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西潮”来得挺猛。所谓西潮,就是进口化妆品。在经历一次大范围的进口品降价之后,海外代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此种背景之下,沉寂已久的微商,是否能够把握进口品的契机,再次实现一个全新的嬗变与增长呢?
众所周知,自今年五月份左右,原本飞速发展的微商突然经历一次断崖式跌落,许多爆火于朋友圈的品牌也开始变得悄无声息。与此同时,各种有关微商假货的新闻曝出,一些发家于微商渠道的品牌也开始转身做平台,或者与线下品牌联手转战其它渠道。原本处于井喷状态的微商,一方面新的产品、品类仍旧在扩大,并广泛地出现于各种日化展会、峰会上;另一方面关于微商如何转型升级为移动电商的讨论也层出不穷。
微商跌落的致命原因,首先就是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高速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移动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短平快,微商渠道可以实现快速传播,并以极低成本将产品带到消费者面前。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却总是倾向于追求新奇、追求更卓越的体验的。以互联网式的渠道效率,匹配传统行业的经营思路,其最终结果就是迅速崛起并迅速跌落。实际上,在享受高速发展快感的时候,微商从业者几乎尚未来得及冷静下来反思自身的缺陷,就已经被巨大的洪流裹挟至下一站。而当三无产品、制假售假等现象开始一步步侵蚀微商的整体信誉时,多数从业者苦于没有对策,并最终殃及自身。
代理模式的不规范,尚且可以靠品牌方的自主调控来完善,这种思维方式与渠道模式的不匹配,才是更难克服的行业难题。
近期随着进口品的勃兴,或能为这一问题提供缓解之道,这边是海外代购式的微商。
在产品层面上,海外代购满足市场对稀缺性商品的需求,能够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一站式获得进口化妆品。实际上,在微商发轫之初,其所凭借的重要势力之一便是源自日海的进口品代购。本次行业内大范围的进口品热,或能为代购热身,并促成微商在“西潮”涌进的大背景之下,走出当前的行业洼地。
此外,诸如聚美等大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攻城略地,也显示出进口品的市场号召力,并增强草根微商们的自信心,共同分割这一市场蛋糕。
另一方面,经过半年来的行业自净,微商江湖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鱼龙混杂,该洗牌的洗牌,该转型的转型,剩下真正实现盈利的则可以实现收割市场。采访发现,不少真正活得滋润的微商实际上并不热衷于扩展代理,靠着产品的优质稀缺与长久以来经营的信誉,这些微代理已经稳固起了自身的客源,其经营也逐渐步入正轨。一个长期以来需要纠正的行业偏见是:微商总是被人们看成一个赚快钱的品类,导致许多人都抱着极重的投机心理,把原本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新兴渠道搞的鱼龙混杂。微商如果想长久发展,势必先要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去研究顾客的消费心理,推出真正受顾客欢迎的产品,而不是一味做营销、刷朋友圈,制造虚假繁荣的假象。
本次进口品再度被炒热,其中固然有迫于经济下行、消费不足而实行降价,进而挽回消费、并赢得关注度。然而,却也有其积极意义——就是吸引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关注产品,关注更加优质、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并鼓励各种渠道将这些产品传输至终端市场。得益于这种背景,得益于由此而聚起的关注度,微代理们亦可从进口品入手,重新唱高海外代购,并把视野从原先的日韩为主,放大到欧美品牌,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作为一种移动电商的早期渠道形态,微商依托于微信这一高流量平台,仍旧存在着非常可观的发展潜力。如果微代理潜心经营,真正利用微信的优秀规则,为面向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那么微商仍旧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于传统PC电商,微商更接近消费者,传播属性更强,并且拥有更加精细化的受众群体;相对于传统渠道,微商不仅自身能够长足发展,而且还能够从传统渠道借力,实现线上线下相互促进。问题的关键仍旧在于产品与服务体验,从这两点下功夫,微商仍旧有望借助“西潮”实现一次新的增长,并且走的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