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行一年来,记者跑过的店不算多,但数下来二三十家总是有的。除了屈臣氏、娇兰佳人、万宁这些全国性的大连锁之外,记者所观察到的国内的连锁专营店,虽然多少会有一定地域特色,但大体上来说,模式大同小异。直到记者来到西北,才发现,这边连锁专营店的特色会更为明显。在这里,连锁模式有更多不一样的玩法。
系统内消化代理品牌
代理商开店,或者连锁店拿品牌代理,在行业内并非新鲜事。但是,除了国际名品外,大部分、甚至全部产品均为连锁店代理品牌,并基本只在连锁系统内消化,这样的模式在记者的印象中并不多见。在西北,却有多家连锁店采用这一模式。
最典型的是记者在青海西宁看到的两家连锁店。其中一家是当地的“老字号”,已有十多年年历史,共有门店将近二十家。在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尚弱小的门店,该店也曾依傍过行业内某知名的营销运营系统,想以成熟的运营体系来帮助自己迅速发展壮大,还一度与该运营系统有过较好的合作期。
但后来,这家连锁却并未继续“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从该系统脱离出来,打造了自己完全独立的运营体系。而今,这家连锁的经营方式颇具特点。通过与店老板的沟通得知,目前该店的产品结构是业内普遍可见的“国际名品+利润品”的模式。国际名品基本为流通品,利润微薄,功能是负责提升店面档次和形象;“利润品”则是真正为门店营利的产品,业界肯定并不陌生。但与很多连锁店不同的是,该店内的这些利润品,几乎全为该店代理。
连锁店代理品牌本来也属业内常见,但一般都只代理部分产品,大部分产品还是会由代理商供货。这家店特别之处在于,绝大部分利润品都是自己代理,从代理商那里拿货的产品非常少,占到了全部产品的约70%左右。而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其代理的这些品牌,基本只在该连锁系统内销售,并不另外供货给其他连锁店。也就是说,该系统代理的品牌,全在自家系统内部消化掉。
除了系统内消化之外这一特点外,该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品牌结构可以称为“两极化”。一极是知名度极高的国际名品,一极是业界都不太知晓的小品牌,而处于中间层的国内二线品牌则是少之又少。以上这两点,应该说是该连锁与记者所了解到的其它连锁最不一样的地方。
同在西宁的另一个连锁系统也颇有特点。这家连锁店从门面形象来看,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店内产品结构也与大部分连锁店店类似,包括了国际名品、国内名品以及国内二线品牌,但前两者占比不小。虽然与上述提到的那家店不同,店内利润品看上去占比显然要小很多,但记者与店老板沟通过之后,才知道,店内不少品牌同样是该连锁代理的品牌,虽然与上一家相比,比例不算特别大,但该店代理的有许多是国内名品,还有小部分甚至是国际名品。
稍有不同的是,这家店所代理的品牌,还会供货给其他连锁店或单店,并不是仅在其系统内销售,不过一般只供货给其他城市或下级地区。但考虑到青海的化妆口消费主力主要集中在省会西宁,可推测其代理的产品大部分仍依旧其系统自身去消化。
大量引进国外二线品牌
宁夏和青海相似的是,省会有着差不多的人口总量;不同的是,宁夏省会银川的代理商要比西宁“舒服”得多——因青海地域辽阔,但西宁之外的地区人烟稀薄,人口密度极低,并且交通不够发达,代理商很难去管理和服务自己的终端合作伙伴;宁夏却是一个总面积极小的省份,代理商轻易就能辐射到各地,所以,这边的代理商并仅不依赖于一两家省会的终端系统。在西宁看到的系统内消化代理品牌的模式,在这边不算典型。
但是,宁夏同样有着西北的一大特点:人口总量少。消费人群体量偏小,无论如何都是影响商业活力的一大因素。但在银川,记者仍看到了为求生存不断尝试“新招”的连锁店。这家店并非银川最大最知名的连锁,总共只有5、6家分店。但能在人口总量少,商超极其强势,还有大连锁的环境中,稳步发展至今,这家店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宝,这一法宝就是进口品。
在店内可以看到,除了极小一部分知名的国际品牌之外,目测店内95%以上的品牌都是很少看到的国外品牌,价位则从百来块到几百上千不等,国内一二线品牌则完全看不到。品类以护肤为主,还有小部分香水等。专卖进口品牌的化妆品店也并不罕见,但要么专卖国际名品,要么专卖日韩有一定知名度的二线品牌,像这样几乎全销售国外品牌,却都是在国内没有宣传的不知名的品牌,实属少见。
该店老板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他就开始觉得,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内的代理商制度将会被逐渐压缩。而且他认为国内代理商制度并不完善,国内有话语权的品牌商压货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代理商的生存状况日益艰难。此外,他还表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内将有大批品牌会被消费者放弃,所以他不甚看好国内品牌的整体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他认为国外有大量二线品牌,品质优良、价格平民化,只是暂时没有打入国内市场,没有宣传,所以没有知名度,但却是性价比极高的好产品。
此外,而作为走国内传统模式的终端连锁店,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才能获得上游的更多资源和消费者的信任。如果没有抢得先机,不如另辟蹊径,做出自己的特色。因此,该店老板几年前就开始逐渐减少国产品牌的销售量,并不断引进这些在国内不知名,但凭借优良品质慢慢赢得好口碑的国外的二线品牌。
如今,虽然销量肯定不及主流的传统模式连锁店,但凭借其鲜明的特色,这个连锁系统一直有着自己固定的消费群。
以上仅是记者能看到的小部分具有特色的连锁店,走访西北的匆匆十数日行程,记者可能与更多独具特色的店擦肩而过。所以记者相信,正如那句“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一样,商业也会自己寻找出路。不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都会灵活地随着环境对自身作出调整,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生存,这些连锁店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