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yPal创始人、Facebook首位外部投资者彼得·泰尔的新书《从0到1》似乎掀起了互联网圈一阵阅读热。虽然对这本书的评价不一,但靠着这位大牛在科技领域、创业投资领域的名声,记者也买了一本。书中论述: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如果你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只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等等。或许这本书更适合创业者,但也让记者联想到经营中小化妆品专营店的些许启示。
越来越多的中小化妆品专营店在大型连锁、电商、微商的冲击下问题逐渐凸显,中小店铺如何在当前的日化环境下立足?《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认为,店大或者店小并不是决定店铺发展的关键,中小连锁或单店在气质打造、会员管理方面更易操作、更可实现面面俱到,可以有更多从0到1的创新想法加以实现。
你的店铺气质是什么?
有人说,评价一个女人最佳的认可不是漂亮而是气质,这种气质是独特的、唯一的。对于店铺气质,曾有日化店老板讲过“如果一条街看过去,你的店和其他店非常协调,那说明你的店该装修了。”
“柳家小屋”是坐落在江西抚州商业街的一家只有十几平方米的路边单店,周围几条街内有屈臣氏、商超或其他单店,而柳家小屋销售业绩一直不错,这与其呈现出来的独特气质是分不开的。
装修风格。柳家小屋崇尚的是外在有噱头、吸引眼球,内在简单、明快、一目了然。根据不同节日气氛进行场景布置,如愚人节当天,其店外悬挂着一些恶搞器具,路过此都可以前来把玩一番,把玩过后店主都会相邀进去喝水、歇脚;又如三八妇女节,店内整体装扮成粉红色,门口则温馨提示:女神快进来,免费化个妆……除了这些个性的布置,不管什么时候从柳家小屋走过,玻璃橱窗前都有一束花,并且会闻到一种别样的花香,增加了对店的识别度。
产品选择。因在资金、人员、陈列面积等方面都无法与超市或者大型连锁抗衡,柳家小屋走的是一条差异化之路,其店内主营护肤品和彩妆,不涉及洗涤类。柳家小屋的消费人群大多为18至35岁,除了一些被消费者返购率较高的本土护肤品外,大多数产品来自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区,为当下各个地区的潮流新品或爆品(当然也属于长线品牌),如气垫BB霜、蜗牛霜、台湾芦荟胶等。
产品陈列。柳家小屋产品都按区域归类,以代表其产品特色的几块颜色分明的柜台分开陈列,如台湾为绿色、韩国为裸色等,在产品分层布置时会分颜色、分系列、分主次摆放,给人以层次感,鲜明的对比可以很快地吸引进店顾客的眼球。而在玻璃橱窗前,每个区域产品都会选择一至两款爆品进行陈列。
对于柳家小屋的布置或许并不是每个日化店主都认同,但这种别致的存在确实让很多消费者驻足停留,并最终选择进店一探究竟,增加了成交的可能性。在各种千篇一律的装修下,你的店铺又是什么气质呢?
你的会员管理好了吗?
一般情况,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维护老顾客的3~5倍,所以维护好顾客,建立会员管理方案是非常必要的,这关乎如何让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频频返单呢?
对于日化单店来说,会员多为几百至上千人,对会员管理可以进行更细致化的操作。据记者了解,很多单店店主在心态上就处于被动、消极的心态,不会主动挖掘已有顾客的购买欲望,在会员的管理和维护上以下几点单店很容易操作却容易被忽略。
微信管理客户。随着微信的普及,日化店大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和公众服务平台。但记者观察发现,很多店面在让顾客扫一扫之后,便很少对顾客进行分析管理;其建立的公众号也并不是每天都更新。
白银林泰日化拥有微信公众平台“林泰化妆美丽热线”,据记者观察,虽然该账号不是每天按时更新,但基本可实现2-3天更新一次最新信息。据林泰日化店主李晓琴介绍,店里的会员都已经添加此公众平台,会员积分也已和公众平台绑定。微信后台随时对会员情况进行跟进,当会员积分累计达到可兑换产品时,后台都会弹出温馨提示,提示顾客可近期到店内兑换产品;另一方面,林泰日化将会员按照所购买的产品或品牌进行分组建立微信群,购买同一款产品或品牌的顾客可在群内交流,对维护客源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次邀约。二次邀约已经是一个被说烂了的话题,但真正可以做好的又有多少呢,对于中小型店铺来说会员数量较少,做好二次邀约要简单的多。
正如之前讲到的柳家小屋,只要到店消费过的客户都会登记,并且标明日期、购买产品、想解决肌肤问题、预期达到的效果等。在顾客购买产品3-7天内,店员就会给顾客打电话询问使用情况,并告知有任何情况可来电咨询或到店反馈;在预计产品使用完的前两天再次打电话进行二次邀约,对于有意向的顾客可实现返单,对于一些犹豫的客户也可及时了解情况并解决;另一方面,当有新产品到店时,可根据产品功效告知有此需求的顾客。但柳姐分析,对于一些老顾客可以电话通知以显亲切,对于一些新客户不要贸然打电话询问会引起顾客反感,最好使用微信的方式一对一问候。
你是否与时俱进?
随着微商的发展,单店是否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时俱进呢?
据记者观察,目前很多单店老板都兼职微商,但又不是完全的微商。朱姝在重庆区县拥有一家几十平米的日化单店,在微商兴起之后,她没有贸然地进入微商,而是询问会员关于微商的看法、对微商渠道中哪些产品感兴趣等问题,然后再进行产品选择。
在其店面有一个陈列柜,专门陈列一些会员呼声较高的微商产品,会员可到店试用产品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价钱和微商渠道一致。“很多日化店主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微商兴起之后面膜销量明显下降,但我感受并不明显,因为顾客想购买的微商面膜我这里基本上都有,顾客没有被分流,反而有越来越多的顾客经过口口相传成为了我的代理,我也可以借此机会宣传店里的产品。”朱姝说。
虽然微商给朱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入,但她认为这只是与时俱进的一种方式、增加的一种渠道,管理好自己的店才是根本。随着自己手下的微代理越来越多,朱姝也开起了微店,将店内的所有产品按照护肤、彩妆和洗涤等在微店上进行陈列,然后将自己的代理全部引流到微店上。“微代理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现在我的代理们基本上从牙刷、牙膏到洗发水、洗衣粉,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日常用品等都会在我这购买。” 朱姝说。
虽然上述一些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但与其感叹生意不好做,还不如想想:如何创造一个独特的外在形象让顾客停住脚步,如何在顾客进店后将其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者,当顾客买了产品离店后该如何创造较高的回头率,在一片红海中又该如何与时俱进来点从0到1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