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特访 » 正文

母婴店的尴尬困境

发布日期:2015-05-09 10:12   作者陈芳羽
母婴店的尴尬困境

  中国孕婴市场被认为是朝阳行业,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我国母婴市场将突破20000亿元。

  80、90年轻群体大多已经步入适婚年龄、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等因素促进,带来最直观的影响是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数量增加,这转化到市场经济中就是最直接的消费群体。在互联网时代,这一批年轻群体特点则影响着孕婴童产业,他们的特殊性则改变旧有的母婴店渠道。

  记者去年步入婚姻殿堂,目前已成为80后年轻准妈妈群体中的一枚,由于身份的转变不自觉开始关注母婴童产品,由于工作关系又带有对母婴渠道现状的好奇与思考。一次购买母婴产品遭遇到尴尬:在广州大都市生存,工作圈子主要在体育中心,经常想下班后在附近商圈逛一下母婴店却没有找到,朋友推荐去百货或商超,鉴于大卖场人多复杂、快速购买母婴产品较为麻烦而一直没有前往。经常长时间的摸索,记者才发现在广州边缘居民区、小社区零零散散分布了母婴店。尴尬的是对社区母婴店的产品信赖度不够,专业服务不满意,最后还是没有购买到合适的孕妇护肤产品。

  母婴消费是刚性需求,不会因为消费者收入高低产生太大波动,而80、90后群体的生活环境影响,对孕妇护理和婴童产品的挑选更是重视和挑剔,中国进入高成本育儿时代,母婴店是否跟上步伐,母婴童渠道又将面临怎样的变革?

  母婴单店在夹缝中生存

  记者走了多处社区母婴店,比如广州海珠区客村、墩和,广州天河区东圃、车陂,广州越秀德政南等地。记者发现母婴店主要开在大型小区里面或者是几个小区中心,部分几十平方米的母婴店选址地段更是边缘化。母婴店业态主要分有:品牌连锁加盟店、大品牌附加服务店、未形成品牌的小区店。其中,大品牌附加服务并不是主流(比如雅培品牌的商超附近的附加服务店)几乎很难觅寻,主流的是形成连锁加盟的品牌店和未形成品牌的小区单店。

  由于母婴市场一直被看好,越来越多的人进驻导致近几年的无节制扩张,,母婴店曾风火多年之后出现供大于需,渠道明显特点是那些未形成品牌的小区店逐渐因加盟连锁品牌店开到小区里而关门倒闭,或是在夹缝中生存。

  这个现象是好理解的,类似日化单店面临连锁名店的夹击,加上单店本身无利润空间优势、产品结构优势、品牌化优势,日益增长的租金人员压力逼着它们停业。

  现存的孕婴单体店从规模上不可能从生产企业直接拿到货,只有通过批发商环节,无形中利润被瓜分掉了一部分。在进货上,单体店对于品牌产品的砍价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单店的形象,服务也日渐不符合80、90后购物的标准,新生群体购买母婴产品除了产品品质之外,更重视品牌、舒适度、心情、购物环境等多元化综合因素。《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走访了诸多母婴单发现,店虽小却“五脏俱全”,不仅有母婴护肤品,还有婴儿食品、服装、玩具等品类,但我们知道越是杂而多的品类越是不能聚焦,不能凸显单一的专业度。

  据孕婴零售现状态势,不仅婴幼食品的利润越来越低,连服装、鞋袜和玩具等一些过去高利润的品类,利润也在不断缩水。这样背景下,品牌的连锁加盟店的经营优势则凸显出来,直供优势、利润优势明显、品类齐全等因素直接挤压母婴单店的生存空间。

  记者细数母婴连锁名店,有广东的爱婴岛,北京的乐友、丽家宝贝,上海爱婴室等,但是目前这些名店网点铺设不够还不足以成为妈妈茶余饭后常谈的品牌。

  商场母婴童区/店是“女王”

  商场母婴童区/店一直处于“女王”的位置。

  过去,孕婴产品生产企业对于婴幼用品专卖店并不重视,企业更愿意把利润让给商超百货一类的大型营业场所。以奶粉为例,在大卖场内我们总能看到各色各样的大品牌。正如“背靠大树好乘凉”,商场系统的规范化、规模化正迎合了母婴产品需要的质量保证。母婴店进货的奶粉价格上是无法跟商超相比的,劣势直接显露出来。

  母婴单店的个体力量无法同商超或连锁店竞争,商超孕婴产品品类繁多,种类齐全,打造的是“一站式”购物方式,涵盖品类有食品类(又分进口和国内品)、用品类、服装类、玩具类等类,品牌多,单品丰富。其中,部分大品牌在商场还安排有专业讲师和导购员,加重购买体验,当购买到一定的额度可以送货上门。

  但是记者走访过商场的母婴区,其他大型硬件上商场优势不言而喻,服装类、用品类、玩具类选择丰富,但是在护肤品类上,尤其孕妇护肤品却出现一个“漏洞”。商场服务员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商场孕妇护肤品牌不多,比如嗳呵、强生、艾芭薇是常见的品牌。当询问一些知名进口品或网上热销产品,比如德国的安露适、美国Palmer's雅儿,网上热品袋鼠妈妈、亲润、十月天使、孕肤宝,诸多商超目前是没有这些品牌的。商超进货门槛是很高的,对于一些护肤品牌来说,像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卖场的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条码费是非常昂贵的。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品牌已经开辟新的渠道,其中O2O电商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

  母婴童产品傍上了电商

  母婴拥抱电商是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2010—2014年的四年间,是网络购物的大兴起时代,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消费方式,从母婴用品的销售渠道来看,网络销售渠道已经逐渐兴起,并已经逐步在营销中占据主要地位。

  母婴消费人群正成为一股庞大的消费大军,这批80、90群体正是最时髦、最与时俱进的网民,他们揽了网购大部分份额。

  且看,国内母婴电商各个大咖,有母婴平台电商的天猫母婴、淘宝母婴、京东母婴、一号店母婴、苏宁母婴;有垂直母婴电商宝宝树,摇篮、亲备网、亲亲网、辣妈网和蜜芽宝贝等,其中去年辣妈网、宝宝网、蜜芽宝贝先后还获得过千万级美元融资。

  从母婴品牌,到母婴连锁,再到母婴商城,在网上商城细分的特别完善,比如垂直母婴网站贝备网推出“特卖汇”频道,预建母婴闪购平台。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认为母婴电商非常重要,电商渠道成为母婴渠道重心,实际情况是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待市场考验。

  中国的母婴消费市场还处于一个“婴儿”时期,母婴店、商城、电商三大渠道将配合新一批群体的特色性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母婴单店如何差异化经营,母婴连锁名店该如何补充商场中购买不到的母婴产品,电商占比在日渐上涨时完善规范都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母婴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活跃的,屈臣氏2014年在香港布局线下婴童店(Watsons Baby),且放言未来进军内地市场则可证明。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