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能看到的一切——恒星、行星、卫星,都在离我们远去。然而发生于微商江湖的品类大爆炸,却在令周围的世界发生愈来愈多的关联。于是,原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最终却越来越近,甚至走到了一起。
原本做日化产品的韩束,经微商结识了广药集团,并与广药白云山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手推出一款瘦身产品:纤纤梅。实际上,当下由日化而涉足健康领域,或者其它产业的现象,在微商这个圈子里正频频发生着。比如以做面膜起家的思埠集团,后来亦推出了卫生巾产品。
频繁的跨界,乃至视之如无界,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必然性。更进一步讲,这将对涉及行业的原有业态、对微商渠道的外部形象,产生怎样的影响?
实际上稍作留意我们便不难发现,行销于微商渠道的火爆产品,与其说是交易,毋宁说是狂欢。某一类爆品被推出之后,你会看见朋友圈里几乎所有微商都在卖同意品类,它可以是面膜、马油、手工皂,也可以是减肥茶、甚至零食。市场逐利心理的驱动之下,微代理们不遗余力地宣传着其所代理的产品,即使他们大张旗鼓地表示自家产品的销售有多紧俏,令人焦灼的库存压力也是不言而喻。于是我们看到微商就像是一台硕大无朋的机器,它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用尽全力推着它运行,运行到更快。唯此货物才可能流畅,而呈指数级增长的分销才能有库存转化为真实的销售。
这个看似无经营门槛的创业方式,存在着隐形但局内人皆知的门槛。与其它业态不同的是,在微商江湖只有当你被驱逐出去之后,才能看到自己始终未达到经营门槛的要求。
非同寻常的压力,对货物流转速度近于快感式的追求,令微代理们进化着自身的洞察力、专业度,使之投入极大热情在营销方法上面。微代理们每天都在自问最有效的宣传方法是什么,最具效力的传播如何发生,以及如何人格化其品牌、令自己更有辨识度?
与此同时,微代理们对爆品也生发出异乎寻常的渴望与执念。
爆品是什么?如果你以为爆品只是饭前的甜点,用以打开初步的销售局面,说明你的经营思路已经OUT了。即便在终端店中,爆品的权重(人流量、销售额等多方面的综合权重)也越来越高,品牌之能打动终端,最佳利器莫过于其超常的爆品策略。线下尚且如此,何况更加讲究短平快的线上?再进一步讲,更何况微商所植根的、具有高即时互动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
对爆品的疯狂追逐,以及微商销售自身的特性,令微代理们在选择商品时呈现两大共性:其一,快消品是王道,流通速度就是效益,就是金钱,就是利润;其二,产品不再拘于某个品类,产品营销转型为会员营销,自己卖什么,取决于怎样才能更深度地挖掘会员的消费力。
于是品类大爆炸的时代,就此降临。
品类大爆炸对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微商模式推动了“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经营思路的转变,如今线下也在不停地强调“大单”、“重复购买率”等概念,这显示出消费者购买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当前的营销思路、模式却未能完全发挥出这种提升的潜能。从产品为中心到客户为中心,就是坚持需求导向的升级版。就理论上讲,微商模式在把握需求上做得更迅捷,引导需求上做到更有力,品类爆炸就是最具象的体现。
另一方面,品类爆炸的一个隐忧就是,当微代理从一个行业转战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比如从日化到健康),代理本身的专业性能否信得过。购买过程中,其是否有能力向消费者提出可资参考的购买建议?
其次,品类爆炸对上游产业的意义就是进一步推动了跨界。互联网+拆除了许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对渠道的强烈诉求,则让许多企业因微商而达成了之前意想不到的合作。可以预料,在微商渠道良性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些企业还可以走向更广泛的合作,甚至走向资本市场。去年思埠联合登陆新三板的幸美如果还算是限于日化圈子内部的试水,那么未来还有望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合作形式。
最后,参与其中但多数时候很难说是主动而为之的,可能就是团队下面的微商二级、三级代理。微商当前涌现出这么多品类,可以说是时势使然,小代理的推波助澜,更多时候只是想顺势而为。反观这些暴起暴落的品类,究竟哪一个能为小代理们带来丰厚利润,助其完成逆袭之路?许多代理自己心中也没有太多把握。另一方面,微商团队的营销呈现出愈来愈严格的组织化特点,那么当一个新的爆品诞生,究竟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小代理从中又可收获多少,这都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当业内人士侈谈微商时,多从形势、模式、风口财富等方面着眼,殊不知微商大厦也是有无数个努力奋斗的小代理堆积起来的,他们能否良性生存、壮大,将决定整个微商大厦能否持久屹立。当初微商许之以财富梦,随后经过优胜劣汰,能留下怎样的代理,将决定此后整个产业的发展面貌。微商不应被当做一种赚快钱的工具,否则最终愈做愈令人失望,当许多年轻群体进入微商时,无不怀揣着自己的财富梦与自由梦。诚然,优胜略汰是商场法则,然而通过优胜劣汰,我们希望微商能够获得一种良性的发展,留下一批能推动移动电商健康成长的人,由此真正促进传统行业的发展。这不只是一种商业模式,这同时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