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焦点 » 正文

刘晓坤:中国的单品牌店还在空窗期!

发布日期:2016-01-29 11:45   作者杨嘉
刘晓坤:中国的单品牌店还在空窗期!

像美即曾掀起过面膜热潮一样,悦诗风吟的成功, 也带动了单品牌店这一模式的咸鱼翻身。

事实上,当悦诗风吟在中国攻城略地的时候,真正的单品牌店鼻祖级品牌the body shop却还因为不肯接受动物实验而被挡在中国的国门外。不少人认为,在同样具有强烈品牌风格、高性价比的成熟性单品牌店如lush、the body shop进入中国前,实际上是给中国本土单品牌店的起步和大肆扩张预留了“空窗期”。在这期间,抢在国际品牌前布局或许更明智,甚至或能促使单品牌店迎来第二春。

搁开“空窗期”不论,眼下花印、柏氏、韩束、嘉媚乐等品牌确实已经纷纷开始涉水,欲分羹单品牌店。它们是否能把握住这宝贵的起步时间?而随着单品牌店的遍地开花,会不会使得所谓的“空窗期”红利不现,红海提前?

  “真正的高手还没来”

“悦诗风吟现在在中国做得这么好,是因为真正的高手还没来。”作为最早提出单品牌“空窗期”理论的人,亚缇企业董事长刘晓坤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如此表示。

他口中的高手,便是诸如the body shop、lush等国外知名的平价单品牌店。的确,提到单品牌店,the body shop是不能绕过的槛。the body shop创立于1976年,主打身体护理,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将单品牌专卖店模式做起来并扩张至全世界的品牌。据了解,the body shop2013年度全球销售额达到了8.358亿欧元(约为65.301亿元)。

the body shop曾在中国北京与上海的机场免税店有销售,但最终因为不愿屈从中国的动物实验政策而选择退出了中国市场。同样卡在动物实验问题上的还有英国品牌lush等。

“就像服饰界的优衣库、ZARA、H&M一样,只要the body shop、lush一进来,基本上shopping mall、好的商圈位置都会被它们占领,到时候国内的品牌连位置都挤不进去。”刘晓坤说。

值得一提的是,the body shop实际上属于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以欧莱雅在中国运作品牌的经验和资源,the body shop在全国扩张,看起来似乎根本就不是难事。

此外,刘晓坤认为,不同于欧舒丹的中高端定位,the body shop这种主打高性价比的单品牌店才是当前中国单品牌店的主要对手。“事实上,在国外也是the body shop卖得更好。在香港这些品牌都有门店,大家公平竞争。你看看,悦诗风吟在那里还卖得动吗?”

这也意味着,悦诗风吟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目前the body shop 、lush等品牌真空的受益者。但刘晓坤认为,这样的红利时间不多了,最多也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国内在针对动物实验这块的政策肯定会逐步放开,过不了几年,the body shop们就会进来。”事实上,此前的确有媒体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从2014年6月起放宽“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在动物身上试验的要求,例如洗发水和香水。然而,上述拟议中的监管条例变动并不适用于进口化妆品。

除了the body shop、lush等未进入中国以外,韩国的skin food、谜尚专卖店等目前也还未大面积拓店。留给中国市场的,仍有大量可施展空间。

  “关键看定位”

在当今的单品牌店热潮之前,国内就已经有先行者了。植物医生、林清轩、蜜思肤都是个中案例。以植物医生为例,其最近就宣布,已经在全国开设了2000家单品牌店。

日化行业营销专家吴志刚就多次表达过对单品牌店这一形势的看好。“从百货店到商超现代渠道,再到三四级市场的化妆品店、电商渠道,直至近年的SHOPPING MALL渠道。每一次渠道崛起都带来一次本土品牌的崛起。在过去几年中国SHOPPING MALL渠道快速形成,可以预见未来将成为化妆品品牌崛起的下一块沃土。”而化妆品在SHOPPING MALL最常见的终端形式,便是单品牌店。

刘晓坤也非常看好SHOPPING MALL下单品牌店的未来。“单品牌店不应该像过去的农村包围城市,它的打法应该是自上而下、高举高打,首先就要拿下SHOPPING MALL。在这里站稳脚跟,才能在消费者心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品牌力。如果都开在卖场门口、街边店,那谁都可以开在这里,不仅竞争大,而且定位也流俗了。”

但是SHOPPING MALL往往对品牌的进驻有着比较严格的筛选要求,并且租金成本较高,并不是一般品牌所能负担得了的。这是门槛,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实力象征。

“关键还是看定位。”刘晓坤认为,单品牌店需要具有优秀的品牌基因,加上合适的定位,才能树立起品牌力。这样即使the body shop们来了,也能照样留住自己的客群。

不过他认为,当前国产品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绊住了它们朝单品牌店进攻的脚步。另外许多品牌仍然停留在打价格战、不注重研发投入的阶段,因此很难打造出消费者心中的“名牌”。想在单品牌店上成功分羹,恐怕有一定难度。

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电商假货泛滥、商超高高在上、专营店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单品牌店确实能在品牌氛围及服务、店铺体验感上展现出更多的优势。加上适当的商品结构和不错的产品性价比,实际上满足了对购物有着更高精神需求的消费者。对此,无印良品和名创优品,也许在另一个行业给了我们答案。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