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超过20%,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前不久同进口面膜大王——北京东方天淼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强聊起当下的进口品潮,他做出这样的预测。
刘志强透露,其目前为韩国丽得姿、彩虹等面膜品牌的中国区总代,另外还拥有美丽日主、大马士革、宝黛宝、misscandy等30多个品牌的经营权,大部分来自韩国,且80%为面膜,“面膜大王”称号正得益于此。目前主要在京东、聚美、天猫、蜜芽宝贝等多个线上平台开店自营。
”去年回款1.2亿,今年预计回款1.5亿元,10月份一次性签约了30多个新品牌,明年的回款目标在5亿左右。“
“之前是韩国护肤、彩妆大行其道,现在面膜也很火热,特别是线上。”
由于有十几年的电商平台操作经验,刘志强旗下的韩国面膜在线上的销售几乎呈指数级增长。
“上线的第一个面膜品牌首月零售不足10万元,但目前(月零售额)已过1000万元。”
对于韩国面膜在线上的火爆,刘志强认为,韩妆确实更符合大众消费者需求:
1、产品更新快,能及时跟上市场潮流和趋势;
2、卖点突出,比如韩国最早提出的气垫霜概念;
3、影视剧带来的韩文华影响,抓住了80、90后主流消费者;
4、较之欧美系,韩妆更适合亚洲人肤质;
5、海外购的普及让购买韩妆的渠道更多元化,中韩自贸区大大缩短了了韩妆进入中国市场的周期;
6、市场永远遵循二八定律,大众消费者占据80%以上比例,韩妆具有高性价比,更适合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
总之,一言难尽韩妆好。
而韩风早已从线上刮到线下。上自进口品运营商,下至渠道、零售终端到消费者,
都开始积极拥抱韩国化妆品。
在不久前针对中国化妆品渠道商的调查报告显示,韩国以80.3%的选择率高居(渠道商首选进口品国度)榜首,排名第二的分别为法国43.94、日本27.27%、美国10.61%。
有业内人士指出,渠道商的选择不仅代表了其本身的利益考量,也代表着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渠道商而言,欧美系品牌长期饱受供货折扣高、利润空间小、服务差、落地难等诟病;对于消费者而言,欧美系或品牌老化,或价格昂贵,物美与价廉很难两全。而韩妆似乎兼顾了渠道商利益与消费者需求。
近两年开始,丝芙兰在进店品牌的选择上,也开始加大韩妆占比。今年7月,韩国LG旗下顶级护肤品牌Whoo(后),继兰芝、Dr.Jant+(蒂佳婷)、蓓尔熙诗、季姿元、DTRT等之后入驻了丝芙兰;屈臣氏近期更大推红吕、The face shop 等韩国洗发水;白云万达的悦诗风吟门店,一到周末就人潮涌动。
关于韩妆的盛行,让记者想起前不久的一则新闻: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关于ZARA的成功,有太多解读,但最核心的莫过于其为人津津乐道的快时尚定位——一流设计,二流面料,三流价格。高性价比加上紧跟时尚潮流,让ZARA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从这个层面看,韩妆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