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边,是为何意?据百科介绍,周边通常指旁边的某物。延伸意义则为以某一事物或现象衍生出的相关事物,成熟的周边可参照动漫周边,如扭蛋、画报、cosplay等等。事实上,周边等事物均可称为某一事物或财富链条中的一环。周边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不外乎因为出发事物的火爆,引发的无限商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年日化行业大火的微商,探讨作为其周边之一的微商大会。
为此,《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将微商大会进行细分分析,或许此种细分有些许不妥,因为各类大会或多或少会出现互相交叠的地方,但记者以最明显的功能各作分析,只为看官们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微商财富链条中大会这一环的最突出之处。
微商周边之招商大会
事实上,招商大会,不论是微商也好,传统也罢,这都是品牌方在经营中必要的一环。有说法称招商会议是指招商组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向外界介绍、宣传、推广自身的投资环境、招商项目,促进沟通,厂建联系,以吸引客商前来投资的一种招商引资活动。
就微商而言,随着微商这两年的火爆兴起,微商品牌方为了寻求更多的优秀伙伴,而微代理商为了能在层出不穷的微商品牌中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眼缘的品牌,
微商的招商大会,除了专业的博览会机构组织之外,在日化行业具有深厚的公信力以及强大的号召力的行业媒体也开始触及这一板块,其中的代表便是2015年1月13日,由《COCO薇》时尚杂志、世界微商联盟委员会和中华大学生创业联盟主办首届微商女神节之微品牌微代理供需对接会。
“挺好的一个平台,”一位参加了女神节的微代理商向《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表示,“我逛了一下,里面有很多不错的品牌。除了这个,更多的是认识了更多的品牌方的人,这对我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向上作用的。”
微商周边之培训大会
“现在微商特别的赚钱啊,我也想去做了呢。”
“你会吗?你懂吗?你以为做微商就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疯狂刷屏啊?”
“不会啊,哪里可以学习吗?”
“有啊,你去进几套产品,加入一个微商团队,他们团队里就有相关的培训了。”
以上对话的内容不外乎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微商小白可以从微商团队中获得相应的培训。据《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了解,这类培训几乎在每一个微商团队里都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培训也是分层级的。理由很简单,就如我们读书要从一年级慢慢升至六年级一样。
“虽说早早加入微商队伍的大部分人都富了,但能够自己总结出很好的经营方案的其实没有多少吧。你看,做微商的很多都是宝妈、年轻人,有很好的营销实力的能有几个?如果他们想要把生意做的更大,那肯定是要去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见识。参加培训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special young品牌创始人吴雪媚如此说道。
供需供需,有需求了,眼尖的商人必然就知道自己需要去做那个提供者。微代理商寻求自身的升华,那么针对不同级别的微商的培训会便也随之而来。然而在培训会当中,微代理商接受到的不仅仅是来自讲师或专家的知识,更有来自身边不少成功为代理商的经验之谈。吴雪媚更是坦言:“这也是我愿意参加培训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微商周边之正名大会
正名大会,顾名思义,为微商正名而举办的大会。
有相关人士表示,微商从出现之后就以爆发式的状态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全新的产品销售渠道。微商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饱受争议,被很多人认为是传销的变种、三无产品的代名词,让微商陷入尴尬境地。但其实微商是很好的一种销售渠道,可以快速的传播品牌及口碑,同时通过熟人关系圈相互交流使用技巧。然而在微商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行业规范和指导,导致微商产业无序发展,模式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其中,微商从刚出现到现在,即使取得了巨大的盈利果实,传销的阴影依旧伴随着它。微商从开始便被不少消费者疑惑其实则为传销,当然疑惑并不是空穴来风,层级代理制就是消费者一直诟病的一个制度。
有说法称,这部分消费者会有此想法,不外乎他们自己或者周围的朋友并未购买过微商的产品。而这一说法被致元团队的创始人程致元所否认,他表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消费者是一个很广的概念,代理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微商,或者两者兼有,所以你怎么真正界定真正的消费者呢,我们团队代理的产品一定都是他们自己爱的产品,才会分享给他们身边的朋友。”
或许事实便是如程致元所言,但仅仅在微商行业中,由微商们自己表达,人们难免会认为这是他们在自说自话,可信度略低。所以这个时候,微商需要一个更大的,能够让更多人看多且有公信力的平台去发声,去为自己正名,于是以为微商正名的大会便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正名如此简单,除了为微商发声,这类大会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聚集微商人士,制定微商行业的相关规则或模式,以此规范正处于无序状态的微商行业。诸如中国微商大会、世界微商大会等便可归属于这类会议。
微商想要为自己未来的发展谋求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各类微商大会想要通过热点吸睛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可以说,微商大会其实就是一个WIN-WIN的事情。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之前有自媒体人发稿称:有不少皮包公司为了赚钱,弄出各种名目的大会来圈“年少不知事”的微代理商的钱。首先我们不评论他的言论过于片面,文章中所提到的圈钱现象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也不能抹黑一群真正想要为微商行业作出些许贡献的大会组织者。
哪些是圈钱的,哪些是真正做事的,事实上很容易分辨。如何分辨?诸位看官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