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市场 » 正文

走马观花看西北(一)--西北日化市场特点综述

发布日期:2015-06-12 09:41   作者韦佳杏
走马观花看西北(一)--西北日化市场特点综述

  “我们这边人口才几百万,不能跟人口总量大的区域比……”

  “整个青海人口才600多万(百度2014年数据显示为580多万),而且消费力基本都集中在西宁,西宁人口才200多万,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藏民,他们很少用化妆品,所以还要减去这部分人口;而其他省份,像河南,一个省就上亿人口,这销量……可想而之。”

  “在这边,能做几百万已经是很多了,跟有些省份地代就以千万计不能比……”

  ……

  在走访了西北三个省份——青海、宁夏和甘肃的省会之后,听到最多的是类似的感慨。不难看出,这片典型地广人稀的区域,人口总量小是商界人士最无奈一点。人口数量多,意味着市场大,虽然人均消费力、消费观念、消费意识、产业结构等其他各类因素也很重要,但化妆品这类民生日常用品,人口数量可以说是该市场的“先天条件”。因此,在西北这个市场,人口总量是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也是讨论这片有一定特殊性的区域时,无法避开的基本问题。

  那么,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西北日化市场呈现出怎样的一种生态结构呢?下文将在对这三个区域的对比中,逐步呈现出这三地的共性及特性。

  在西北,人口不算“红利”

  人口总量小,是这个区域日化市场“难以言说的痛”。而青海是这三个省份中,这一点最为突出的一个。

  据百度百科数据,青海总人口不到600万,而大多数省份的省会城市人口就远超这个数字;其中青海最大的城市——省会西宁占据了大约200多万,这已经是青海最大的城市;而第二大城市——省会之外的唯一地级市格尔木才30多万人,数量远远不及很多省份的一个县。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整个青海的日化产品消费群体主要就集中在西宁及周边,而且这边是汉、藏、回等众多民族的聚区地,有些民族由于生活方式不同,还未形成普遍的化妆品使用习惯,所以真正的消费群体范围还要再进一步缩小。

  在这样的人口基础上,再有想法的经营者,都无法摆脱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当地有不止一位代理商跟记者说过,在这个区域,能做到几百万回款就算很不错了,与其他省份动辄几千万甚至以亿计是无法相比的。“毕竟人口数量摆在那儿。”一位代理商这样感慨道。

  除人口总量之外,青海的人口分布也是当地代理商头痛的问题之一。青海主要消费力都集中在西宁及周边,再者就是格尔木,其余非常零散地分布在广袤的地域里,对物流及后期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这大片的区域都以少数民族为主,化妆品使用率较低,可以说是投入颇大,收益偏小的区域。这些都是青海日化市场的一些避不开的先天条件。

  单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宁夏和青海基本一致:全省总人口600多万,省会银川市人口200多万。但不同的是,整个宁夏面积不到7万平方公里,而青海则为72万平方公里,是宁夏的10倍多。反过来说,人口数量相近,但宁夏的人口密度远超青海,从这两省的下辖城市的人口分布也能看出。

  宁夏的主要城市除银川外,还有固原、中卫、吴忠、石嘴山等几大城市,其中除石嘴山人口数量为70万左右之外,其余的均超过百万。不难看出,宁夏的人口密度显然要比青海大得多,人口分布也更为均匀,这使得代理商在宁夏布局的网点也更为密集,更易于操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宁夏代理商的日子要比青海好过许多。

  甘肃则更像是综合了青海和宁夏的喜与忧。甘肃整体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0多万(2010年数据),地理位置也更接近东部。就记者走访的直观印象来说,甘肃省的日化市场运作风格也更为接近东部省份。

  但甘肃仍有其特殊性。甘肃人口总量是这三个省份中最大的一个,但人口密度却是介于青海和宁夏之间,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宁夏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虽然整体面积比青海小了将近一半,但由于整个省份呈狭长状,东西距离达1600多公里,同样为物流、运输造成较大的压力,向代理商的区域辐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这三个省份虽有其特性,但共性也很明显,就是不像东部中部地区那样,可以享受人口红利,交通运输力也较为薄弱。但记者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部分人也表示:在西北部做日化生意,要比东部来得“舒服”,原因是什么,以后还会提到。但在此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除了人口数量之外,西北部还有哪些特点。

  西北日化市场的“特色问题”

  物流成本较高

  这个问题上文也略有提及,其中受此影响最大的还属青海。青海各地之间距离较远,比如最大两个城市西宁和格尔木之间相距七、八百公里,其他分布更为零散的县市就更不用说了;而且主要交通方式仍为列车和高速公路。

  西宁有位代理商就曾感慨道:“我们去下面做活动,开车可能就要一两天,算下来物流费用、人员工资等,起码是其他地方的两倍,成本高啊。”

  甘肃也有相似问题,东西跨度将近1600公里,几乎相当于广州到上海的距离。但比青海要好得多的是,甘肃地型狭长,城市呈线性分布,而今东西部已通高铁,把这一整条线轻松串连起来,大大提高了当地代理商的辐射力。

  与这两地相反,作为中国面积最小的内陆省份(陆地面积最小为海南,特别行政区为澳门),宁夏轻松就建立起“3小时经济圈”,距离银川最远的区域也不过三、四百公里路程,这使得宁夏代理商在讨论物流成本时显得“毫无压力”。

  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人口数量、地理特点是一个区域商业结构形成的基础,而消费水平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统合多位西北代理商的观点,记者大概了解到三个省份目前消费水平的情况。

  笼统地说,青海主要产业为畜牧业、能源、矿产、石油、房地产、旅游业等,其人均GDP可能是三省中最高的,但近年来,这几个产业中的大多数都有一定的下降,影响了青海的整个经济环境。而且人均GDP不能反应青海真正的人均消费水平,“人口总量小,而这几大产业都是国家支柱产业,所以GDP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就显得比较高了”,一位代理公司的销售总监如是告诉记者。

  此外,青海占比颇大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藏区。上面说过,一些少数民族还未形成很稳定的化妆品消费习惯,所以这部分消费群并不能真正对化妆品市场进行拉升。所以总体来说,青海消费力并不像数字显示的那么高。

  与之对比显著的是宁夏。以银川为例,记者直观地对比了在两地主要商圈看到的情况,发现银川女性的时尚度明显较高,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宁的女孩子则显然更为朴素。一位兰州代理商的观察与记者不谋而合,他认为:“论时尚度来说,银川要比兰州更高。”并认为银川是西宁、兰州、银川三地中,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最高的一个城市。

  这些观察得出的结论,或许可以从当地一位连锁店经营者所说的情况中得到印证,他告诉记者,银川虽然人口总量不大,但是客单数却比较高,这无疑也从终端的角度客观地说明了这一点。论及原因,上述兰州代理商表示,宁夏与青海类似,有着能源、矿产、农副产品等重要产业,拉动当地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并且宁夏是自治区,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也较多,对当地的经济有较大的帮助;此外,由于和上海等地有着友好城市的关系,当地时尚观念与上海较为接近。这些都形成了银川消费群特有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不过银川连锁终端也同样需要面对令他们苦恼的问题,就是当地的商超百货非常强势,这点以后还会谈到。

  要说繁华的程度,甘肃的省会兰州或许是这三地最高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似乎也最高。但当地部分代理商认为,兰州的消费意识或许应该排在银川之后。也就是说,作为西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兰州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从业人员难招

  除了人口数量少、地域广阔之外,西北另一个让当地日化经营者颇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人员”了。虽说这个问题不局限于西北,应该说是全国日化行业共有的难题,但在这边似乎也被提升得格外多。

  “这边人本来就不多,可选择范围就小很多,当然难招人。”“人不多,而且还有很多年轻人在外面读书之后,都跑到外面就业去了,可以说是出去的人多,进来的人少。本来还有几大支柱产业能够吸引人进来的,但这几年市场下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进入。”

  许多代理商及专营店主都向记者倒过这样的“苦水”。这两段话就代表了人员缺失的两个主要原因:人口少,选择范围本来就不大;整体经济下滑,人才外流。

  除了招人留人难之外,西北市场在人员方面还有另一个让经营者发愁的问题,即专业度及服务意识。由于很难招到稳定的从业人员,人员不断流动势必会令专业度难以提升。“刚刚培养好没多久就走了,就说不上专业度了。”因此,这个问题与上一个问题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走访的十几天中,服务意识的问题也被提得非常多。很多渠道商都表示:西北的人性情纯朴,但作为消费和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服务意识通常显得较为薄弱,这不仅仅是化妆品行业的问题,是整个商业环境的共性,所以要提升难度较大。但不少意识较强的渠道商,也在不断进行努力和尝试。不难看到,这里的渠道商仍有着较强的进取意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这边有更多的改变。

  结语:

  在记者匆匆走访的十几天里,虽然不能说观察得非常透彻,对整个区域的概况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同处西北,甘青宁三地有着很大的共性,但终究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等因素不完全一样,三个地方也有着各自的特性。

  上文提到的,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西北日化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共性和特性。其实在走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针对这样的特性,适应性强、灵活应变的日化渠道商,也各自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生存方法。在接下来的几期中,记者还将进行进一步更细致的探讨,且听下回分解。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