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可靠消息,日前国内某一线品牌将其微商部分外包福建A连锁店,后者成为前者微商总代。知情人表示,双方刚签署合作协议因而暂不方便详细透露。事实上,传统品牌将其微商部分交由线下渠道商操盘,案例并非独此一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知,除自身组建微商团队或寻找微商大咖合作外,也有品牌方选择与线下代理商建立微商合作关系。另外,区域强势代理商借助自有品牌介入微商的案例并不鲜见。由此不难看出,微商的火势早已在线下渠道蔓延,或主动或被动。既如此,传统专营店的微商之路该如何走?
在年前透露的这一设想中,主人公是这般计划的:将某一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的品牌设置为转型微商品牌,同时发展会员群体中具一定号召力的成为微商。微商享受比实体店更优惠的价格,“就相当于是一个分销商。”另外,微商在自身渠道中的销售将得到实体店的返点。此举,既提升会员黏性同时扩大销售范围,更有利于线上线下联动。在陈述者看来,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怎样才算是“有利润空间的品牌”,该连锁店老板表示,按照一般厂家给出的利润分配其实空间就足够了。“如果是做零售的话,一般是在30%到40%之间,我留15%到20%的给微商,那就赚取15%到20%的毛利。”在保证了这一点的前提下,微商再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销售产品。从实体店的角度来说,虽门店毛利相对减少,但销售不再局限于实体店。将微商视为批发商、分销商,并给予其15%~20%的返点,倘若每一微商每月销售额能上万,同时,每一门店能发展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微商、连锁体系中多几家类似的门店,“(门店)不开门都可以卖不少钱,那不就成了嘛!”
原本只能靠实体店影响周边的连锁体系,微商、分销商的出现让其辐射能力大为提升,一定程度地突破了销售的地缘限制。另外,据该连锁店老板反映,当终端销量达到一定水平时,线下实体店可要求厂家给出更优惠甚至直供价格,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但这一整套的微商操作下来,该店老板也向记者坦言:“这样操作起来可能会有点麻烦,软件得跟上来才行。”
化妆品实体店如何实现微营销、如何O2O;如何运用公众平台、个人微信等搭建自己的微营销平台或店铺;如何让销售人员成为店铺分销排头兵、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如何激发员工动力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销售等等,据当事人介绍,诸如此类问题在他的商业模式里都有考虑,“我觉得可以帮助目前很多实体化妆品店转型升级。”
相较于微商,线下化妆品实体店在品类品项上更为丰富、品质相对有保障,同时服务与体验依然是传统线下的杀手锏。而在另一方面,微商以移动社交平台为载体,理论上缩减了销售的中间环节,相对而言利润更为客观。这是两者可以融合的背景。然而,实体店转型微商可以借鉴现有模式,但又不能照搬微商。“微商的业态、产品以及消费者终究要回归理性,产品品质始终还是第一位。”
明确了这些,专营店转型微商的模式就需要解决这一点:利益的分配。在该当事人的商业模式中,化妆品店为总代、销售员为一级分销商、顾客为二级分销员,有且只有这三级划分。(对于好的销售员,可以授权其开设独立的网上分店。)另外,根据不同品牌、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的提成金额。比如某品牌五折进货,倘若按照原有零售价计算,专营店主拿40%、销售员拿10%。“不过现在我们变成老板拿30%、销售拿10%,再给分享出去的顾客10%。”在有利可图的驱动力下,消费者可以通过再介绍从而实现销量提升。这一模式可能涉及的三方:自身线下实体店、同区域竞争门店、品牌方将各有什么影响?仅举一例,在记者其他的采访过程中,就有一山西连锁店老板感慨:“因为我们是做百强店的,如果另做微商,他们(其他百强店)是有想法的。”针对这些,该专营店老板给了记者三句话:“产品体系、价格体系等线上线下统一处理,不会影响实体店”、“同区域的专营店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关系,谁抢到客户谁盈利,谁有先进武器谁致胜”、“你总不能说,我上海的消费者跑到金华买一瓶化妆品你不允许店家卖吧?”补充一句,该O2O模式中顾客微信支付下单后,可经门店发货快递或者到店自提。这一看来天衣无缝的商业模式,还是免不了多少的担心,而当事人的顾虑在于软件的投入及后台人员的配备,“关键是老板自身的态度。”
上述的两个案例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如何分配利益问题。事实上,在传统连锁店转型微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阻隔因素。究竟怎样的转型方式更适用于线下实体店,值得更多人一探究竟。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微商的大趋势下,实体店的转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