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惯例先借用一份数据:截止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以5.27亿规模占比83.4%。这意味着,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越传统个人电脑使用率,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扩大的同时,移动购物逐渐成为网民购物的首选方式之一。2014年6月,中国手机购物用户规模达2.05亿、同比增长42%,是网购市场整体用户规模增速的4.3倍,手机购物使用比例提升至38.9%。
另有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以9297.1亿元的规模、239.3%的年增长,远高于中国网络购物整体增速。2018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罗列了这诸多的数据论证,无非想阐明一点:移动电商,一定的蓝海市场!
关键词:影响力
“所谓移动电商,就是一切适合应用移动终端的电商形式。现在全国有多少手机、有多少习惯移动端消费的?可以想象这个市场的庞大。另外一个关键词——消费习惯,当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时,结果一定是出局。”作为5月18日移动电商发展趋势暨微商健康产业论坛主办方,广东三百六十度控股集团董事长、360全媒体CEO彭维均的此番表述,正是对上文数据的通俗阐明。不可否认,包括微信、天猫、京东、嘀嘀打车等在内,移动电商离众人的生活并不遥远。
然而,既是蓝海,在移动电商的领域里究竟该怎么做?知名自媒体人鬼脚七就此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建立互联网世界的影响力?互联网影响力如何影响物质世界?
在延伸到这两个问题之前,鬼脚七肯定了一点:目前而言,移动互联网时代仍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然而,动乱归动乱,却同样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机遇的年代、一个超车的年代,“我们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屌丝可以逆袭。”关于这一点,BAT三大巨头的崛起即是证明——本世纪初正是互联网动乱的时代,这三大家就在这个时代。就在2014年,阿里巴巴成功在纽交所上市,在鬼脚七看来,这意味着PC互联网时代达到巅峰状态,也同样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始。不仅如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与PC互联网截然不同的特征。不同于电商的卖货、直通车、刷单等,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的更多是APP、O2O、自媒体、社群、微店、微商等,“它们不是在同一时期也并不是在一种模式下产生的,而是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很难找到一个规定的模式借鉴。”鬼脚七称。
然而,虽没有规定的模式借鉴,但却可以从成功的案例中总结出同类项因素。以其所在领域自媒体为考察对象,鬼脚七表示,自媒体的盈利更多是通过会员、打赏、广告、商品、业务、出书、培训、活动等。但这些只是表象,更本质的因素在于——“他们在互联网世界里,奠定了影响力。”
关键词:喜欢
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本质在于,建立在该世界的影响力。然而,如何才能建立互联网世界的影响力、互联网影响力如何影响物质世界,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才是最值得探究的。
鬼脚七认为,物质世界的生产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到原材料、生产商,再到品牌上、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消费者,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多是上下游链接。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消费者,且各环节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并没有完全区隔,可能既是零售商也可能是消费者,或者既是生产商同时又参与消费等等,“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兴盛了一个畸形的商业,而且是一个容易裂变的商业。”在过去移动互联网世界影响了广告、通讯、媒体等行业,而到现在乃至未来,这一影响更将涉及物流、零售、交通、餐饮、旅游、教育及批发、制造、能源、地产、金融等等,几乎囊括了整个物质世界。而这些现在、将来可能涉及的行业,即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会点。
具体细化到“怎么做”的问题上,就牵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特征。其一,免费。无论是在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打破格局的方法都是免费。当免费进入到互联网这样的领域、一切都是免费的时候该怎么办?鬼脚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只要产品能到达实际消费者的手中就值了。一旦有了这个前提,意味着消费者将对产品有所了解甚至能催生其他潜在的消费诉求,免费并不是买卖的结束而是开始。其二,不可知。移动互联网时代,太多的因素都是在发生变化的,参与的主体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因而这一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知。面对这样一个善变的时代,“我们用参与者代替观察者,这是可以了解不可知的唯一选择。如果能够把现在的事情做到最好,未来自然就会呈现。”其三,关系。通过产品建立关系,即便什么产品都没有还有一个“自己”。从产品到建立连接、形成品牌、建立社群,这是一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关系最简捷的途径。
一言蔽之,“找到喜欢你的人,服务喜欢你的人。”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如何跟物质世界产生联系并影响物质世界这一问题?鬼脚七提到了三种方式:维度攻击、边缘爆发、人物经济。在诸多的案例说明后,他归为一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把自己当成产品营销出去,通过‘自己’这一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建立连接、建立关系。”他将这一过程界定为——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世界就会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