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市场 » 正文

有关防晒的两点探讨

发布日期:2015-05-05 10:42   作者黄曦
有关防晒的两点探讨

  前几日闲逛屈臣氏,竟发现有防晒产品脱销的状况,露得清专柜还打出会员半价的防晒品促销。对此,原媛姿媛味连锁店楼青峰有此言:“屈臣氏对整个市场的销售节奏应该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这般看来,防晒产品的销售旺季已然逼近?

  防晒,能不能也卖“手感”?

  据陈洁反映,最近丽颜坊防晒产品也遭脱销,不少品牌面临着缺货问题。按照他的说法,这防晒产品可是几乎每个护肤品都有,防晒市场也是“抓一抓,销售就可以增加的。”另外,针对2015年的防晒市场,不少品牌早在去年冬季就有了提前订购计划。而终端针对防晒产品的促销,从每年3月开始主推至6月底达到高峰期,随后的7、8两月开始下滑;

  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山西代理商却认为,防晒市场实际年年如此——不温不火,没有新意也不求创新。在他的观念里,防晒产品整整促销活动也就够了。这促销的高峰期就在5月1日左右,直至9月前后开始推晒后修复产品。列举这一南一北的两种说法,意义并不在于探讨防晒产品的地域性差异,而是要提出一个两者共同的误区:防晒的季节性。

  事实上,无论品牌方、代理商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将夏天视为防晒的重点时期。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夏天日头实在太辣。一旦暴晒必然有伤皮肤。但问题也就在这里。因为严格意义上的防晒,并非针对日照而是紫外线。再次重申,“防晒主要是防止紫外线的伤害。”解决了这一认识盲点,紧接着要转变的是所有人对防晒产品的消费意识。既然防晒的主要目的是紫外线,就必然得涉及紫外线的影响因素。事实上,无论任何时间还是任何地点,都逃脱不了紫外线的困扰。有关资料显示,紫外线强弱主要与当地臭氧层厚度、云层厚度、太阳角度、海拔等等因素有关。除了受季节、气候影响外,“冬季臭氧层含量一般较低,若是在雪地或冰面上,反射或折射到皮肤上的紫外线也很强烈!”

  这般解释下来不难发现,冬季非但亟需防晒甚至还要求有夏季同等程度的防晒。然而,在绝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与行为习惯里,防晒产品专用于夏天;而在专营店、代理商直至品牌方等市场引导因素的计划里,防晒产品季节性突出、有明显的淡旺季,自然促销活动也是阶段性的。然而,正如楼青峰所说:“防晒、脱毛这两类产品常常被放在一起,因为季节性特别明显。”但为何早在去年,某脱毛品牌就能意识到这一惯性思维的局限性、错误性,并主动提出“夏天卖性感,冬天卖手感”的促销口号;而防晒品牌却还迟迟未有意识到?

  品类?

  究竟防晒是不是品类?这样的发问下,记者得到了不同的回答。

  一种为更多人持有的观点是,防晒当然是品类。有采访人就曾指出,防晒产品可细分为两类:基础性防晒、功能性防晒。防晒产品首先存在跨界的成分,即在基础粉底或者BB霜等中也具有一定防晒功能,这一类可算是基础性防晒;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或海边游玩等,则需要高强度的防晒产品,也就是功能性防晒或者加强型防晒。然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却是:品类,应该是指产品类别,但防晒并不是产品而是一个功效名词。“如果说防晒是品类,那补水、美白、抗衰等也算。那一片面膜,可能是补水功效,可能是美白的,也可能是抗衰老的,甚至还能是祛斑的,那应该算什么呢?不好划分!”

  防晒是不是一个独立品类,在不少人看来,这一点似乎没太多必要去追究。因为无论是以消费者需求来界定品类,还是按照商品种类来划分种类,“品类”这一次本身的界定就可能存在不清晰或者标准多样化,甚至于同时认可这两种界定的也并非没可能。提出这一点,源于记者近期所接触的定位理论。该理论明确指出,竞争在顾客心智中的展开是以品牌为单位,而非以公司为单位。不仅如此,更为关键的是,心智里的竞争是以代表品类的品牌竞争,主要的竞争方式是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简单地说,品牌要想成功抢占消费者就必须能够成为某一品类代名词。倘若按照上文所针对“防晒是不是品类”所展开的两方观点,如果防晒都不足以称之为独立品类,又谈何占据消费者心智;另一种观点认同防晒是品类,但纵观目前市场中已有的防晒产品,又有哪一家能在提及防晒时成为第一反应、就如同美即于面膜般?防晒产品几乎每个护肤品都有,但谁能成为防晒这一品类的心智品牌?着实寥寥。当下炙手可热的微商,其战略中心也已从传统产品所推崇的市场品类,转移到了符合心智战场的心智品类。

  防晒到底是不是一个品类,这一点可以无关紧要。然而,品牌产品能否成为心智品类、能否抢占消费者心智战场,这一点却是至关重要。

  中国的防晒市场究竟怎样?从需求的角度而言,必然是市场空间巨大。实际的情况如何,记者也不予置评。但记者要强调的一点是,防晒产品要想有更大的市场增量,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并不断琢磨消费者的心智需求。唯如此,方能有更大的市场爆发!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