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社会形态中、任何经济模式下、任何商业平台里,一款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中,都需要渠道商从中疏通渠道周转贩卖,所谓,合伙人、代理商、经销商、加盟商等等,不一而足,无非是换个称谓而已。
渠道商,因为身处的位置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导致其,比较难以成为商业领域利润分配的决策者。这一身份与地位,在传统行业和日臻成熟的保养护肤品领域,特别明显。而作为一个商业人,无论其处在任何环节或链条上,都有着将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梦想与追求。此时,作为拥有着一批优质终端零售渠道供货权的渠道商,将主要经营项目,转移到“品类、小品类”上面,几乎是谋求更多利润分配与分配权的最佳途径。而以品类面目而来的面膜,为什么能率先崛起,一发不可收拾?是因为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
1.基于其快销品特性,在给予渠道商提供更多绝对利润的同时,既能够有机会将渠道拓展的更宽,又能够将现金流做大,使渠道商从单一渠道供应商(例如:CS渠道),快速升级壮大为多渠道供应商。
2.我国经济形式步入之“新常态-用工成本快速上涨”,让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推进的商业模式步入竞争危机,逐渐走低,并寻求新的出路。而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危机,给不需要提供大量“培训、教育、促销人员”等依靠人力推进的面膜产品,提供了一个赶超护肤保养品、彩妆等主流品类的绝对机会;在谁也没有效办法组织大量人力资源的市场形势下,面膜品类产品,只要能够做到“包装时尚、价格清晰、卖点简易、陈列多元”,再加上有效的推广政策和利润分配原则,成为渠道商的竞相追逐目标,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同样是快速上涨的房租、办公环境等成本的快速上涨,让渠道商们,不得不由原本经济宽松时,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向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坪效管理”,无疑是能够及时显现管理方式升级的优越性。同等条件下,需要“大量占据仓储、陈列、物流”等资源的传统护肤保养品、彩妆等美妆品类,其渠道层面,在与各类“轻、快、灵”的小品类的竞争中意识疲态尽显。此时,面膜的“可密集陈列方式”、“快速返单能力”与“链带推动能力”,是最能够直接显现“坪效”管理效果的。
4.基于传统护肤品格局的形成与稳定,各区域基本上也同步形成了“由几个特大渠道商占据各种优势资源”的局面,而那些入行已久,也积攒了各种人品的中小渠道商或者是从业人员,如果还想在传统护肤品渠道,觅得一处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机会,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有可能是与虎谋皮。而面膜,恰恰是这些成名已久的渠道商,同时忽略的一个领域,究其原因,只能说是各种阴差阳错,各种鬼使神差;致使各种名不见经传的以面膜为主要经营品类的渠道商,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而又生机勃勃。
渠道商,要真正享受“面膜的黄金时代”,有几个必备条件与素养,还是值得注意,并加强的。笔者站在一个较为成熟的销售经理的角度,与各位渠道商,分享一二,但愿能提供一些帮助,也不枉您百忙之中,阅览本章。
1.要具备辨别生产商到底是在做产品与还是做品牌的能力。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甄别出“谁真谁假”,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建议大家可以从“生产商的谈判原则性、政策灵活性、团队稳定性、产品安全性,以及货品物料的及时性”,这几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显像标准,来进行判断和过往对比,会比较准确。
2.还有平衡“自主产品”与“采购产品”销量的格局。销售自主产品,理论上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也会可能会让自己和自己的机构,有机会成为更上游的供应商,这是大部分渠道商,在选在自己出产品创品牌的真实意图,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商业氛围和模式。但是,因为自主产品,比较难以具备所谓的“品牌力”,在竞争高端消费者的过程中,这一弱点尤为明显。利用好“品牌产品”,拉动“自主产品”的销量,最合适的比率,在面膜这个品类当中,控制在“采购品牌4:1自主品牌”,这样的范围内,应该是较为合理,已能够水涨船高共同发展的。
3.更要有突破自身现状的上下谈判能力,这也是让自身利益合理化的必备能力。作为中间的渠道商,完全忽视自身的条件限制,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结果虽然不会出现“蛇吞象”的夸张局面,也会让自己的平台与渠道,难以获得并且把握像样的机会,终究会沦为任何机会的过客与背景。渠道商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将直接净利润控制在10-15%之间,应该是比较科学的,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间接利润。
4.作为产品流向消费者的载体,基本上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一款消费产品走向品牌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纽带。将这个载体或是纽带,链接的更通畅、更紧密的办法,自有市场交易以来,只有一个方式和原则——精诚合作,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