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高端洗护,也算是近年来关注度颇高的行业热词了。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洗护领域面临着产品升级的强烈诉求,更是由于终端店主及经销商群体对热门新品类的推崇。电商平台做爆品,线下终端找品类,似乎成为一条不容置疑的规则。
高端洗护进入人们视线之初,就被当做品类之星。其鲜明的功能诉求,全新的企划概念,以及远胜于普通洗护产品的单品利润,都成为终端店主热心扶植其发展的强烈驱动。这种市场召唤使得高端领域迅猛发展,并逐渐细化,在次一级的细分品类(无硅油、各功能分类等)中,也诞生出一批欲图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明星品牌。
朵美莱是其中一匹被经销商广为看好的黑马。在经历14年行业沉淀之后,朵美莱于2015年强势推出高端洗护产品日化板。其当家人陈丽光,在经营专业线多年之后,更是对洗护消费需求、终端市场盈利模式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见解。
由专业线跨界高端洗护的朵美莱,究竟有何独到之处,以至于在这品类搏杀的时代里赢得众多经销商首肯呢?
14年积淀,做透研发出重拳
接受采访的终端店主对于朵美莱产品的使用反馈印象深刻。“朵美莱产品有一个共性,就是洗护体验好,在使用过程中柔顺不干涩,并且多次使用无沉积。”一名接受采访的美导如此说道。除此之外,朵美莱还创造了一个附加值卖点:那就是48小时留香。众所周知,多数人群对洗发水味道的极为敏感,这种留香功能也使得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朵美莱产品。
陈丽光表示,打造卓越用户体验的背后,是14年来的持之以恒。“我相信没有多少老板能像我一样,对产品研发这种事情事必躬亲。”陈丽光说道,自打投身日化业开始,陈丽光即执着于产品的研发与试验。“为了配制出效果明显、体验友好的洗发水,我自己的头发都掉了不少。”陈丽光如此解嘲道。
品类过热的背后,即是需求的激增,同时亦蕴涵着浮躁。这也是高端洗护领域洗牌更为猛烈的诱因之一。在高端洗护被本土企业高高捧起之初,即有业内人士呼吁不要“捧杀”高端洗护。毕竟,用户需求是呈上升趋势的,而用户信誉一旦倒塌,对于整个品类的打击都是灭绝性的。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朵美莱在进军高端洗护之前,先耐住了14年的寂寞与艰苦研发。
敢同名品争高下
日化领域的有识之士往往会注意“本土VS国际”的二元对立,在国内市场日渐做大的当下,这种对立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国际品牌觉察到了本土日化的崛起,后者也暗暗较劲,欲图从前者疏漏破绽的地方打开缺口,并最终与其一争高下。
洗护市场无疑正是具有类似背景的一个领域。众所周知,宝洁等国际巨头业已在洗护领域建立不可撼动的品牌影响力,雄厚的资金支持之下,其产品研发更是已臻至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而也并非绝无破绽。
首先,国际巨头普遍面临着多种“大公司病”,其成熟的供应链管理,则是适于开拓市场,在产品创新上却未必如后来者自由。此外,在三四线、甚至更偏远的地区,其同样一直未能做到充分地渗透。
在推出新品之前,陈丽光基于这种现实,选择佛山一处商场小试身手,将宝洁旗下功能相类似的产品列为对手,展开一番动销活动。“我就是想看看,在与宝洁对抗过程中,我们究竟有几成胜算,以及他们的软肋究竟在哪里。”陈丽光回忆道。据透露,这场“PK赛”中陈丽光准确把握住了对方在价格、功能定位、消费人群以及动销形式等几方面的命门,虽然最终商场叫停了这次PK赛,陈丽光却得以总结出与大牌竞争的经验,并最终落实到朵美莱的渠道网点之中。
陈丽光认为,不单是代理商在选择品牌,品牌也是在选择代理商。在招商过程中,朵美莱刻意避开发育成熟却趋于老化的网点,而是选择扶植一批具有冲劲、敢想敢干的新生力量。“朵美莱对自己的定位是百万富翁生产线,能成为百万富翁却并非是品牌方的一厢情愿,因此我们愿意给足政策,给足培训,但是经销商本身也得经过严格考验。”陈丽光透露,借助专业线多年积累,以及品牌自身特有的渠道与人脉,朵美莱在进入日化板之初,具有着相当雄厚的现金流优势,这也使得其在未来的市场布局、政策扶持中,能够大开大合,全力进取。
行业人士之所以重视高端洗护,除了消费力增长创造了条件之外,也是因为其作为一个全新品类颠覆了旧有的洗护格局。对本土企业而言,与国际大牌正面碰撞,殊不可取,进军高端洗护,却可视为弯道超车。朵美莱把握了这种大局势,凭借其拳头产品,终成一匹颇为耀眼的行业黑马。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还在于高端洗护迎合了终端店升级产品结构的需要。与传统洗护产品相比,高端洗护单品售价高,消费市场充分,又常常在功能性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因此,业界号称“百万富翁生产线”,朵美莱也是自有其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