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的线下品牌正在加入微商。与一开始就发迹于微商渠道的品牌不同,线下品牌在选择微商代理时,通常会面临微商总代的选择问题:是全部交给专业的微商团队还是也让线下的代理商也分一杯羹?
让线下代理商做微商总代,授权背后,其中牵涉到很多类似资源平衡、利益分配、团队配给等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仍然有许多品牌选择了部分传统代理商,如韩伊、魔力鲜颜、韩束、百雀羚等等,他们选择的理由是?与专业的微商团队相比,传统代理商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
专业人做专业事
“微商专业团队是用微商思维在做微商,传统代理商是用传统思维在做微商。”韩伊微商事业部总监张徽徽认为,这就是两个团队的根本区别。因此在回答记者的两者相权取谁时,张徽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专业的微商团队。
他认为,作为专业的微商团队,他们不仅有微商思维,团队也是现成的,只要植入品牌,植入培训,对方就能很快地上道;但是传统代理商缺乏微商经验,并且经过了许多年的思维定势,很容易用解决传统渠道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微商问题。
他举例,微商人之间讲究互相交流,经常互动,因此会隔三差五地聚会,促进情感沟通;但是传统代理商在互动方面就稍逊许多。“还打个比方,做微商的一般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传统的基本做不到,晚上10点就睡了。他们不大适应微商的生活方式肯定是正常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微商人只有微商,但是传统代理商却有实体店。这意味着,微商团队更多的是把微商当做全职事业在做,而传统代理商有的只是想凑个热闹,因为有后退余地,微商更多的是作为事业的补充。
尽管不是很看好传统代理商团队,但是张徽徽还是选择了少部分的传统代理商作为微商总代。韩伊自去年12月21日进入微商以来,到目前为止,80%是微商专业团队在做,20%是传统代理商。
“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看很多情况。有些代理商的品牌忠诚度高,有些资源丰富,团队强大,有些资金充裕等等,这些人中有合适的还是会在挑选后让他们做。”
张徽徽也考虑到,在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的微商事业中,作为非专业人士的人,譬如说传统代理商,以跳出来的视野看待问题,也许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同时他也认为,微商的未来肯定是类似O2O那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既然早晚要融合,为何不提前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呢?”
团队不是问题,关键看自己的服务
之所以会有传统代理商与专业微商之争,最主要还是两者的团队问题。传统代理商老成持重,资源广,路数多;微商团队以专业抗衡,所谓术业有专攻,自然更懂其中的经营之道。但是在魔力鲜颜旗下微商品牌水奇迹的负责人苏率看来,两者的团队不是问题,优劣不是问题,最关键是品牌方的后续服务力。
他这样解释,不管在专业团队还是新入门的传统代理商,在接触一个新品牌时,总会有了解不够的地方,所以关键是品牌方在后续服务中的引导与培训。并且由于微商运营的模式不一样,对团队的需求也不一样。
他也透露,自己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传统代理商来问微商的事儿,有时一天甚至有好几个想加入微商总代。“我们没有去主动选择传统代理商,是传统代理商选择的我们。”
这或多或少地证明,传统代理商也在试图拥抱这一新兴的渠道。石家庄木氏美业总经理张旭就是其中一例。作为魔力鲜颜的代理商,他也在水奇迹进入微商之初,便加入了微商大军,成为水奇迹的总代。
“我们从原来的员工里拎出两人,专门负责微商事业。”因为多则每周,少则半个月,都会去参与水奇迹组织的微商培训,因此他认为,对自己的传统代理商身份来说,微商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做,甚至比线下的实体店要好做得多。
为微商分配了一半的精力,张旭却没有利用线下已有的资源,将之转化为下级代理。只有他们主动来问并且想做的,就给他们做。他这样考虑的因素是,如果把原先的线下资源都做进去,份额也不会多高;并且如果做不好的话,还会影响实体店本身。加上微商本身没有地域限制,既然为此,为何还要将代理对象框限在手下的实体店呢?
从以上看来,张旭尽管作为传统代理商,但是微商团队独立(团队区隔),招商对象也几乎与原来的资源绕开(目标对象区隔),加上水奇迹本身就是只供微商渠道的品牌(品牌区隔),因此并不存在一些容易使两重身份交叉所产生的管理混乱问题。只要团队的微商思维给力,运作得当,反而能弥补传统线下由于回款期长而产生的资金流缺乏问题,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补充性事业。
正如上文所言,微商专业团队与传统代理商各有优劣,品牌方有所倾向,肯定是基于自己的目标所做的选择。更有机智者如韩伊,在非常看好微商专业团队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给传统代理商以“新鲜血液”尝试,并将之作为两者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也许是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