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全球彩妆销售数据显示:按固定汇率计算,其零售额攀升了9%,而唇膏和睫毛膏则分别增长了6%和5%。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美甲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美甲行业正处在从初级急速膨胀到腾飞发展的过渡期,预计今后每年将以20%的速度增长。
如此,美甲类产品,已经凭借自身实力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时尚饰品之一,从刚落幕的中国美容博览会上美甲成聚焦亮点也可见一斑。先知先觉者自然能从这一趋势中瞥得先机,伴随着化妆品店自身的品类调整,化妆品店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翻新,在尝试了精油、原液、高端洗护等产品之后,美甲似乎成为化妆品专营店的又一利润增长点。
从终端来说,化妆品店为何愿意傍上美甲,两者的结合是否可行,又会碰撞出哪些火花呢?
意在“体验与服务”
当互联网化对传统企业的冲击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专营店希望通过增强体验和服务来吸引顾客。于山东烟台日化大咖店恒美来说,彩妆在其店内系统的占比接近49%。为了进一步加强用户服务,孙锡财从美甲业务入手,希望为恒美塑造“彩妆、美甲、美容体验”的竞争力。其还表示,如若市场反应乐观,后期还将逐步导入美睫、发饰等服务。
孙锡财提到:
其一,当前线上与线下的冲突必会越演越烈,而美甲和彩妆一样,需要服务。因此美甲可增加客流和人气、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也是实体店对抗线上渠道的一大利器。
其二,美甲暴利。做一次美甲动辄成百上千元,除却房租和人员成本,产品成本基本可忽略。但对于化妆品店而言,不存在额外的房租和人员成本。
其三,现有化妆品店美导的工作时间不饱和,美导有很多空闲时间为顾客提高美甲服务,且可提高美导收入。
以上提到的几点为大多数化妆品店进军美甲业务的初衷,而河南美之园化妆品连锁店店主李美莹开辟美甲的原因则更为简单。
“该业务主要针对店内VIP客户或充值卡客户,旨在增加会员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增加顾客在店停留时间。VIP客户每月可享受几次美甲和手护服务,当顾客消费满多少元后或积分兑换后也可享受此服务。”李美莹说:“开辟美甲、手护等服务之后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与同等店铺竞争时,同样的价位、同样的产品,但是我们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提供更多的免费体验服务,吸引了更多年轻女性进店、抢夺了部分客源,增强了会员对美之园的黏性。”
操作的差异性
由于初衷不同,各专营店在对美甲业务的整体布局和操作上也不尽相同。
从此前记者对孙锡财的采访可知,恒美3月宣布进军美甲,4月美甲店“简思”将逐渐从恒美剥离开来,试图以更加专业、全面、低价的美甲服务来与其他实体店和线上线下美甲市场相抗衡。
据了解,恒美的美甲最低约20-30元,已属于当地美甲团购最低价。此外,简思与恒美相比,从店面到人员都更加专业,首家彩妆美甲店简思的面积不到30平,坐落于烟台市区人流量最大的黄金商圈,计划配备7名员工,兼职彩妆销售和美甲服务。随着简思的营业,孙锡财也将着手与当地的美团网、拉手网等团购网站合作,以美甲服务为依托吸引更多的线上女性顾客,同时带动彩妆消费。
于美之园,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所知,目前美之园系统内有16家直营店,仅有一家开辟了美甲区。与恒美直接把彩妆美导当做美甲师培养不同,美之园目前聘请了7个专业美甲师,美甲师也有业绩考核,和彩妆美导人员不重叠。
对于聘用专业美甲师,李美莹解释:如果店员要兼顾彩妆美导和美甲师,在人员管理上会相对混乱,责任也可能不明晰;其次,美甲讲究的是专业性,要有和专业美甲店的同等水平。
由于美之园的美甲业务多为会员服务,如会员充值200、300、500即可享受美甲8折、6折、5折的美甲折扣;充值800、1000等除享受美甲折扣外还可享受购买化妆品时的折扣和赠送手护等服务。在具体的消费价格上也比专业美甲店价格低。
除上述两种方式外,某些规模较小的专营店或专柜开辟了与美甲师合作的方式。记者在广州天河区东站附近看到DHC专柜开辟了一小块美甲区。据店员介绍,该DHC柜台与附近美甲师合作,第一次在店任意消费再加11元即可美甲,“与美甲师合作,一方面解决了美甲师的顾客问题,也可增加门店人气,实现双赢”。
经营状况有待明朗
据孙锡财透露,恒美2014年整体增长20%,导入美甲服务后,从2015年1-2月的数据来看,恒美同店增长22%。他用一组数据试图证明恒美选择的正确性、彩妆师兼职美甲服务的可行性。
但从美之园的经营业绩来看并未这么乐观,“一开始以为美甲做好月营业可达10万,但后来发现一般做到5万。”李美莹分析收益不好主要是因为美甲没有起到真正的拉动作用,“专业美甲师对化妆品行业的知识比较欠缺,让他们在美甲的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给顾客传递化妆品的信息,效果并不好,更难以将其转化为实际购买力;另一方面,美甲师的流动性更大,很多做个半年就走了,只能稳定几个骨干。”
李美莹解释,总体上来说,美甲盈利且广受会员好评,但目前不打算继续扩展美甲业务,只维持一家店给会员做免费服务即可。她指出:美甲一定要做精才能做好,从简单的护甲到成百上千元的带钻美甲,不仅是对美甲师技术要求高,对材料的齐全度和设计感都要求很强,专营店附带的美甲和很多专业美甲店无法比较,这就要求经营者要很用心地去做,“但我觉得付出的精力和回报不对等”。
此外,一些小店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扰,“做一次美甲大概要一小时,这一个小时做不了别的,小店人手少、面积小、租金也高,美甲业务所产生的客单价和坪效不高。”一位曾尝试美甲业务最终选择放弃的小店主说。
专营店邂逅美甲,走的是一条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过程,这种服务到底能否大卖,前景还有待明朗。在讲求为消费者提供极致享受和服务的今天,或许有条件的化妆品店都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