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商超 » 正文

2015,实体零售商生存指南

发布日期:2015-03-19 10:23   作者赵向阳
2015,实体零售商生存指南

  中国零售业迎来崭新的2015年。

  笔者之前所述,如果说2014是实体零售商的裂变之年,那么2015年则是实体零售商艰难转型的一年。这一年如果转型得好,实体零售商将迎来新的曙光,如果行动迟缓,则将被市场无情抛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妨先看两组数据: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6%,低于上年同期2.2个百分点;

  同样是11月份,商务部针对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显示,网络零售增长高达41.1%。

  一个降低2.2%,一个增长41.1%,这一对比,令人感到压力山大。这两组数据说明:一方面,经济继续低位运行,消费信息持续下滑,进而影响到实体店业绩增长;另一方面网络购物进一步蚕食实体店份额,线上线下争夺同一块蛋糕。

  除了一些令人失望的数据外,笔者了解到,一些供应商以及品牌商开始逆势谋动,利用自己的商品和品牌优势开设实体连锁店,进一步抢夺传统实体零售商的市场份额。比如,有着中国杂粮第一品牌的燕之坊董事长杨燕正在筹划与某知名超市合作开设零食连锁店;北京沃谷农业利用自己生鲜种植的产业基地开设高端有机食品超市,目前在北京已经开出两家店;再比如,位列中国民营企业20强的海亮集团布局“明康汇”生鲜食品超市,计划在春节前后开出十多家店,做中国的“全食超市”,这是它的目标。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征。在笔者,所谓“中心化”就是传统意义上那些行业的领军者,标杆企业。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陌生高手杀入,传统的实体零售业也将面对“去中心化”的冲击,剩者为王的时代到来。

  综上所述,问题就来了:面对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的2015年,实体零售商该怎么办?

  一、升级你的门店

  笔者多年前与一位零售企业老总巡店时,他随口说了一句话:门店要越开越新,不能越开越旧。我当时还纳闷,门店一旦开起来,设备会磨损、装修会陈旧,怎么可能越开越新?到如今,我才琢磨出道理:他还有下一句没说,那就是门店要不断升级改造。

  这里的升级改造不光是门店装修要全然一新,还包括服务提升、流程改造、商品调整以及供应链优化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位四线零售商早在去年初就开始折腾门店调整改造,今年内所有门店升级完毕。他告诉笔者,今年企业销售增高长达30%。当然,这是一家发展中的企业,发展潜力较大。下面举两个可参照的例子。

  一个是湖南步步高集团。步步高在门店升级改造方面不遗余力,可以说是在不断优化中扩张。去年年底笔者考察了他们最新一代的大卖场,步步高东方红店。从门店设计、商品陈列、生鲜的鲜活度以及主食厨房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记得当时我对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感叹道,这家门店即便是放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也算是最先进的。结果,就在今年初,这家门店获得美国Chain Store Age杂志零售业年度设计大赛第一名,其门店创新也被连锁经营协会评为年度创新大奖。

  那么步步高不断调整升级门店的结果如何?我们看步步高去年业绩,销售增幅为18.3%,在一片淡然的行业背景下,这个数字格外突出。

  另一个例子是国美电器。今年百强表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国美电器排名从之前的第三名提升为第二名。这个微妙变化背后则是业绩和门店盈利的增强。国美在年报中表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业绩得益于集团采购、物流、IT等供应链优势。

  笔者认为,越是艰难时候越要升级门店。零售企业家可以考虑减少开店数量,将预算投入门店的升级改造,零售业已经到了由拼数量到拼质量的阶段。

  二、培训你的员工

  今年4月武汉出差时遇到黄山岩松胡春才,我跟他抱怨,媒体人太辛苦了,每天要工作到好晚。结果胡老师说,我比你更辛苦,我每一天晚上两点才睡,甚至有一次晕倒在了酒店卫生间。

  作为零售业资深培训师,胡春才经常奔波于客户企业进行培训,每个月在办公室的时间不超过一礼拜。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家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培训不在是成本中心,而是利润中心。

  与胡春才持有共同观点的是河南金好来董事长吴金宏。今年早些时候,吴金宏做了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居然将一个学校整个承租下来成立“金好来商学院”。“我一租就租了十年,里面的装修、设备等投入算下来至少要200多万”。吴金宏告诉笔者。

  吴金宏将一间超市整体放进了金好来商学院供里面培训的员工进行模拟练习。据吴金宏介绍,金好来商学院7天一期,每个学员从卸货、打地堆、陈列、收银等门店基本操作都要学一遍。学完之后答辩过关之后才能毕业。

  所有进入金好来的员工,经过HR面试之后就要进入“金好来商学院”进行军事化管理的学习,毕业之后才安排到门店进行工作。

  “我们以前培训往往培训店长层面。但后来我发现,问题更多出现在基层。所以从现在开始,只要进入金好来的员工,都要从基本培训开始。当然店长也要每年到金好来商学院回炉学习一遍”。吴金宏表示。

  要是放在任何一个连锁百强企业,上述行为不足为奇,可金好来一年销售额只有3亿元,是一个县域零售商,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你要问吴金宏为什么要把利润投入在商学院?所谓无利不起早,毫无疑问的是金好来是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去年金好来销售增幅将近40%,除了改造门店提升业绩之外,另一大原因就是员工培训。

  三、乘早转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零售业之衰落在前两年就有所表现。电商日益壮大之后,实体零售商的服装、百货、电器以及数码3C产品销售额就开始下滑。只不过,当时经济环境尚好,企业采用各种办法还是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去年,随着经济环境进一步低迷和电商的冲击,潮水退却之后,一些企业裸泳的本质就开始出现。

  因此,面对行业微利的大时代,传统零售商一定要做好转型的准备。笔者认为,零售企业未来转型有两大方向,一是加大生鲜、餐饮、服务以及个性化商品的比例以应对电商冲击;二是开展O2O的探索,利用多渠道扩大销售额。

  或许有人说,道理谁都懂,可是谁能做到呢?下面给你举一个例子——乐城超市。乐城超市几乎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超市业态定义。乐城尝试模块化来运作超市,将传统的超市“大卸八块”,成为几个独立的模块,单拉出去可以成为专卖店,组合起来便是社区超市。以乐城超市蒙城路店为例,这家800平方米的门店被划分为几个功能模块,一进门便是园艺花卉市场,称之为“乐园艺”;接下来是提供餐饮的“乐食汇”;在超市左侧便是高利润的“大嘴零食”;超市中心位置便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传统超市”;最后面是常年保持20度以下的“低温菜市场”。听上去,这样的做法很不“靠谱”,但事实上,乐城的做法很有效,它有效抗击了电商的冲击。

  四、数据化管理

  “通过分析一位客户某门店一个月的销售数据,我们断定,在这个月的某个周末,这家店的店长肯定不在岗。后来一调查,果然这一天店长没来上班”。深圳市晓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殷雄舟给笔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殷雄舟正在做一件看上去很“应景”的事儿,那就是开发了一个叫做“每人计”的用于分析门店客流数据的智能硬件。这款硬件+APP的组合能够帮助决策者分析门店客流信息,比如来客数、到店频率、年龄段分布、性别分布以及客流活动热点等。目前,万达、苏宁等实体店尝试用“每人计”来进行门店的精细化管理。

  “以万达为例。每人计帮助万达广场测算每个品牌的有效人流量,通过数据来研究消费者对该品牌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决定引进或者淘汰哪些品牌。甚至在给一些定租金的时候也会参照这些数据”。殷雄舟表示。

  事实上,在多年一年,零售业的IT供应商们都推出过类似的解决方案。不过,每人计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首先是价格,之前一套这样的信息系统在十万元以上,而现在每人计一台的价格不超过一千元。其次是移动互联网化,以前的数据只能到办公室登陆后台可以看到,现在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了APP,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殷雄舟表示,“每人计未来的方向是智能化,能够帮助实体零售商决策和分析门店经营情况”。

  毫无疑问,实体零售店已经到了精根细作时代。笔者认为,精耕细作的基础是建立在数据化管理之上的,只有精准的数据,才能帮助零售企业家进行决策。拍脑袋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实体零售商只有2.6的增长而网络零售有41.1%的增长?除了行业背景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网络零售的特性决定了其决策者能够精准做到数据化指导经营”。殷雄舟表示。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