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选择黛诗作为今天的案例,是因为它是一个和朋友圈相伴而生的洗护品牌,从2012年以一支睫毛膏切入微商,到迅速选定并专注发展高端洗护,再由玛斯卡华升级为黛诗,它经历了朋友圈从无到有、蓬勃壮大的每一个环节,也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验着品牌成长带来的欢喜和忧愁。
微商高端洗护,让黛诗站稳脚跟
对于选择微商高端洗护,黛诗品牌营销中心总监吴志军谈了三点考虑。
第一,国内高端洗护迅速发展的热潮。当是时,国内低端产品因利润空间狭小逐渐退出市场,而渠道经销商不仅仅满足于对国际高端洗护产品的关注,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强烈,而且随着80、90后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市场对个性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第二,微商渠道高端洗护品类的稀缺。到现在为止,高端洗护品类在微商圈仍属稀缺资源,与面膜的红海厮杀比起来,微商高端洗护依然是蓝海一片。
第三,洗护产品本身具备的长周期性和易推广性。洗护产品使用周期长,不及面膜快消是很多品牌不愿触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黛诗恰恰看上的就是这个,长周期正是客户体验品质、建立品牌感情的关键,只有经历长周期考验的产品,才会产生二次购买,才能实现品牌的长线运营。而且他认为,洗护产品用法简单,对渠道经营者的专业要求不高,也更适合在朋友圈做推广。
有句话说,选择大于努力!用这句话来形容和黛诗一样搭上微商首班车的品牌再合适不过了。即便站在今天——黛诗MASCARA的单品销量已经突破1258万套,我依然想说,如果不是选择微商,不是选择在微商做高端洗护,很难想象它如何在优妮、阿道夫、迪诺、所望……大行其道的传统渠道求生存。
可现在不一样的是,当记者问及2015年众多知名传统品牌进军微商将会给黛诗带来哪些影响时,吴志军却能淡定自若地说:“在这个渠道上,我们已经拥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和清晰的发展思路,做好自己就够了。”
渠道建设,道长且阻
相传,微商是这样赚钱的——品牌方把货交给总代,duang,钱进口袋了;总代把货交给一级代理,duang,钱又进口袋了;就这样一级、二级、三级……无限极,duang~duang~duang货就“卖”出去了!
自有微商起,这种浮躁搂钱的渠道模式就成为业界广泛诟病的焦点,也正是因为货被压在了渠道上,微商是3个月发展起来一批,过3个月又倒下一批。选择了微商这个大趋势,就要果断面对渠道建设初期的乱局。
在渠道建设之初,黛诗为了建大建强渠道,不仅仅依靠总代来发展渠道,而且自建团队帮助总代开发区域分销,光去年年底的几个月,他们就帮助各区域总代发展了60多个特约经销商,据他们讲,这些经过品牌优选出来的末端经销商有着更强的品牌忠诚度和执行力。
今年,黛诗的渠道建设已经从扩大团队,转移到了重点扶持末端特约经销商。据吴志军介绍,黛诗今年将给予末端特约经销商全面、多样化的政策扶持和终端动销支持,比如根据特约经销商的人脉资源,帮助他们策划、组织线下动销活动,并启动“移动实体店”计划,配备所有活动所需物料,同步通过体验、赠品,以及独特的长发洗护促销手段,帮助特约经销商把货销售出去,畅通末端销售环节。
为了让末端经销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黛诗还突破微商惯行的3-6个月授信期,实行1年授信期,配合度高、执行力强的特约经销商期满可以得到晋升,用充分的上升空间保证他们的经营成果不断积累、沉淀。
可以说,黛诗的渠道建设是孜孜以求,但是能不能打破duang~duang的微商魔咒,让渠道动起来,把产品交到消费者手里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成长带来的阵痛
“黛诗的客户反馈挺好,但是从玛斯卡华到黛诗,一下就涨了几十块钱,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客户解释。”一位西安的一级代理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很多代理就此转做了其它洗护产品。
对此,吴志军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黛诗做微商也是从爆品开始,对品牌的长远发展缺乏客观的衡量,当初推出定位“亲民价格、奢侈品享受”的玛斯卡华时,一心就想的就是快速占领市场,形成口碑,没有考虑到随着品牌的发展壮大,公司运营成本的巨额增长,渠道利润空间的逐渐狭窄,以及与同价位国际品牌之间的竞争等等问题。
按照吴志军的说法,如果依然按照99元的价位出货,销量会是现在的好几倍,但是没有利润,来自渠道的推力迟早会消失,即便因为好的品质和口碑积累了短暂的拉力,另一方面这个价位却又直接和欧莱雅等国际知名品牌正面交锋,短期的拉力终将难抵国际大鳄的左右围攻。
我们不去争论黛诗的涨价是搂钱红了眼自寻死路的蓝黑色,还是拿短痛换跨进洗护轻奢俱乐部一张门票的白金色,总之他们已经在对品牌发展的预期不足付出着代价。
一场华丽丽的开场,一段不轻松的成长路。2015一起微商高端洗护,约吗?小小黛诗微澜当然挡不住2015汹汹而来的微商大军,只是希望新来者可以直面渠道之痛,不忘品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