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ser to the customer——距离顾客更近。”
这是丝芙兰2014年的营销主题,和其赖以成名的陈列方式“开放式自选货架”不谋而合,其意义在于让产品距离消费者更近,随手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并自主试用。
开架区也称为自选区,在几年前当雅丽洁模式大显身手时,曾掀起过对开架区的讨论,但结果似乎不如人意;而对于开架区的品类来说,通常集中在护肤品、洗涤用品或一些小品类上,将彩妆以自选的方式售卖的更是少之又少。
与之相反的是,“自由选择、自主试用”的丝芙兰彩妆开架区永远都是最火爆的区域,而这也渐渐成为很多专营店主的梦想。那么,专营店设丝芙兰式彩妆开架区的可行性有多少呢?
“偶像店”丝芙兰是什么样?
河南郑州美之园化妆品连锁总经理李美莹是丝芙兰模式的忠实推崇者,“高端、自选”是她给出的评价。
那么,丝芙兰彩妆开架区是怎么样的呢?
产品:融合了绝大多数国际一二线品牌,品牌集合度高且产品齐全;对象为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高端白领,追求时尚、快捷、个性的彩妆体验;很少有赠品、折扣。
陈列:彩妆开架区一般位于店铺中央,且按品牌分、风格统一;货架摆放独特,错落有致,区域划分清晰,方便购买者快速找到产品;新品上市时都会放在最为醒目的位置。
自有品牌:基本覆盖底妆、眼妆、唇妆的各个单品,且价格较低,多在60-200元之间,这也是其能够吸引大量人流的重要原因,但品质颇受争议。
BA培训:BA需要熟练掌握护肤、彩妆和香水调配等技巧,她们通常不会干预消费者选择和试用,当顾客有需求时,才会在一旁解说或引导。丝芙兰认为,BA的首要目的并不是销售,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有问必答的服务,帮助顾客寻找到她需要的产品。
在国人眼中,开架区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价区=廉价,形象柜=高品质+高附加值。
众所周知,我国的化妆品专营店,彩妆大都以背柜形式陈列;配备有专门的BA,热情询问、推荐、提供体验服务。对于品牌方来说,这是身份与品质的象征,只有那些价格便宜、流通类、大众化的产品才会放在开架区上卖。
再者,由于国人的收入还达不到可以普遍消费成百上千的化妆品以超市自选的方式,她们更倾向于有BA引导、免费试妆、赠品或折扣,及后续丰富的售后,如免费化妆、定期沙龙活动等。另一方面,在彩妆品牌丰富程度、灵活陈列、品牌力沉淀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专营店都还无法企及。
但是,当彩妆成为专营店越来越重要的盈利点后,总有这么一些人不再固步自封,开始对彩妆开架区进行探索。
微探,各色各样的“彩妆吧”
“彩妆开架区的优势有很多,如自主体验消费,解放人力、减轻人力成本;利于对比选择,打破品牌之间的壁垒;柜台统一形象,提升对专营店的品牌认知;迎合新时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多位专营店主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细数这彩妆开架区的优势,而这也是他们探索开辟“彩妆吧”的原因。
何为“彩妆吧”?这里暂且作为一个彩妆陈列变化的统称,当然还有人称之为多点陈列、吧台服务等。
怡亚通在2014年开出的化妆品店中,汇聚了200多个外资品牌,却完全不设品牌专柜,彩妆区按照脸部、眼部、唇部、工具细分,陈列在墙壁四周。近期,在怡亚通整合百分女人后,蔡德水称在门店产品结构方面也将做出调整。
洛阳色彩在今年的女人节中推出3.0版的化妆品店开设了“彩妆吧”,汇聚了卡姿兰、兰瑟、MCC、珂莱欧、高柏诗等多个品牌,大多数仍以形象背柜陈列,也有部分彩妆脱离背柜,并且设置了大量的体验吧台。记者观察,不管是位于背柜区,还是将其移至开架区,由于品牌集合度高、知名度高,色彩相当跳跃且具有强视觉冲击力,人气旺盛。
酒泉美妆名品化妆城在仅70平米的店内开辟了30平米的“彩妆吧”,带来全店40%以上的收入。彩妆吧集中了谜尚、凯芙兰、火烈鸟、蓝色之恋等7个彩妆品牌。
美妆名品总经理顾红艳指出:“彩妆吧的产品集中使得顾客能最大限度地挑选出价格与质量都合适的产品;同时,彩妆的集中也让美妆名品有着更为专业的形象,它所提供的集中试妆环境及琳琅满目的彩妆产品,营造了专业彩妆店的气息。”
云南小兔美妆张英也提倡“自选彩妆吧”,并正逐渐减少美导对消费者选择和试用产品的干扰,只有当顾客主动提出要求时才提供试妆服务。另外,因消费者自选时存在盲目性,小兔美妆会定期根据后台数据、会员反馈,列出销量冠军、人气冠军及上市新品,并标注在醒目位置。
除品牌背柜外,在开架区还陈列了部分流通类的小彩妆及适合开价的日韩系彩妆。张英认为,不管是背柜还是开架区都有其固定的消费人群,当然目前并不成熟。不过她也提出几个困惑:本打算将背柜转移至开架区,但部分品牌商并不支持,如果仅靠小彩妆,那么彩妆开架区的产出比并不高;由于推崇消费者自主试妆,试用品耗费很快,如卖出5支睫毛膏,可能已消耗2支试用品。
除此外,如广州时尚天河屈臣氏,彩妆开架区内陈列了包括兰瑟在内的6个中外彩妆品牌共顾客自选,旁边一直有BA跟随解说;艾美妆园里将兰瑟专柜放置中岛自选区,并还设置有韩国爱丽彩妆产品的自选柜;懒人睫毛膏等单品牌彩妆店,也多以自选的形式陈列产品,并多角度安装化妆镜,以配合消费者自主试用;还有很多特色小店、代购化妆品店,多按品牌或按底妆、唇妆、眼妆陈列产品,且人气较高。
……
上述所列举的很多“彩妆吧”或许并不能叫做严格意义上的彩妆开架区,他们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还未真正实现自选,不管是背柜还是开架区,美导提供的体验服务是推动销售的主要原因;2、彩妆品牌的丰富程度并不高,且背柜仍是主流;3、真正实现自选的产品多为一些流通性的彩妆品牌和日韩系小彩妆,多为睫毛膏、眉笔、眼线笔、唇膏等,品项并不完善;4、店家大多需要提供多种售后服务,且品牌间的优惠折扣多,等等。
Closer to the customer,记者私以为彩妆自选最终的目的正是为了距离顾客更近,成为一种更加便捷、时尚、轻奢的购物方式。那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美妆教育逐渐提高,彩妆开架区是否有可能大量普及?
亲,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