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越来越多的微商品牌开启寻路模式,无论是开线下实体店,还是进行跨界合作,再不仅仅专注于微商渠道。
当然,我们无法否定,可能是品牌想要扩展销售渠道,进行扩张,以便做大做强!但亦可能是,因微商渠道的紧缩,造成品牌恐慌,在大势之下做出的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品牌动作可窥知端倪一二。
品牌+,实体+跨界
一些微商品牌的探索,从微商爆发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2014年,俏十岁就在北京建立了体验专柜,当然最初的目的并非是打入实体渠道,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其品牌及产品。直到今年六月份,俏十岁的首家微俏专柜开业,俏十岁的整个专柜布局才“小荷才露尖尖角”。据了解,已签订微俏专柜的地区已经覆盖包括北京,广州,山东在内的十几个省市。此外,俏十岁直营店和实体旗舰店也会在今后几个月陆续跟大家见面。
这些动作无不透露着一些信息。是俏十岁在微商渠道的游刃有余,有更多精力开辟新战场;还是微商渠道的收益已经不能令人感到满意,为尽快止损,而做出的选择。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这其中的巨大差别之大,引人猜想。而近日一条关于微商品牌卡丝和中山苏宁合作的消息十分引人注意。消息称,卡丝集团与中山苏宁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后,卡丝将共享中山苏宁的物业、物流服务。是目前国内首例微商与传统电商的跨界合作案例。卡丝作为生于微商的品牌,经记者进一步采访了参加了卡丝与中山苏宁合作签约仪式的卡丝总代金龙玫,了解到原来卡丝的在中山的新工厂即将投入生产,而今后将进一步,组建自己的物流园等一系列配套项目,与中山苏宁的合作也是集中在物流方面,并未涉及销售渠道。这更像是发展战略的必要,而非渠道的拓展,但因其是与传统电商合作而显得特别敏感。
很多微商品牌建立之初,就瞄准了线下,或许本身就是线下品牌,但因为品牌知名度不高,线下销售不温不火,只是为了乘上快班车,而加入微商。这种微商品牌进入线下渠道,正是其目的。所以,很多人都说微商是“小品牌积极,大品牌观望”。
团队+,线下+线上
很多微商最初始于分享。
说到分享,怎么样才算分享呢?分享在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和他人共同享受、使用。只有在情感上和体验上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才能叫分享。金龙玫讲:“现在很多人做做微商,早已脱离了分享之列。分享常常只会是小而美,而不会做大做强,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追求商业模式,而人们之所以玩朋友圈,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要少一点商业味道,多一点人情味,微商即便再多情感交流,代理和代理之间,代理和消费者之间永远都有一个商品,虽然这是商业化趋势的必然,但也是微商与消费者的矛盾点。”
那么,如何解决,很多微商团队正在尝试,开实体店、加盟便利店、做线下活动等等。虽然效果还待验证,但其实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产品真真正正的出现在大众视野,能够让人们体验到。
记者采访了Sailing辣妈团队的组建者杨晓帆。杨晓帆早期在“辣妈帮”社区分享时尚服饰,从而走上微商之路,现在其团队成员已经达到一万多人,遍及全国各省。团队已经代理了梦克拉、雅倩·萃佳净、医采、欧赫、植美村等品牌,还做了自主品牌维体酵素益生菌。
团队的落地计划是成立之初就制定了的。2014年下半年,在成都成立了团队工作室,成立商贸公司。按照地域划分代理群体,以便管理和物流;赞助地方公益性活动,提高团队及品牌知名度;深入二三线城市,在小区、大学等地方进行路演或针对性的品牌普及,并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市场调研。杨晓帆说:“在今年下半年,我们计划举办名为“梦想起航”的团队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全国范围的知识普及和专业性培训,针对团队各地分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策略,把落地政策贯彻到底。”
记者从几个微商团队的运营者处了解了一些情况,近期销售业绩下滑,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异口同声表示,微商以前确实是直线上升的,这本身就是病态,哪个行业都不可能如此,总会有波动,这回微商遇到了挑战,但正好借这次机会剔出一部分行业“病源”,也是一件好事。今后,他们会把重心下沉,培训基层代理以服务为主,做好现有客户的售后服务,而不再是盲目刷屏。微商会广东分公司CEO刘子豪表示:“微商渠道,很多人最初的目的并非售卖,随着有利可图,品牌和团队的介入,商业化的发展而今又必须售卖,这变化的不只是微商的荷包,随之变化的还有消费者体验。所以,要想稳定现在的局面,还必须回到分享的本质,让消费者体会到实打实的愉悦感,而非浮夸的月入百万和产品效果。微信的好处在于人们可以随时反馈和分享,这无疑是促进深入服务最好的工具。”
线上线下结合是趋势,渠道之变,变得不能只是方式。线上了解更明白,线下服务才能更贴切,深耕一个渠道,才能收放自如。微商变革之路,还需共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