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专营店 » 正文

专营店在一线城市那些事儿——以上海姿彩妆园为例

发布日期:2015-04-21 10:45   作者康丹蓉
专营店在一线城市那些事儿——以上海姿彩妆园为例

  在一次企业会议上,一位行业专家就当下国人的消费习惯作了如下对比:在国外,大部分人会选择价格更实惠的产品;而在中国,大部分人的消费大都由品牌决定,品牌知名度几乎主导着他们的消费,甚至有“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之说,因为在很多国人看来,价格的高低是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由此可见,品牌成为了左右国人消费的重要指标,也正由于此,外资品牌走俏国内,而国产品逐渐被边缘化,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本土日化行业被跨国公司逐渐拉大了差距,国外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目前已超过70%,占据的销售份额超过90%。

  当然,本土日化品牌也有佼佼者,但许多曾为人们所熟知的国产品牌却相继被“改名换姓”:小护士姓“欧”(欧莱雅),大宝与强生“联姻”,丝宝“委身”于拜尔斯道夫,丁家宜归入了科蒂集团麾下……消费者变得“崇洋媚外”,本土日化在外资企业面前日渐式微,而夹在中间的日化专营店又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近日,笔者采访了上海姿彩妆园总经理杨龙,以其自身的真实体验,还原一线城市日化专营店的部分现状,并讲述其困境之中所做出的行动。

  一线城市专营店的“内忧”与“外患”

  杨龙,上海姿彩妆园总经理,从事日化行业已经10年,目前拥有3家专营店、一家美容院。早在2005年,杨龙就开始从事日化行业,截止2008年,杨龙的专营店连锁已扩展到13家店,算得上是开店的巅峰时期。

  杨龙的姿彩妆园开在上海汽车城,大部分为厂区店,也正因为此,姿彩妆园没能逃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自那以后,姿彩妆园的发展并不稳定,杨龙也相继把店过给关系好并一直支持着自己事业的亲朋好友,最终只剩下现在的3家店。

  这些年来,杨龙尝试过多种职业,工程装修、汽车等行业他都有所涉猎,他多次想放弃,想换个环境或行业。然而,最终还是回到了日化行业这个老本行,他说,开一个店其实就像养个孩子,总归是有感情的。对于这个“老日化”来说,做日化已经成了让他欲罢不能的事儿。然而,从理性的角度来讲,专营店的有些现实却是让人很无奈的。

  在杨龙看来,目前,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里,他所体会到的日化专营店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人员流动大,留不住人;二是产业转移切断门店生存食物链。前文提到,姿彩妆园的门店位置在郊区的汽车城,而这样的选址也是无奈之举。在一线城市,商超、百货猛于虎,除了“娇兰佳人”、“屈臣氏”等强势连锁外,一般的专营店备受挤压,大都“蜗居”在郊区或县城。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来,一线城市重工业份额缩减,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是郊区专营店特别是厂区店的门可罗雀。

  杨龙是河南人,而他公司的几十名员工也几乎都是外地人,他告诉记者:在上海,不论是专营店老板还是员工甚至顾客,本地人只占到10%左右。杨龙说,近年来,员工流失率比较大,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些员工只是想赚钱,并非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的美业人,所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以外地人口为主的员工大都因结婚成家而离开,子女户籍、教育问题以及不堪一线城市的高生活成本等,这是店里员工离职最普遍的原因。

  安居而后立业,安居为立业之本。或者说,在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里,一切都是白搭。对于员工的无奈离去,杨龙也甚为理解,但更多的,是想改变现状。

  对于处在郊区、工业区的专营店来说,外来务工者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不过,近些年,上海制造业逐渐弱化,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是外来务工者的迁徙,如此一来,“靠山吃山”的日化店就都没有了“食物”。除此之外,上游的压货、电子商务的冲击、地区代理频繁更换以及厂家物料支持上的不足等也是让他们倍感尴尬。

  上述所说具体以上海姿彩妆园的现状为例,然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是一线城市普通日化专营店边缘化的真实写照,他们像一群无根之萍,既留不住来往的员工,也掌握不了一个城市发展的走向,故而,也无法精准地捕捉到顾客。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伐之

  虽然,杨龙被“店难守”、“人难留”的问题所困扰着,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他说,现在的专营店不能只靠单一的卖货来谋生,竞争、成本的加剧需要专营店主们提供更优质、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一点上,杨龙主动撤掉店内的中岛,将之改为体验桌,以体验式营销“收买人心”。

  经历了10年的风风雨雨,杨龙决定作调整。他开始拓宽自己的经营渠道,不仅管理好现有专营店,还身兼代理商一职,2014年9月,杨龙加入“香妃美业”代理团队,现已拿下20多家点。香妃美业旗下产品香妃三宝着眼于女性健康,是杨龙非常看好的一款产品。他说,人们对于女性健康、妇科疾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公司的一次免费妇科体检中发现:80—90%的女人都有轻重不等的妇科疾病。这让杨龙更加坚定了做下去的决心。

  对于专营店的管理,杨龙很少插手,大都放权让店长去管理,而这也就萌生了他所主张的“分钱计划”。他给记者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倘若公司纯利润是销售额的35—40%,他自己只拿10—15%,另外的一大半利润则让给员工,特别是店内的优秀人才。如此一来,给员工一个预设的奖励,不仅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更有干劲,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留住员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对待员工,杨龙强调一定要讲诚信,员工工资绝对不能拖欠,对待员工要不拘小节、大度宽容,“收人收心收灵魂”。“不只是自己一个人买车买房,也要让员工买得起车子和房子。”在日化行业浸淫十年,杨龙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事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说,以前的自己是盛气凌人的,而现在,而立之年的他,只想好好稳定下来做点事情。

  近日,记者读到一篇关于国产日化如何PK外资品牌的文章,其中就有说到这样两点措施:价格战、差异化。笔者认为,“环踞”在一线城市的普通专营店或许可以稍作借鉴,当然,价格战无疑是要被摒弃的,电商、移动电商的出现已经让此“兵器”无用武之地,而对于差异化,倒是值得深思和权衡。

  单凭在店内销售产品诚然无以为继,但倘若能像杨龙一样,自谋出路、自我转型也未尝不可。在专营店的基础上兼顾健康产业,并实时地升级专营店服务,做个有格局、有梦想的人。

  杨龙说,如他所说的情况,几乎可以反映一线城市普通日化的整体现状,三五年以后,随着产业转移,自己的专营店究竟会怎样,他有些困惑,但他知道,如他那般困惑的绝不仅有他一人。

  他在给自己开路,而与他一样困惑着的你们,是否也像他一样开始行动了?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