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鸡汤里总有这样一句:你不要去追逐马,把追马的时间用来培养草地;来年开春,当你的草地绿油油之后,你的马儿自然就来了。
韩系化妆品似乎深谙此理。凭着一支BB霜逆袭化妆品市场后,由韩剧裹挟而来的气垫潮流再一次在底妆界引发地震,引得诸品牌纷纷效仿,连兰蔻都不惜低头,于今年1月正式推出气垫CC霜。近日,又有美妆人士爆料称,M·A·C也已涉足气垫产品,最快半年内就将面市。看来,由韩妆培育的这块化妆品草地甚是肥沃,这会是化妆品界的“东风西渐”吗?
气垫产品热销,欧美系按耐不住了
4月7日,新浪微博某化妆品从业博主“美妆放射科”发博表示:据可靠消息,包材供应商已经接到M·A·C百万级(数量)气垫包材订单,最快半年内大家就能看到M·A·C的气垫产品。
接着又有媒体放出消息,称已经向某跨国OEM企业得到求证,M·A·C已向该企业下了包材订单,推出气垫产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有心者可能会留意到,今年1月,欧莱雅集团下的兰蔻已经推出了一款气垫CC霜,在中国售价为420元。旗下大众品牌巴黎欧莱雅也在去年9月召开全国化妆品店渠道发布会时,表示计划在2015年推出气垫BB霜。
在化妆品界,法国的欧莱雅集团和美国的雅诗兰黛集团作为欧美系代表,一举一动似乎都有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如今两大巨头的代表性品牌纷纷在今年涉足气垫产品,看来一场气垫大战在所难免。有趣的是,欧美系中,曾经著名的兰蔻“小黑瓶”与雅诗兰黛“小棕瓶”之战,现在似乎要归入同一战线,一起来对抗韩系的气垫之战了。
以爱茉莉太平洋为例,旗下兰芝、雪花秀、梦妆、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品牌均推出了气垫产品,其中雪花秀的气垫产品售价400元,兰芝售价325元,悦诗风吟、梦妆则比较亲民,价格分别为188元和150元。
从价位上看,与以往韩系主攻中国大众市场、错开与欧美系的竞争不同的是,此次气垫鼻祖家族高中低市场全面布局。也就是说,无论欧莱雅集团与雅诗兰黛集团出什么价位的气垫产品,都不能避开与爱茉莉的直接竞争。
就在前不久,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还宣布,旗下另一高端品牌IOPE的气垫BB霜,也就是著名的“千颂伊同款”也将于今年6月进入中国。由此来看,有着绝对优势的爱茉莉似乎有着独霸中国气垫市场的野心。对后来者的欧美系来说,不能不形成一定的压力。
东西之争,韩系靠底妆逆袭
目前并没有消息表示韩系化妆品已经在欧美地区杀出一条血路,因此韩系PK欧美系的“东西之争”,场地更多的是化妆品的消耗大国——中国。
韩系化妆品在中国的崛起,除了韩流的影响,BB霜功不可没。这个由德国人发明,却在几十年后被韩国“发扬光大”的产品,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引发了一场至今盛行不衰的“底妆革命”。欧美系不少大牌都有自己的BB霜产品,美宝莲甚至凭借3秒卖一支BB霜的效率,靠BB霜一年就贡献10亿的销售额。
几年后,韩系再次出击,凭借《来自星星的你》中的一款IOPE气垫BB霜,迅速风靡中国,引得效仿者众。据传,今年1月,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气垫类产品全球市场销售就超过5000万件。其中IOPE更是以平均每6秒卖出一个气垫粉底而被称为“6秒化妆品”。
更有趣的是,据“美妆放射科”爆料,与BB霜一样,气垫同样并非韩国首创,而是由兰蔻早年开发,据说是因为内料稳定性问题而被搁置,但最终还是被爱茉莉太平洋抢占先机。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兰蔻新推出的气垫产品“最后还是找了太平洋爱茉莉的供应商来代工,所以兰蔻这款气垫是made in korea”。
靠底妆打了一场翻身仗的爱茉莉,眼见敌手追上门来,自然不肯示弱。就在今年1月兰蔻在法国专柜推出气垫产品之后,爱茉莉表示,正考虑采取法律行动,起诉兰蔻侵权其气垫粉底专利。
据媒体报道,欧莱雅内部人士对此的表示是“欧莱雅集团的年销售额是爱茉莉太平洋的10倍,不会‘模仿’爱茉莉太平洋的产品”。
是非恩怨略过不表。单单这起官司,韩系的崛起就已经能一窥一二了。由此来看,从BB霜到气垫产品,化妆品的“东风西渐”并不是空穴来风。
作为观战者的中国,恰是两者厮杀的重要战场。爱茉莉太平洋表示,2020年要实现全球5万亿的销售额,且50%份额要来源于海外市场。随着韩系化妆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走红,中国今后将会是韩国化妆品品牌海外扩张的最佳市场。
曾几何时,化妆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话语权,几乎都掌握在欧美系手中。日韩化妆品的崛起,撕开了一道口子,对整个市场来说,并不失于为一件好事。只是作为化妆品的消耗大国,中国何时能并肩于此,发出自己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