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微商,靠护肤品独挑大梁的时代正在过去。越来越多的品类加入进来,与护肤品一起分享微商的蛋糕。高端洗护就是其中之一。
自然爱、卡丝、仕华露,目前在微商渠道中知名的洗护品牌并不多。那么,对仍在专营店虎视眈眈的高端洗护而言,微商到底是不毛之地还是亟待开发的掘金沃土?高端洗护进军微商有何利弊?它是否能像面膜一样成为微商的下一个爆点?一切不用留待时间验证,本文撷取了部分来自品牌方和代理方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微商有适合高端洗护的土壤
微商之前,高端洗护就已经存在。因此要讨论它是否适合微商,首先应该看微商渠道适合什么样的产品或品类。
广州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廖勇平认为,微商上销售的产品最大的共性是都具备快速消费、新奇特这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生活快消品类、科技创意品类等都比较适合做微商。于高端洗护而言,已然具备快消特点无疑,但是在质量与功效上,如何能寻求新的突破,则是高端洗护商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毫无疑问,微商的火爆与产品的快消是分不开的。唯有具备使用频率高、周期短,使用人群广泛、市场需求量大的基本特点,才能为微商的走量提供可能。面膜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相比面膜,广州澳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COCO认为,洗护没有年龄、性别障碍,男女适用,老少皆宜,因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记者也了解到 ,尼尔森曾发布数据表示,中国市场约有40%的女性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高端洗发水,而这一产品也在2012和2013年连续录得13%的现值增长率。这一潜在需求无论对哪一渠道,无疑都是利好的事。
COCO强调,更重要的是,相比一般流通性洗护产品,高端洗护有着更大的利润操作空间,而这正是微商这种多层级分销结构的渠道所必须要的。因此当前的微商渠道,有着非常适合高端洗护发展的土壤。
事实上,在受访对象当中,无一不提到了高端洗护的返单率问题。相比面膜,洗护产品的使用者有着更高的品牌认知与忠诚度,因此一旦市场打开,反响不错的话,将会赢得极高的返单率。
看起来美,操作起来难
分析到此,似乎一切非常完满,甚至有微商代表直言,高端洗护将会成为微商渠道继面膜之后的下一个爆发品类。是否真的有这么乐观?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严浩钢浸淫美容美发行业已经16年,他经营着一家美容美发产品商贸公司,在绍兴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力。2014年,严浩钢开始涉水微商,并且做得风生水起。但到目前为止,他在微商渠道代理的仅是几个化妆品牌,自己的老本行——美发洗护产品却从未涉及。
他直言自己并不看好高端洗护进军微商,其中的首要因素便是运费问题。他解释,高端洗护在专业线和日化线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容量,以施华蔻为例,大的1500ml,小的800ml,但是为了照顾微商渠道,在规格上就必须要降低。一来可以降低客单价吸引顾客购买,二来减少运费损耗,同时也是为了加大流转速度。
但是即便如此,洗护产品的重量仍然是个问题。以500ml为例,一箱顶多24瓶。以从广州发货到浙江绍兴,8元一箱算,再从总代到一级、一级到二级……多层级后到消费者手里,其中的运费可想而知;并且在运费问题中,实际还包含了产品规格的大小与利润的取舍问题;作为对比的面膜,则基本不存在这一问题。一箱面膜普遍为96盒装,不仅在数量上远超洗护产品,并且即使是96盒面膜,也远比24瓶洗护产品要轻——这里的运费和利润对比,外人一看便知。
澳古市场总监COCO也谈到这一问题,她从品牌方的角度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将运费这一风险费用由厂家承担,譬如由厂家发货或者在运费上进行补贴。但严浩钢认为这不大现实,厂家补贴这一费用意味着拿货价将会提高,最终风险仍然转嫁给了代理商;如果由厂家发货,代理商则失去了资源互换的权利,基本上处于待宰割状态。
此外,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高端洗护品牌仍然是进军微商最大的硬伤。严浩钢表示,面膜的成功有其特殊之处,因为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类,它并没有经历很久的历史沉淀。市面上有类似雅诗兰黛、兰蔻等以专业做护肤品出名的顶级品牌,却没有以专业做面膜而闻名的顶级品牌。因此对于忠诚度极高的护肤品品牌使用者来说,他们可以在用了法国的兰蔻、美国的雅诗兰黛后便一直坚持使用这个品牌,但却没有面膜品牌能让他们也这样做,因此相比护肤品,消费者对面膜的品牌选择则会宽容得多——这或多或少为面膜在微商的盛行钻了点空子。
可是洗护并不如此。在传统线下,以宝洁和联合利华为首的企业旗下洗护品牌收获了大批拥趸,如果微商渠道没有质量过硬、有影响力的高端洗护品牌,就很难调转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去拥护微商。那么对他们而言,与其在朋友圈购买一瓶效果不明、价格较高的洗护产品,还不如继续坚持自己的使用习惯——去随处可见的日化店买自己的施华蔻呢。
正因为这些因素,让严浩钢认为,“高端洗护可以进军微商,但生命力的长久仍然有待考验。”而除开运费、品牌这些因素外,微商的共同难题:价格体系混乱、窜货、压货等问题也是高端洗护商家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