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观察 » 正文

风景真的这边“独好”?--2014年中国日化市场第四季度评述

发布日期:2015-03-16 09:17   作者谷俊
风景真的这边“独好”?--2014年中国日化市场第四季度评述

  10月,以欧舒丹为代表的外资公司纷纷开始披露财报。联合利华公布的季度营收增幅因为受到欧洲市场持续不振、中国等新兴市场放缓的冲击,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中国市场下滑程度尤其严重,零售商降低库存水准以因应景气放缓,导致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基础营收大降20%。而科蒂集团、宝洁集团的人事变动更是彰显外资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革的决心。与此同时,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1-9月份,公司营业收入 41.68亿元,同比增长16.4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7.28 亿元,同比增长16.90 %。这进一步给媒体唱衰外资企业添加一个明显的注脚。不过虽然从相关报道上看,外资企业似乎一片“哀鸿遍野”,但这负面的消息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强烈关注。尽管欧舒丹全球市场下滑,但中国大陆的销售及同店销售分别增加了9.8%和9.9%。而欧莱雅则计划对其进入中国16年的老牌业务部门——医学护肤品的在华业务做出进一步扩张,渠道下沉与拓展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韩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宣布,在中国兴建的工厂竣工投产。近十年来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中国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7%,公司寄希望于2020年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能从当前的10%提升到28%。继在美国、韩国成功运营之后,安利首次将大型综合体验中心模式引入中国,掀开中国体验战略的序幕。尽管全球甚是冰凉,但中国依旧充满热情,外资日化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热情依旧不减。除此之外,外资企业不再满足在中国市场传统的投入操作方法,对于一直不愿意触碰的电商也开始敞开了怀抱。LVMH集团授权的纪梵希明星爆款广角炫翘睫毛膏入驻聚美优品事宜已经敲定,聚美优品将成为LVMH集团第一家B2C售卖平台的授权渠道。英国顶级护肤品牌商GURCCE古瑞诗宣布与天猫达成战略合作,天猫成为其在中国第一家线上战略级合作伙伴。而对于中国的在线销售渠道,GURCCE古瑞诗除其中文官网外,还将与拉手网、建行商城、工行商城、天猫商城、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多个网上渠道建立战略级合作。在电商方面,欧舒丹将加速业务拓展,提高客户频率及配合在有关市场的自营零售业务。宝洁旗下高端护肤品牌SK-II与唯品会则进一步开展“品牌授权、独家呈现”的深度合作,唯品会成为除SK-II天猫旗舰店以外的唯一官方网络销售渠道。而欧莱雅为进一步吸引90后的年轻消费者,在中国发布了旗下首款美妆应用“千妆魔镜”,让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数字化方式对其产品全面接触,包括通过数字化的渠道找到产品、产品试妆、购买产品和在微博微信等渠道与朋友分享等。

  10月,化妆品监管的各种规范伴随着一幕又一幕的化妆品质量事件纷纷出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对部分化妆品开展监督抽检,发现标示为“纤回堂强力特效祛斑套装”等8批产品不符合规定。今年1至8月,其对137家化妆品经营企业开展了监督检查,发现仍然有部分店铺销售的进口化妆品存在货物来源不明、产品外包装不符合法律规定等问题。据韩国关税厅公布,按游客随身品走私流进韩国的中国产“VISON”霜产品中严重超标重金属标准的水银被测出,并已经开始着手废弃措施。广州市质监局对广州地区生产流通的洗发液、沐浴液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了计量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旗下多款产品净含量不合格。包括7批次多芬系列沐浴乳、7批次清扬系列洗发露、1批次多芬洗发乳和1批次力士洗发乳。10月,我国将制定5项牙膏国家检测标准方法,涉及抗菌剂检测、防腐剂检测、漂白剂检测、维生素类物质检测等,这5项标准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计划2015年完成。而随着我国两个化妆品国家标准gb/t29665-2013《护肤乳液》和gb/t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正式实施,中国化妆品行业终于摆脱了基础化妆品无国家标准的尴尬境地。

  10月,本土日化企业对于卫视综艺节目的冠名热情愈加高涨。上市仅半年的滋源无硅油洗头水,独家冠名浙江卫视的《壹周立波秀》开播。10月29日,湖南卫视“2015年媒体推广暨广告招商会”在北京举行。环亚集团旗下无硅油天然头皮护理品牌——滋源,豪掷4亿,一举拿下中国王牌剧场湖南卫视2015《金鹰独播剧场》的冠名权。结合之前在各大卫视的冠名,滋源洗发水势必成为2015年的综艺节目冠名之王。而立白集团3亿再次牵手《我是歌手3》,想必也是在冠名综艺节目上尝到了不少甜头。

  11月,欧莱雅发布财报,大众化妆品部市场轻微收缩,使得欧莱雅在第三季度增长略有放缓。而莎莎国际内地业务整体营业额下跌0.9%至1.66亿港元,亏损221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亏损2715.5万港元相比有所收窄。尽管数据不那么好看,但终归是有所回暖。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的旗下多款洗护产品以7折-8折左右的价格在进行促销。临近年末,外资企业也放下高昂的身段,开始投入到价格战的贴身肉搏之中。

  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对于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以及包装的管理提出了全面而详细的要求,对于消费者更方便和准确地辨识产品性能、特征等必要信息提出了更清晰的指引。如果其正式实施,将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帮助。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过官方网站就《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对化妆品原料管理、生产经营、广告宣传、网络销售等方面作出规定,同时明确了具体的法律责任。《条例》还特别明确四种从重处罚的违法情节:1.生产、经营以孕产妇、婴幼儿及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冒或者不合格化妆品的;2.生产、经营假冒或者不合格化妆品,造成人身伤害后果的;3.有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在处理后两年内重犯的;4.拒绝、逃避监督检查,或者伪造、销毁、隐匿有关证据材料,或者擅自动用查封、扣押物品的。监管的加强,将进一步清除市场上那些鱼目混珠的杂牌企业,为更多优秀企业缔造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

  12月,原以为终于平静的上海家化波澜再起。上海家化工会向上市公司前董事长葛文耀、前资产管理部总监王浩荣索还1700万元的财产。对此,葛文耀在20分钟内连发两微博进行回应,并称定会“奉陪到底”。上海家化因此事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进行停牌处理。此事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上海家化的股价则应声狂跌。此后上海证监会发布通告,对上海家化予以警告处分,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上海家化原董事长葛文耀予以警告,处15万元罚款;对原总经理王茁予以警告,处3万元罚款。这个通告被很多投资者认为是上海家化内斗真正告一段落的标志。但是,一整年都折腾不休的上海家化,难保明年不继续折腾。也许真的要等到“鱼死网破,你死我活”才会真的偃旗息鼓?

  2014年日化市场第四季度,最最火爆的要数“微商”。一夜之间,微商成为个人创业暴富的新选择,微商渠道成为日化企业继淘宝之后更便捷、更省钱的推广渠道。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足不出户便可推广与销售、只需个体行为等特点,满足了大多数有意愿自己做点生意,却不敢轻易尝试实体性创业,亦没有太多资本投入,也不熟悉企业运营的个体。它弥补了传统市场与电商市场的渠道费等高成本、短促人员高管理要求、投入成本回收慢等问题,不仅可以快速铺开销售渠道,还可以用低成本迅速将广告铺开。“微商”一时间风靡整个日化行业。再加上广州思埠7782万元持有幸美股份49%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而广州思埠成立于2014年3月,是今年来才成长起来的化妆品公司,拥有天使之魅和黛莱美两个化妆品牌,其发展壮大得益于今年微商的兴起。公司目前拥有国内顶尖的微营销团队,旗下共有40家运营部。幸美股份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仅为8675万元,同比下降9.24%。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个微商一年成就的企业,竟然走完了传统企业10年的路!“微商”简直就是黄金中的黄金!

  不过很多人对于微商,仅限于就是刷刷朋友圈,基于目前的微信朋友圈推广,而朋友圈是社交平台,更是一个私人圈子,大多数人上朋友圈是为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拉近朋友间的距离,看看新奇特的事物,或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与分享。发布一两次产品,大家可能会觉得新鲜,但简单粗暴地反复刷屏,则会引起朋友们的反感,进而屏蔽甚至删除其朋友圈关系。这就好比,电话是用来达成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但很多企业却用电话营销这种手段推销产品。微商在很多想简单试水的人面前并没有“看起来很美”!

  同时,微商尽管其具备低成本、回款快等特点,但由于门槛低、要求不高、个体行为等原因,给品牌商带来了运营管理上的难题,经常能看到某些微商为了现金流低价倾销、串货,为了利润混入假货,侵害其他微商、商家、甚至客户的利益,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多微商及客户会对商家品牌产生质疑,导致品牌疾速死亡等现象。一方面,很多不法商家,没有资本、研发和生产实力,利用微商渠道的隐蔽性,不易监管,市场混乱等特点,生产、销售主流市场明令禁止的产品,利用效果好、价格低等噱头,不断圈钱、跑路换品牌重新圈钱;另一方面,微商从业者缺失法律法规常识,贪图效果好、利润高的产品等客观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三无产品的流入。而这些三无产品往往伪造质检文件,以明显的效果快速占有市场,而当消费者身体出现不适,媒体曝光后,却找不到生产厂商。例如“泰国童颜神器”,在媒体曝光其“扒皮膏”铅汞超标1万倍后,国家监管部门却找不到其生产厂家。同时,微商目前又沾染上传销的嫌疑。今年各地警方频繁破获一些微商诈骗的案件。使得目前微商渠道的诚信大打折扣。

  不过随着9月韩束进驻微商领域,并且在短短三个月就做到了销售额上亿的好成绩,而12月30日百雀羚也宣布正式宣布进驻微商,共创未来。似乎传统领域的强势日化品牌也开始蠢蠢欲动,微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孵蛋的母鸡,并且迅速的清理到一些鱼目混杂的品牌,成为一片净土呢?

  2014年的中国日化市场,承载着大环境的压力,外资企业纷纷交出一份不甚完美的答卷,而目前属于中国日化上市公司的两面针,索芙特还在泥沼中难以挣扎。倒是这些年崛起于化妆品专营店的护肤品牌有越战越勇的趋势。不过这些看似繁花似锦的表面下,又有多少难以诉说的痛苦与挣扎?也许微商的异军突起,给了大家又一个指路明灯,但这盏灯又真正能照亮多少个想挤入这个渠道的企业,或者说这个渠道能重现当年专营店的10年辉煌,也是难以诉说清楚。

  “风景真的对本土日化行业来说很好”?也许,展望2015年,我们只能由衷的说一句:“活着,就好!”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