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消费者而言,面膜已逐渐成为护肤中的家常便饭;于品牌方而言,面膜这块土地上依旧能结出甘甜的果实;而对于终端店来说,面膜给专营店加了“一道菜”。
那么,这道菜味道如何?怎样烹饪?
前赴后继,平稳上升是主调
微商让面膜达到一个制高点,却也因其根基不稳而让面膜狠狠地栽了个跟头。由微商面膜问题而起,到如今各地彻查问题面膜等,面膜多事之秋,业内甚至有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销量大,用户多,利润诱人”,下联是“门槛低,昧良心,有钱就行”,横批为“管他死活”。对联略带调侃之意,十分犀利,着眼终端,面膜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近日,《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化妆品专营店店主,试图在他们身上寻找蛛丝马迹。
通过一番了解与调查发现,在化妆品专营店渠道,今年的面膜整体为上涨的趋势。在记者所采访到的几家门店中,20~30%的增长属于常态,更有门店出现50%~80%的增长,“平稳上升”是受访店主们提及面膜品类时使用过的高频词汇。
今年夏天,山西大同广灵县魅力日化卖得最火的面膜要数容园美和i尚i膜,据老板王传海透露,在容园美的一次动销活动中,店内15天创下10多万的业绩(需要提醒一点,魅力日化就一家门店)。店内面膜品牌六七个,比起去年,销售增长达到20~30%,王传海说,比起去年几乎为零的尴尬处境,今年的泥膜销售大有改观,这得益于店内逐渐完善的体验服务。
在四川欢颜化妆品连锁,面膜在店内已经达到15%的份额,特别是美肤宝面膜,其凭借高回头率、高性价比换来迅速增长,总经理陈刚说,事实上,美肤宝面膜最初是以赠品在店内发起,不料赠送后消费者好评如潮,返店率极高。店内面膜整体上趋于平稳上升,但也有个别品牌严重下滑,例如美即,陈纲说,今年美即面膜下滑了30~50%,对此,陈纲表示,在当下水深火热的市场竞争中,不论是品牌还是门店,不进则退。
北京冰皙一族范孝卫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今年店内面膜销售比较稳定,店内占比20%,品牌之间基本持平。范孝卫解释,今年,店内销售的某面膜品牌质检不合格,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品牌在店内的销售,同时,市场上面膜问题频发、新闻报道等使得面膜品质安全感受损。
事实上,通过访谈多位专营店店主,《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发现,正如美丽工程总经理张然所说,“面膜都是一阵一阵的”,所谓“一阵一阵”的,其实是指门店热销的面膜品牌风水轮流转,品牌之间的角逐大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意思,当然,其时间跨度远远少于三十年,或者是一年半载,或者更短。
大浪淘沙,如何“文火炖面膜”?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品牌存活率越来越低,这说明我们在捕捉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不够敏锐。一款产品或者一个品牌究竟能走多远,这得问消费者,消费者钟情什么样的产品?其他行业不好说,但就面膜品类来说,记者听到最多的答案便是:高品质、高服务。
从一盘配菜渐渐成为一道主菜,这是面膜在专营店的成长轨迹,而专营店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品类的长远发展,并多方面出击以期将该品类的潜力发挥至最大。
在魅力日化,王传海通过对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精准定位,主推相对平价和性价比高的面膜产品;同时,看着近年来不少面膜品牌在捞金的路上不断栽跟头,他在选择品牌时非常注重“专业、安全”;另外,他还通过现场为消费者做体验,为店内攒人气;虽然已五十多岁,他还时常关注微商,把朋友圈中卖得火热的面膜品牌引进店内,不图利润低价出售,因为,引进微商产品的目的是吸引客流。在这样的引导下,店内面膜销售得到提升,贴心的服务提高了顾客连带率,最主要的是,王传海告诉记者,今年的面膜之所以卖得不错,消费者护肤意识的提升、店内免费的护理体验绝对是主因。
在专营店中,面膜大都被陈列在中岛区域,背柜则一般隶属于护肤、彩妆等品类,不过,在欢颜化妆品连锁,这一常规陈列似被打破。一进店门,面膜占据的竟然是进店左(右)手边最为显眼的背柜区,且都为单片陈列,而背柜下面则可自取购物篮。对于这一大胆而创新的陈列方式,陈纲说,这样的陈列一方面迎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偏爱“混搭”的消费习惯,风格多样、略带花哨,十分抢眼;另一方面,将面膜陈列在背柜区,在形象上使得面膜更为专业,集中陈列也可以减少推销,这也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可以看出,面膜卖得好不好,前提是优秀的品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正如范孝卫所说,当下面膜新老品牌不计其数,老品牌凭借其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知稳中求进,至于新品牌,想要站稳脚跟还是有难度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消费群,那最终还是不能活下去。
面膜处在什么样的阶段?陈纲说,面膜正处于平稳上升的时期,也可以理解为成熟期的前端,他提出,面膜在门店占比达到15~20%就差不多到顶了,出现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却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服务、陈列等来提高坪效等,使得面膜更大程度为门店拓客,当然,这也将伴随着面膜品牌之间的持续竞争。如前文所说,面膜新品牌层出不穷,品牌数量有增无减,对于品牌方来说,这或许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但对于渠道商、消费者而言,这却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在这场角逐中,渠道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大浪淘沙,想必,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面膜品类的真正成熟也就指日可待了吧。
从如日中天的热闹,到今天渐趋稳定的平静,面膜所受到的追捧与指责、关注与冷落应当是可以相抵的,至少,对于门店老板而言,面膜为专营店这张桌子添了一道菜。对于面膜的前景,其消费群体已经被唤醒,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专营店老板们十分看好面膜这道菜,至于味道将会如何,就看品牌商和渠道商厨艺如何了。
经过了猛火爆炒,面膜也是时候文火焖炖了,注意!是文火,不要太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