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筹谋着扩大品牌的消费群体的彩妆企业而言,印尼是下一个必争之地。身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印尼的中产阶级数量庞大而且正在迅速增长。随着GDP呈现5.6%的逐年增长,印尼的经济预计会在2030年超越德国和英国,并为市场衍生出8亿全新的快消产品客户。
而深谙印尼市场现状(包括消费者购物偏好以及零售趋势在内)的彩妆生产商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增长机遇做出最好的定位。尽管印尼是一个由超过18000个岛屿组成的国度,有着多样的文化,300多个民族以及750多种本土语言,但是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却十分相似。
印尼美妆市场消费现状
印尼人外出购物的频率非常高,平均一位消费者一年外出采购快消产品的次数高达414次,相当于每月35次,也就是说他们一天下来进行不止一次的采购,这意味着印尼的市场进入壁垒其实相当低。而消费者的购物频率也给生产商们提供了更多的新品牌和新产品的曝光机会。
然而,相较于其他亚洲国家而言,印尼消费者每一次采购过程的购买量都是较小的,所以对于那些想在这个市场试水并提升产品的可获得性的企业而言,小包装尤为重要,因为这类包装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选中。提供试用装是韩国市场的惯用伎俩,而这一招在印尼市场也十分吃得开。
传统零售渠道格局
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传统的小商店模式依然是印尼市场最普遍的零售渠道,接近八成的快消产品是通过家庭经营式或者街角小店来售卖的。事实上,小摊档和小格式的传统零售店在印尼是随处可见的。
而在现代零售渠道中,迷你市场和便利店则是快消产品的主流零售渠道,去年大约有150万个新家庭选择在这两个渠道采购快消产品。而印尼最大的两家便利店Indomart和Alfamart在全印度的零售点超过15000个,为全球的彩妆生产商在这个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广泛地分销产品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渠道变得至关重要:现在10%的印尼城市家庭表示互联网是他们获得快销产品信息的主要途径。生产商在这个市场上必须要拥有自身的数码营销策略,并使数码渠道成为主要的触点,尤其是社会媒体这类消费者口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购买决定的网络平台。
彩妆需求
整个印尼市场对于美妆产品的购买欲望都在上升,美妆品类在2013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农村地区的增幅甚至超过了市区。美妆产品在印尼市场的渗透率高达81%, 得到403百万个家庭的关注(这个数字与德国的相近),但是印尼平均每个家庭花费在美妆产品上的金额却不多。无论是市区还是农村的大多数消费者都还是通过传统的小商店渠道来获得这些产品。而面部清洁用品是最给力的增长驱动器,这也显示出这个市场还是更为倾向于基本的护理产品。诚然,化妆品类还是在不断增长中的。
吸引新用户
各个品类的美妆产品都有潜力在印尼市场提升渗透力,尤其是指甲油、面膜以及眼妆等产品。调整市场定位并开发出迎合当地消费者的产品可以帮助强化产品渗透力。而美妆品牌Wardah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穆斯林国家,在这里印尼的女性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习俗和规定,其中之一就是要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必须批戴宽大的头巾,而这类宽大的头巾同样可以进化成为一种时尚配饰。在印尼有一群被称为Jilbaber的女性,尽管她们每天都带着头巾面纱示人,但是她们追求时尚,紧紧跟随美妆潮流的步伐。
Wardah这个品牌就是通过向Jilbaber女性群体推出配合时尚的halal(清真)美妆产品来抓住机遇、提高品牌足迹。Halal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是“准许”“允许”的意思,而halal型的美妆产品必须是不含酒精、没有任何残忍的动物测试,并且不涉及任何猪肉成分的产品。
通过把halal美妆的概念带入印尼市场,Wardah成功迎合了Jilbabers这个既持有halal价值观又紧跟时髦的女性群体的需求。该品牌的面膜产品在印尼市场的渗透率在仅仅的18个月的时间里就翻了三倍。
要在印尼旗开得胜的美妆企业不仅要满足这个市场对halal美妆产品的需求,还要融入当地的价值观和文化。例如,这里女士们对那些美白的产品也相当有兴趣。而要在印度市场上混得像样,可千万不要把这里的男士给遗忘了。印度男士们也越来越注重个人护理,并且他们也很乐于选购国外的牌子。
完善整个覆盖率宽泛的零售网络对于企业和品牌们在印尼这个复杂的市场中引导和接触消费者尤为必要。因为印尼的人口分布十分分散,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而整个零售格局都十分松散,主要由小型的传统零售店等模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