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对男士护肤市场的期待时,我们或许可以忽略那些客观理性的一堆堆数据,一套套案例,仅从感受出发,就能嗅到其未来蓬勃发展的可能性。
不信,请看:韩剧中暖男的受欢迎早已是老生常谈,而今国内电视剧里面小鲜肉帅大叔横行,男色文化越来越发达,街头的男士打扮越来越时尚,邻家还念高中的小男孩子就已化身小潮男……虽然这未必能说明男士对重视仪表的观念已经非常普遍,但却能显示出一个趋势。
不过,这一个“趋势”落到终端市场的时候,是否是“显性”的呢?终端专营店对男士护肤,是否有着同样的乐观?
案例一:
靓佳人是河北邯郸的一家“老字号”化妆品连锁,记者在早前到店内拜访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留意到男士护肤区域,因为这个区域面积并不大。近日,记者再次联系到靓佳人老板薛永良,了解到靓佳人目前关于男士护肤的一些基本情况。
“我们店做男士护肤做得一般,但总体是上升趋势。”薛永良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说。在靓佳人,男士护肤的陈列面并不大,据薛永良大概估计,约能占到整体陈列面积的1/10左右,仅在一个背柜上有部分陈列。“陈列面积并不大,因为销量不是很大。”薛永良说,不过他马上补充道:“但现在能看到上升趋势。”
目前,靓佳人内的男士护肤品牌包括阿迪达斯、妮维雅、曼秀雷敦、高夫、欧莱雅等常见的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如京润珍珠、伊琳娜等,也都有部分男士护肤产品。“但走量的还是名品”,薛永良说,另外,他还说明“单一的男士品牌没有做。”
从品类来看,薛永良说,男士护肤主要的品类为洗面奶、水以及剃须膏这几种。
无论品牌还是品类,男士护肤都是一个相对单薄的分类。目前,靓佳人店内的男士品牌SKU“估计最多100多个,不会超过200个”,而销售占比也“量很小,至多占1%”。至于客单价,薛永良说,“我没有看过数据,估计也就五、六十左右。”
从这样的品牌结构看来,走量的国际名品利润额较低,而国内品牌的男士护肤却又没有起量,总体看来,男士护肤目前能带来门店的利润是很有限的。而且无论是品类、SKU数、客单量都较小,对店面整体利润贡献不是很大。
不过,薛永良对男士护肤一直持较为看好的态度,他相信男士护肤的市场会逐渐增长,“我们也会越来越重视”。
案例二:
诗芙兰化妆品连锁是宁夏银川的知名化妆品连锁店,同样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诗芙兰老板刘志刚所说的一句话与薛永良所说的一样:“我们男士护肤做得不是特别好。”不同的是,他对男士护肤的未来也并没有特别的乐观,觉得男士护肤没有特别明显的上升空间。
诗芙兰同样有男士护肤的专门陈列区,所占面积同样很小,“占整体陈列面十成左右吧,可能十成都占不到,就(占背柜)一两节位置,小的店一节,大一点的两节左右。”
男士护肤品牌大概有五六个,主要也是上面提到过的那几个国际名品。好卖的品类也是洗面奶、剃须膏,与上面提到的略有不同的是,男士乳液也是其中一个相对较为畅销的品类。这可能与西北风沙大、较为干燥有关。至于其他品类,“没有别的了,男士护肤基本就这些。”而这些男士品牌的SKU数与靓佳人也甚至差不多,也在100上下。
不过,与靓佳人不同的是,男士护肤在诗芙兰系统的销售额占比能达到4-5%,比靓佳人要高出一些。“(虽然销量一般),但我们高夫一个单品一个月也能卖个一两万。”而平均客单价则以“100来块钱居多”。当然,这与区域性有一定相关。西北风沙较大,气候容易干燥,据记者早前走访市场所了解,虽然整体销量比不上人口多的省份,但这边的护肤品客单价一般都较高,即平均个人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较大,这一规律或许也可以套用在男士护肤上。
不过,对于男士护肤的未来发展空间,刘志刚并没有特别大的期待。他认为,以前男士护肤的量确实很小,现在虽然稍好了一些,有一定的增长,但总体而言,增长仍较为缓慢。他觉得男士护肤的空间不会特别大,因为“男士护肤不是做做促销就能提升销量的,基本还是自然销售”。
诗芙兰也曾做过男士护肤的促销,但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除了有一次搞活动,也就这一次,搞促销卖了几万块钱,其他一般没什么推动力。”刘志刚说。也就是说,男士护肤是纯粹依靠“刚需”来推动的,像女性那样的大量消费不太可能实现,所以表现不是很好。这也是刘志刚没有对男士护肤抱以更高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观点:
上述这两家门店,是记者所了解到的男士护肤陈列面积较小的两家。除了这两家之外,记者在不同地方走市场的时候,看到不少门店都设置有面积较大的男士护肤专区。综合上述数据以及走市场的所见所闻,并不难看到,男士护肤目前仍是一个“小”类别,并未能给终端带来显著的利润额。
但虽然还未曾也暂时不会呈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个市场的空间是令人欣喜的。其缓慢的增长,令这个过程或许没有那么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进,相信这个市场的变化将在终端一点一点地体现出来,并成长为终端的一只“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