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经销商 » 正文

面膜经销商,这块“夹心饼干”是甜是咸?

发布日期:2015-03-19 09:59   作者曾琦
面膜经销商,这块“夹心饼干”是甜是咸?

  早在2014年下半年,业内就已经提出面膜作为快消品近年得到井喷式发展,各类面膜品牌层出不穷、鱼龙混杂,给消费者带来选择难度的同时也拥堵着各大销售渠道,渠道商的日子并不乐观。

  时过半年,现今我们又重提这一话题,特别是2014年作为微商元年,数以百计的面膜又被创造出来涌入微渠道。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陆的面膜市场已经超过百亿,不仅将欧美国家远远抛在脑后,也超越日韩等亚洲传统护肤大国。在这片风生水起的面膜江湖中,掘金者无处不在。面对竞争日益严峻的面膜市场,各级代理商、终端销售渠道和微商们又将如何应对呢?

  “夹心饼干”是甜是咸?冷暖自知

  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面膜行业目前正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过去两年大大小小的面膜品牌增长了4倍,诸如蚕丝面膜、酵素面膜、鸟屎面膜、鱼子酱面膜等,品牌商们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挑战着消费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力求在面膜江湖中开拓属于自己的那一旮旯。

  旮旯没建立起来,原有的渠道也给堵塞了?“现在市场上的面膜远远超过了渠道所能消化掉的量,目前仅靠动销这一讨好消费者的初级阶段来减轻渠道商的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若不做及时地调整,很容易存在压货问题。”汕头市原色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楠这样和记者说到。

  如一度瞄准面膜市场发力的OEM企业,称2014年面膜产至少提高50%以上,仅一年就推出高端面膜、亲民面膜和个性面膜,还细分有美白、补水、修复等不同功效的产品。“上游制造领域不断地将面膜市场细分再细分,其对于面膜的热度远超过下游。”

  步子迈得越大的品牌,压货得越多?在品牌方、经销商、终端零售之间,经销商一直被称为“夹心饼干”,这个馅是甜是咸?谈及压货问题,自然就和“动销”联系在一起,目前的“动销”形式多以买赠为主,如买100送100、买面膜送洗面奶、买护肤套装送面膜等等。动销也被业内称为满足消费者的最基本形式,但仅仅有此形式还远远不够用来畅通渠道,更何况,很多终端并没有真正“动”起来。

  另一方面,从微商的火爆程度来说,微营销已成行业新常态,而微商和面膜更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如俏十岁、思埠等面膜可以看作这一渠道的先行者。虽然微商给面膜渠道商们带来了一条新的推广渠道,有行业人士指出部分微商品牌产品,品质低劣,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营销上,依靠盲目加粉和暴力刷屏来增强曝光率;在销售上,有“传销式”的操作,不断发展层级代理,通过压货招商圈钱来牟取暴利的嫌疑。

  据记者了解,虽然面膜业存在上下游冷热不均的状况,但是对于线下面膜渠道商来说,并不存在大面积压货问题,尚处于可调控范围;而对于线上微商渠道的代理商来说,面膜的高利润差养活了层层代理,但因其品牌过于杂乱,一些“三无产品”的基层代理商,存在较严重的压货问题。

  线上线下各抒己见,不忘初心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洗涤化妆品高峰会上,尼尔森零售研究部陈文华权威发布了2015年个人护理用品类的增长机遇。尼尔森数据显示:2014年,快消品整体徘徊于个位数增长,但个人护理用品领先其他品类,保持较高增速,面膜以18%的增速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也有专家预测,面膜至少还有100%的增长提升空间。

  面膜市场还在不断扩大,上游制造领域的动作不会停止,渠道商们自然也不能停歇。渠道暴增了这么多的面膜品牌,渠道商们又是如何不忘初心、畅通渠道的呢?

  一、将“动销”活动做到极致。新疆乌鲁木齐魔族化妆品店王铁军既是当地海洋传说面膜的代理商同时也是魔族化妆品连锁店总经理,在他看来目前并无压力。目前一年厂家下达的任务大概为30万,而魔族连锁店基本就可将任务量全部销售完。“动销活动要真正做大‘动’起来,厂家的政策要执行到位,将赠品真正送到顾客手中;做好客户服务和体验尤为重要,搞好客群关系。‘动’是一个连动的过程,是不间断的、有回头率、有带动性的‘动’。”

  二、渠道多元化。陈友楠是粤东地区小样面膜的代理商,作为线下代理商也逐渐向线上发展,眼光并不局限于专营店。目前成立了电商部、微商部,力求多渠道发展下层代理或者是零售终端。

  三、经销商应集仓库、服务商、销售角色于一体。福建漳州市阿亮化妆品连锁店黄永亮,接受雅丽洁面膜厂家直供。他说:“仓库是其基本角色,代理商更应该是作为厂家的一个销售部门,将销售力度优惠政策执行到位,同时也要做好对零售终端的服务。在他看来,代理商是链接厂家和零售终端的重要桥梁。”

  四、面膜微代理:选对品牌、做好人情经济。思埠是在微商渠道崛起的,目前还在不断扩张,其对微营销的运营具有可探索性。柔情(微信名)是思埠分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思埠的全国总代。她表示,入行微商,要想走的长久,一定要选对品牌,品牌的信誉度决定了该品牌能否走的长远;此外,要维持好“人情经济”,“人情”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手段,人情会产生依赖和惯性。

  放眼整个面膜市场,总体来说面膜品牌太过泛滥。“作为面膜品类品牌,市场定位和操作思路很重要,不能盲目去跟风和模仿。只有那些真正有灵魂、有个性、有深度的品牌才能够经过一层层筛选被保留下来、引领市场,而面膜经销商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和品牌商联系在一起的。”陈友楠说。

  侃侃而谈着渠道商这一夹心饼干,到底要如何畅通渠道,还有待思考。但给面膜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厂家、经销商、零售终端都应做好自己的角色职责、各渠道和谐共存,面膜品类才能越走越远。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