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特访 » 正文

二维码、美妆险能否解决电商信任危机?

发布日期:2015-05-05 10:51   作者李春蕾
二维码、美妆险能否解决电商信任危机?

  三月的春风不经意间吹醒了冬眠的消费欲,女人节的不期而至,拉开了美妆电商大战的帷幕。为解决化妆品网购的信任危机,争夺消费者,电商巨头们八仙过海。聚美和天猫押宝二维码,京东与唯品会则推出了“美妆险”。

  周末逛街,无意间走进一家美容院,店员向记者透露,店里的产品都投过美妆险,如有问题,经过工商部门验证,可索求理赔。

  听起来,似乎假货问题从此迎刃而解,大家可以愉快地网购了。问题是,二维码、美妆险真的能解决电商的信任危机吗?

  原罪:假货之殇

  对美妆这块肥肉,电商巨头一向爱恨交织。

  无论是聚美优品豪掷10亿元建极速免税店,还是京东蝴蝶节、乐蜂桃花节、苏宁闺蜜节等各种“她经济”下的美妆造节活动,各大电商竞相发力美妆。曾经“男人的京东”,三月改版后逐步变成“女人的京东”,迎合女性喜好的美妆、服饰被放在显眼的1、2层。

  与此同时,丰厚的利润和不可控的产品来源让美妆成了网购假货的重灾区。

  祸起萧墙,从聚美优品前员工“聚美90%售假”的爆料,到各大媒体对网购化妆品假货的持续炮轰。各种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内幕报道,给原本脆弱的美妆电商重击,首当其冲者当属聚美,深陷“假货门”股价一路暴跌,市值一度缩水过半。

  在百度搜索“化妆品网购 ”,关于假货的讨论和争议在整个条目中过半,很大一部分来自消费者的控诉和质疑。

  毫无疑问,假货已成美妆电商原罪,售假产生的信任危机已成制约美妆电商发展的首要因素。

  假货如何产生?

  当美妆电商售假风波持续发酵,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媒体都把矛头一致指向了电商平台本身,人们质疑、谩骂商家的良心。而很多问题,显然并非一句“黑心的商家”就能解释得清楚的,比如假货。

  问题来了,美妆电商的假货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内某知名品牌的电商负责人看来,假货产生的根源在于“采购环节的不可控”。

  “美妆电商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自营和平台两种。平台式经营,盈利模式多样化,抗风险能力强,品类更丰富,但产品质量更难把控。平台式经营的商品采购、销售、售后等基本都由入驻商家自行完成,平台本身只起监督和协调作用,这种情况出现假货的比例会偏高。自营式经营,采购环节由平台本身把控,大多与品牌厂家直接合作,出现假货的比率相对较低。”

  “淘宝、天猫一开始就走纯平台路线。而京东、亚马逊及1号店之前以自营为主,现在为了扩充品类,提高盈利能力,也相继开放平台,拥抱更多商家。目前的美妆电商中,更多以‘自营+平台’形式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假货很难避免。”

  那么,纯自营就能避免假货了吗?

  “自营电商在采购管理上相对严格,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从根源上避免假货。以聚美优品为例,当年聚美假货风波出来后,很多大牌跳出来澄清自己并未开放电商渠道,或电商渠道的授权对象并非聚美,这就是自营的症结所在。并非所有的品牌都会选择跟电商平台合作,特别是一些国际大牌,而这些品牌又特别能吸客,电商平台为了扩充品类,吸引消费者,就会通过其他渠道购货,通常会选择品牌的代理商,如果代理商也不能合作,一些电商就会选择从其他渠道采购,比如从国外专柜批发扫货,为了平衡价格和利益空间,在采购环节,很难保证不出问题。”

  “只要不能完全与畅销品牌达成合作,不能直接从品牌厂家拿货,极可能在采购、物流环节出现偏差,引入假货。”他认为,大多时候,并非是电商平台本身想售假,而是在供应链,特别是采购环节的不可控。

  二维码能打假吗?

  在洁宝集团姬润电商负责人赵峰看来,二维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品的真假;二是产品的追溯性。

  “二维码包含了很多信息,包括产品的生产时间、地点等产品的基本信息,是产品的‘身份证’。”

  “从技术的角度,二维码可以被复制,而防伪二维码大多添加了防伪技术,比较难复制,因为每个产品都只有一个专属二维码,造假成本会比较高。为了防止万一,姬润的产品我们采用双保险制,不仅可以扫码验货,还可通过物理验证,即产品外包装上的特殊材质,水印等加以区分。”

  所以,二维码本身并不能完全抵制假货,只是将造假的门槛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让人们心存质疑的是,二维码的“左手验右手问题”,消费者的购买、查询都通过同一个美妆电商平台完成,这样的结果本身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美妆险只是幌子?

  对于遭受电商和实体拥护的美妆险,赵峰认为,美妆险只是个幌子,对于规范商家,预防假货本身起不到实际作用。

  “美妆险并非从根源上杜绝假货,更多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加强了售后。它的意义在于,当消费者买到假货后,可以寻求理赔,减小损失。就像我们买保险不是为了杜绝疾病和灾害的发生,而是当意外出现时,通过理赔,获取一份保障。但具体到美妆电商,化妆品单笔订单的消费多在百元不等,数额较小。如果是假货,后期需要走流程,通过工商局检测、认证,才能理赔,部分消费者会因怕麻烦选择承受假货所带来的几百元损失。”

  在赵峰看来,美妆险本身并不能预防假货,只是从法律角度加强了售后,但具体落地上仍略显繁琐。“大部分人并不愿意为了几百元钱找工商局,大动干戈。”

  从消费者的角度,美妆险显然更具保障,认证流程是否简易可行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打假需多方协作

  虽然二维码和美妆险分别从产品的溯源和售后出发,力图搭建消费者对美妆电商的信任,但若想真正杜绝假货,光靠电商平台显然不够,更需各方协调。

  首先,需要电商本身继续加强对采购、物流每一个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把控,加强对入驻商家的监管,提高进驻门槛和售假的惩罚力度;

  其次,更多一线大牌要重视电商。绝大多数假货的产生是因为不能直接跟品牌方合作。当“互联网+”已成趋势,如果更多一线大牌开放电商渠道,直接供货,这势必是杜绝假货的最有效途径。

  此外,也需工商、媒体等社会各方加强对造假、售假的监督。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