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妆品行业,以经营大店出名的最典型例子即是山西第一店——太原的龙生日化。龙生日化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千万级别大店,销量也是杠杠的。但,记者这里不谈超级大店,而是400平方米左右的店,根据鲁西南整体市场情况判断,人人口中称颂的大店。
菏泽、济宁、滕州、枣庄,鲁西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在山东省内排名算是倒数的。记者跑山东市场时听渠道反映:“山东最优质的日化店集中在沿海,比如青岛、烟台。而规模最可观的大店集中在鲁西南,以菏泽、枣庄这两个地区居多。”记者来一次沙场点兵,鲁西南大店由菏泽东明百合凯露,济宁伊莎爱点与月亮河,滕州百信超市和正大洗化,枣庄帅丽园、丽姿园等多家名店组成的大店本色名声在外。
但这几年,行业频繁出现一个声音:大店颓势,小而美店新机遇,引来我们对起步早的大店有了新的考量。记者把视角放在鲁西南,试图以管窥豹探索一下,原本盛行的大店模式为何成了未知数。
大店遭遇尴尬
宽敞的店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多品类陈列的中岛、别致气派的装修都是化妆品大店带给消费者的感受。大店模式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只有在我们的大店,才能有更多的商品选择,才能满足你的个性追求和品质享受。”
记者走访滕州百信超市和正大洗化,俨然这两家日化店走的是大型超市模式,记者真实体验了什么叫做货卖堆啥,除了宽敞大店形象外,尤其中岛开架区,品种齐全,分设多个区域:新品推广区、洗护区、体验区、男士专用区、快速消费品区、休闲食品区、保健品区等。同样,枣庄的帅丽园,一般超市才能见到的大型堆头,在该店也能频繁见到。
但这两年,部分大店老板开始感慨,大店只是表面繁荣。这些大店模式的连锁专营店的经营频频亮起了红灯,亏损、不赚钱的形象店一直困扰着他们。一方面,黄金商圈商铺租金高涨,开设大店面临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另一方面,大店对树立品牌形象、提供更完美的消费体验很有帮助。但长时间的巨大投入收益微弱,有些甚至还亏损,只能硬撑着开的“包袱店”。比如,枣庄帅丽园曹召琪与菏泽的老来乐连锁不约而同想到了店面分级,应对大店压力。比如,记者按图索骥寻找枣庄曾经风靡的丽姿园,后发现原分布在薛城区的店已经关闭,且店的数量萎缩不少。用丽姿园总经理杨丰军的话说,原大店模式面临新城区改造,商圈变化,不得不改革。
大店历史情怀
我们知道,大店的形成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并不是哪个地区都能开大店,或不是谁都能开得起大店。
鲁西南的大店怎么产生?
我们会回答,鲁西南三四线城市具备开大店的条件,如果放在一二线城市,大店只能逃离“北上广”,记者了解到,港式日化店彩丰行大张旗鼓要进驻内陆,但最终在广州开的数家店,主要以便利精品店为主,面积也就50平方米左右。天美联盟化妆品店也只能选择在广州边缘地带开100平方米的店。在广州,记者很少能看到4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落后反而有利开大店,山东省17个地级市,枣庄排在倒数。正是因为消费市场和经济市场的落后,店面租金相对较低,这是大店成形的有利因素。每家店面的向上发展过程中,和经营成本有很大关系。
举例子来说,曹召琪的帅丽园,原本仅仅是20平方米的小店,经历放弃几家小店成就了120平方米大店,当时因店内产品丰富吸引大量消费者。而顺势而为,生意越做越大,帅丽园的店不断添加个人护理和家庭生活用品,规模越开越大。2007年600多平方米的帅丽园大店诞生。
这样看来,鲁西南大店具有其环境的允许性和存在的必然性。鲁西南这些大店起步早,大店规模在2000年前后已经初见雏形。在三四线市场很多小店都做的没什么特色,当时能开出一家独树一帜的大店反而更加醒目,能够有效提升店铺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店老板告诉记者:“苦心经营的化妆品店也曾陆续开过100平方米的小店,但后面都整合了,只留数家大店。”他补充道,在鲁西南背景下,店铺太小很难形成品牌店,目前进货的品牌太多,小店无法满足,也很难迎合鲁西南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当然,最关键的是关掉一些业绩不佳的门店,能够节省不少开支。
大店的新博弈
大店模式曾在鲁西南刮起一股模仿风暴。但现今,这些大店遭遇投入和产出的博弈。
简单理解,店面大,店内需要的美导则多,本来租金成本就高,加上人员工资压力,则让这些大店气喘呼呼了。各方面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等各种问题,让这些大店的劣势显现出来。但有诸多大店依然风光无限又是怎样回事?鲁西南大店如何把控投入成本和产出的利润?
正大洗化彭向东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大店一般都开在当地黄金的商圈,不会选择太偏的街道。但这样就会受到黄金商圈商铺的高成本影响,店铺的平效自然就会降低。虽投入高,好处也比较直接,就是能提高品牌形象。但产出的利润就是漫漫长路了”
虽然面临高昂租金压力,但这些大店还是“硬撑”在繁华商圈中开店,这也说明了,这样做有一定的回报,尤其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对此,有专家认为,大店所营造的品牌诉求、品牌形象是一项长期战略。
俗话说,店大欺客,大店给予顾客的消费体验是舒适的,但多方面的成本压力促使店老板开大店压力非常大。产出比并不是乐观的情况下,大店模式的投入也会越来越萎缩。
目前,日化店发展类型多元化,有大型超市化,有小而美精品店,有另类时尚店,有单品牌店,有便捷式的便利店。在危机和压力下,日化店一定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选址、客群、品牌优劣势分析、经营能力开辟出一家强店。大店不等于强店,强店可能不具备规模效应,但必定具备强势销售的突破能力。大店经营经验告诉我们,大店只有做成强店,才能形成一种持续发展的取之不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