比和增长率最快的品类,成为化妆品行业新增长点。当今,消费者的变化对面膜的消费带来了新的变化。多元化消费渠道出现,促使消费者开始尝试更多的购买渠道,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店的一站式购物以及电商平台应运而生。低级别城市拥有巨大的人口资源,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日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存在巨大成长空间,基于这一点,有数据显示面膜增长突出占比较高的是三四线市场。那么,具体消费人群,增长因素,品牌王中王则交给其他篇目的记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