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 <http://baike.haosou.com/doc/4842418-5059475.html>、BBS等网络社区 <http://baike.haosou.com/doc/5712592-5925318.html>。目前更为流行和火爆的,国人利用率较高的是微信这个自媒体。本文重点也讲相关的思路和实践方法论。
自媒体时代,需要鲜明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媒体时代主要是个性的传播,谁能教会说个性该如何做呢?它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没有办法完全去模仿另外一个人,但有方法论可以提醒你如何去打造一个不一样而又受欢迎的自品牌。
策略一、首先是个自媒体的发烧友
有人说,我想拥有自己的自品牌,却没有基本的准备,连自媒体都没有十分熟悉,也没有成为一个活跃的原住民,那么不是痴人说梦吗?
首先要有自己的粉丝圈子,是个活跃的自媒体人,这是基础。而不是个微信广告者,或者鲜明特征的微商。何为发烧友呢?从你的自媒体头像、网名、签名,这些细节都要精益求精。例如比较牛的自品牌 雕爷、鬼脚七、金错刀等。他们的名字是不是有特征又能容易记得住呢?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实名,例如:吴晓波,罗永浩,马佳佳,这些未来就是你的品牌符号。雕爷又会总戴着个大墨镜。马佳佳是90后语言的代言人,这又是一个鲜明的传播符号。有些人,自己的头像、名字都是十分平庸和草率的,并且不断的改变,这都是大忌,作为一个鲜明的符号,最好在未被别人完全识别前,不要轻易改变,这样会分散传播。
热爱自己媒体,自己是个发烧友是自品牌的初心。
策略二、自品牌,你要升华你独特的个性魅力
魅力应是能够吸引别人的东西,性格魅力就应是能吸引别人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有许多种,热情大方还是安静温柔,就要看个人。不过不管是那种类型,总要是好的性格,比如敢于直言、不装逼、真诚细致,等等,这些是带来魅力的基础。为了体现个性而过于另类令人生厌,那是误入歧途。这不是个性魅力。
圈子中,总有些人,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在社群中骂人,爆粗口,平时粗俗无礼,虽然有一点才能,但口碑极其差,这就是个失败的个性。换而言之,任大炮,也是个犀利的人,但人家总能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直率和愤慨,并且收获很多粉丝的拥护,这是个性魅力。个性魅力的基础还是要拼文化素养。郭德纲郭大爷经常说:演员最后拼的是文化,也是这个道理,没有文化很可怕,没法活啊,你说可怕不可怕!
策略三、品牌人格化,你的产品与你的个性应匹配
产品有产品个性,自品牌要有自品牌的个性。广告 <http://wiki.mbalib.com/wiki/%E5%B9%BF%E5%91%8A>不单只是“说利益”、“说形象”,而更重要是“说个性”。品牌个性促进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品牌个性吸引特定人群。品牌个性,品牌应该人格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寻找和选择能代表品牌个性的象征物,使用核心图案和特殊文字造型表现品牌的特殊个性。
90后马佳佳卖保健用品,妖娆身材的大美女卖减肥茶,三只松鼠是坚果、萌萌的营销专家,下雨天和巧克力,这就是匹配。鲜明的场景、个性,很搭配才容易成为让人信任的品牌。做自己擅长的事,建立自己匹配的品牌,当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播,也更好容易成为品牌。你让一个美女去卖耗子药,总是不伦不类的,让赵本山去代言农产品,感觉信任度就高,就是这个道理。别轻易乱来!
品牌个性比品牌形象更深入一层,形象只是造成认同,个性可以造成崇拜。
75岁的褚时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中国烟草大王”,更不是红塔集团的董事长,刚从监狱里保外就医回到家乡,褚时健承包荒山种褚橙,每天穿梭在云南哀牢山上的橙园里,细心培育着自己的果树,直到85岁褚时健的橙子终于进入了北京市场开始销售,种植十载,不屈不挠,不仅褚橙的美味口感远近闻名,这个老人家从人生的谷底再次走上了人生的高峰。因为褚时健的故事,八旬老人成为励志故事的典范和榜样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褚橙的故事,普通的冰糖脐橙也被人们叫做“励志橙”。看看多么的匹配。所以更容易成功。
策略四、用好新媒体的传播工具
自品牌的打造和传播当然要依赖自媒体来传播推广。这个传统的媒体还是要区别的。新媒体环境下,读者需求的变化:快阅读、轻阅读、易阅读。
除了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也是建立自品牌的主要工具,一般是通过原创的观点分享、通过做活动、发红包、线下扫码送礼品等方式获得一定的初级粉丝,这些粉丝大部分没有忠诚度,在利益的驱使下关注,还没等有用内容吸引他便取消了关注,一般也很难获得期望的粉丝回报,所以做微信自媒体前就得定位自己公众号方向,要聚焦自己的目标客户,不能盲目。撒网式的意义不是很大。
公众号的定位很关键。定位大了,内容就不清晰,定位小了,那受众群体太小,也做不出效果。前期会很难,所以很多复制平台型微信大号的粉丝没有什么信仰,发一次广告可能就掉一批粉,功利性太强,不像原创写手型纯粹因为喜欢某些观点或写作风格而主动加的关注。个人认为坚持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原创。
所有的微信号,包括他们的内容和服务,在粉丝的竞争上都是平等的,任何号要想获得持续关注,只能靠对用户的长远价值。
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也有的初级自媒体人通过广泛的阅读量以及自己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沉淀下来的内容整理后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总之,要精准也要有自己的风格,是自己的受众所需要的。这样才可能有粘性。
策略五、参与感打造好产品,好产品成就口碑品牌
提及参与感,不得不说小米模式,小米是个典型,小米的成功也见证了参与感,让产品更极致的神话。小米已经充分验证了:第一,通过用户参与能够做出好产品;第二,一个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是能够被传递的。这就构成了小米后来很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和用户互动来做好产品,第二是靠用户的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这是小米的核心点,我们把用户的参与感看成整个小米最核心的理念,通过参与感我们来完成我们的产品研发,来完成我们的产品营销和推广,来完成我们的用户服务,把小米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品牌,就是年轻人愿意聚在一起的品牌。这就是整个小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理念,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那么自品牌的打造也是来源于你的粉丝和你的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进而进行传播,传播多了,更忠诚了,自品牌也就成长起来了。也就是把用户当朋友,真心真意真本事的对他!
那么自品牌的互动和参与感可以通过社群来进行推动。你的产品和服务通过社群的免费体验,然后社群成员给予反馈意见,二次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修正和升级,一个精准的社群群体,通过参与感、分享、口碑,自品牌的信任,就容易成就口碑产品,成就自品牌。
还是那句老话:聪明人下笨功夫,做个有良知有个性有真功夫的手艺人,再加上媒体营销的推动,自品牌的打造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