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市场 » 正文

进口品是专营店的招财猫?

发布日期:2016-02-23 11:33   作者康丹蓉
进口品是专营店的招财猫?

2015年,进口品很火,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不论是韩妆深受国内消费者的追捧,还是跨境电商在渠道商中不断被提及,进口品都是被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2015年进口品这么火?当《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抛出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各种各样,有人说是因为整个行业对其投以关注,进口品自然就炙手可热;有人说,因为消费者需求,进口品品质、包装上等与国产品的差异具有新鲜感;也有人说,零售寒冬,基于目前市场的情况与消费者喜好,不少专营店决定在进口品上押上一注……

这么说来,确实有门店将进口品作为转型出路,不过,进口品真的是零售寒冬的救命稻草?这也未必,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瞬息万变的市场,咱还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进口品,门店新的增长点

消费者对于进口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随着这一趋势,进口品在门店的占比也逐渐提升,消费者选择进口品,在专营店老板们看来,大都因进口品在品质上有个好声誉。业内不少专营店中,都或多或少地陈列着进口品,特别是近些年来,日韩化妆品成为消费风尚,专营店自然也不会忽略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营店同质化,这已是业内共识,面对万店一面的同质化现状,门店寻求差异化的需求则更甚。江门安达商行总经理区坚明的客户大都集中在广东地区,这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大都比较开放、前卫,在他的客户中,90%以上的客户都在做进口品,更有不少门店进口品占比份额超过90%。

江门梨梨美妆便是区坚明的客户之一,梨梨美妆老板“梨姐”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之所以在门店提高进口品的份额,主要受消费需求所引导,当大部分消费者来点询问进口品时,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梨姐做进口品时,很多门店还未涉及,因此,从门店的角度来说,进口品的引进既丰富了门店产品品类,又让门店在相邻门店竞争中更具差异性。确实,进口品为门店生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就拿韩国自然乐园芦荟胶来说,该单品单店月销售量为200多瓶。

刘一明,哈尔滨新奇美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既是专营店经营着,也是代理商,在其所代理的区域,进口品在客户门店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很多情况下进口品在店内也只是充当补充品类的角色,不过,他说,从纵向来看,进口品在门店的占比有明显提升。

整体来看,行内对于进口品的接受度还比较可观,也有不少专营店老板表示,如果有合适的品牌,愿意接受进口品。不过,进口品虽然是当下被发掘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倘若因此便冠之以“御冬稻草”,似为不妥。

  进口品,门店御冬稻草?

进口品是否就是门店的招财猫?

显然,还需商榷。不论从引进过程中的风险还是其引进后在门店的具体表现,都值得仔细考虑。

进口品进店,对于专营店老板来说应经过前期调查和了解,梨姐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刚做进口品时,她引进了一个听说还不错的品牌,结果引来了冒牌货。进口品渠道混乱,这已属行业共识,各渠道错综复杂,在选择品牌时自然要擦亮眼睛,谨慎定夺。当然,渠道混乱也导致窜货严重,这时,拥有一个可靠、正规的货源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进口品的引进存在报检批件、成本库存、物流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货源处走到终端门店,复杂的进货流程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搞砸整场戏。

然而,就算进口品顺利进店,这就意味着财源广进了?此言差矣。

事实上,选择品牌、把好产品关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关于产品在门店的具体表现,这还得看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门店所处位置、管理运营等。《洗涤化妆品周报》在调查中也采访了多位已经接触过进口品的专营店老板,他们大都表示,进口品在店内顶多算是一个补充的品类,并没有特别喜人的成绩,北京冰皙一族范孝卫曾告诉记者,店内进口品销售平平。对于知名品牌,消费者一般选择商超或线上渠道;对于不知名品牌,价格偏高则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前文提到,一定程度上,进口品能提升店内产品差异性,不过,只凭产品品类的加减而形成的差异性并不能长久,因为,市场经济下,“人无我有”只是最初级的竞争阶段。梨姐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最开始做进口品时,由于邻店还没有引进,所以消费者会因为这一点而专门到店里来选购产品,但随着其他门店也将进口品落地后,这种优势便不存在了,之前单店月销200多瓶的芦荟胶锐减至50瓶。可见,零售寒冬下,进口品并非万能钥匙。

虽然,进口品势头如日中天,在一些门店老板纷纷效仿引进进口品的同时,也有不少门店老板们这样说,进口品只是一种工具。在进店率低、年轻群体流失的当下,进口品是门店的一种引流的工具。甚至,有门店老板这样说,所谓零售寒冬,一方面是渠道动销力度过大而致市场空间被压缩,消费者消费疲劳;另一方面,全渠道竞争下,电商一年比一年强,超市也常有买赠活动,在这样一个竞争与淘汰的过程中,出现“生意不好做”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进口品,当然也只是正常的市场发展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像面膜、高端洗护那般,门店能否顺利过冬,还得看门店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商圈位置等,四川靓颜坊罗维表示,在街边店与社区店之间,相对高端的小区在进口品上则发力更大。当下的进口品店,大都涉及化妆品、食品、药品、日用品等多个品类,单纯只做化妆品的少之又少,而对于2015年被推到大众眼前的跨境电商,其在门店的表现似乎也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美丽工程总经理张然就曾说过,就她个人而言,对于跨境电商平台进店这一举措还需细细思量。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