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妆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的调整期。这样的市场形势其实早已是定局,因为国内彩妆品牌真的不需要那么多,几个巨头足矣。就如同家电品牌一样、啤酒品牌类似,是市场成熟后的表现。原先的家电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但现在就剩下海尔、美的、格力等几个老大,孤独求败。啤酒厂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发达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啤酒厂。但现在也就剩下了青岛、燕京、哈尔滨、珠江等几个大牌子。其余的不是破产就是被吞并。
传统彩妆洗牌在加速
放眼目前在做的诸多品牌中,绝大多数属于传统彩妆。这些品类笔者称之为大品类,特点是高大全、小而丰,即不管高价位的、做得稍大一点的品牌;抑或低价位,做得规模不大的、正在起步阶段的小品牌,都有这样的特点,即品牌体系中,把所有彩妆中的品类全部上齐,无所不有。诸如常用睫毛膏、粉饼类、口红、眼影类、BB霜、甚至指甲油、唇线笔、眉笔等笔类,都全包括进去。无论大小,都是讲究全。俗话说,“货不全,不卖钱”,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类的品牌泛称大众彩妆品牌,经过多年来经过厮杀,品牌所占的份额和局势逐渐清晰,洗牌在加速,有一些曾经风生水起、名噪一时的彩妆品牌已经黯然退场。不难预料,随着各方诸侯的加速绞杀,还有一些弱小的品牌会被弱肉强食掉。
目前及彩妆市场也是无一例外的。品牌太多了,准确地说,是同质化的品牌太多了。大家千篇一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说结局早就已经注定了,大多数要被淘汰掉。
大而全,对于大多数的彩妆品牌来说,就是意味面面俱到,面面不强;样样精通,样样稀松。在笔者看来,走大而全的路线,对于多数的弱势品牌来说,已经没什么翻身的机会了。相反如果专注一面,甚至专注一个点,或许还能脱颖而出。
品类需要那么多吗?笔者看来不需要,古语云:多则惑。其实不止是惑,而且还多则弱。诺基亚手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个曾经的手机巨无霸,手机品种多达上百个之多,力图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全面出击,反而没有了自己的尖端拳头产品。但苹果公司,这个半路出家的手机商,则把一款手机做成了街机。直接把诺基亚这个手机的老大拉下马,最后直接破产。“当您每眨一下眼睛,全球将卖出一部诺基亚手机”,想当年,诺基亚霸气的手机广告还回响在耳边,但转眼就成昨日黄花。
同理,彩妆品牌的品类也可以少而精,甚至专一,专攻一处。这就是找准切入点,找准定位,对彩妆的品类进行细分,选择专一品类来做。笔者的朋友,原先希望做美妆工具类,但此类品种太多,感觉无从入手,后来则专拣了美妆工具类中最不起眼的、最简单的化妆棉来做,大获成功,一经上市就引起了众多经销商的兴趣,招商很成功,终端也大受欢迎,这就是很直接的一个例子。
彩妆的突破:来自品类
传统彩妆的红海里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容,品牌要想突破,必须从品类上做文章,品类错综复杂,突破应道注意哪些?笔者建议如下:
一、品类莫求大而全
货不全,不卖钱。这是做生意开店的原则之一,但也是陷阱之一。作为企业,如果是走大而全的路线,胜算的可能性很少,而学费可能高昂得令企业陷入泥潭或者直接破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彩妆如果要上全系列,包括面部、唇部、眼部、甲油之类的,洋洋洒洒包含着几十种产品,算上色号,少说都有几百个单品。一个产品的包材起订是以万来计算的,仅仅包材一项,资金压个一两百万都是根本不起眼的。随着新品的增加和开发,这个会不断加大。如果销售不畅,这个就是灾难,因为彩妆一旦过时,即便是白送都不见得有顾客领情。在笔者公司做加工的某一个实力企业,推出彩妆后几年,运作不成功,仅积压的包材就运走了几卡车,损失几百万不止。而成功的企业,比如玛丽黛佳,当年就是凭借睫毛膏起家的,如果一开始上马就走大而全,估计就没有今天的辉煌了。
二、求新不求异
彩妆的品牌繁多,而且创新很快,要时时保持自己的产品时尚感,做不到引领潮流,也不能让潮流甩出好几条街。所以说创新很重要,一旦你的品牌要是被打上过时的标签,就等着悲催吧。所以在产品开发上,一定要新,要快,眼光敏锐。自己不具备研发新品的能力,就要紧盯国际美妆的潮流,尽快的推出新品,在被市场接纳的过程中,自己的品牌能够借机进入,占有一席之地。
在求新的过程中,切记不要求异,定位差异化,这本来不是坏事,但在新品牌在推广的过程中,与众不同的另一面就是短时间可能不被市场所认可,那么资金就迟迟不能收回,新品牌缺乏基础,培育周期过长,可能会使得资金链出现问题而导致满盘皆输。如果在销量和利润有保证的情况下,推出前瞻性的品牌,搞差异化,这也是未尝不可的。但没有基础,最好不要尝试。
三、推广不盲目,不落俗
有的新品牌出来,没有自己的推广思路,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但是别人走过的路边,蘑菇和果子一般早就被摘光了,这是事实。比如现在的各类展会,广告等等。效果怎么样,是要自己去评估的,别人效果好,不见得就适合你。一年几度的美博会,成功拿到订单的彩妆有多少,只有参展者明白。
选择适合自己的推广思路,是品牌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从产品的概念上、从销售政策上,找出突破点,吸引客户的注意,扩大客户群体,打造重点样板市场,之后推广,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新品牌和新品类就是靠这些成功的推广,迅速打开了市场。
四、集中渠道优势,切忌四面开花
新品牌要根据自己的定位,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渠道,集中精力和资源,重点突破这个渠道,而不要四面出击,把自己有限的人力物力分散掉,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挖一个20米的深坑,比挖四个五米的浅坑,更容易得到水。有的品牌一出来,线上也想走,线下渠道也在拓展,看到微店火爆,也来凑热闹,都想试一把。看着别人做啥都容易,殊不知,但凡成功的品牌无一不是精耕细作某一单一渠道多时,等销量做大之后再做渠道拓展的。
就目前来讲,门槛最高的无非就是传统的商业渠道,如KA卖场等,门槛最低的就是新渠道,但也是各有利弊。这就需要分析你自身的优势在哪里,你就选择哪一类的渠道,你更看好哪个渠道的潜力或者是容易突破,你就选择哪个渠道。把这个所选的渠道做深,做透,你无疑就是赢家,如此而已。
彩妆品类突破点在哪里?
品类的突破,要先找市场的薄弱点,也就是众多彩妆品牌忽视的地方。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品牌的大佬们都有自己的拿手品类,并且已经随着品牌的形象深入人心。要从这些大的品类入手,几乎不可能,代价也太大,周期很长。比如睫毛膏,目前有玛丽黛佳、火烈鸟、高柏诗等,粉类的产品有巧迪尚慧、雅美姿等,这些成熟的品类,每家大品牌都有,而且很细很全,不容从中突破。要选择,就是要选择一些,尚未被大佬们重视的品类。也就是市场的一些薄弱环节。彩妆品类的薄弱点有哪些呢?
一、指甲油类
目前没有形成叫的响的品牌,这一类市场季节性很强,但市场容量也很大。可以支撑一个单品类品牌的生存发展。甲油类的生产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于消防这一块,所以审批也就很难,但多数的小企业可以叫人代工。一般甲油类的工厂产能都很大,多数靠接外单生存,这就给甲油类的彩妆小企业带来了机会。只要你的概念好,包装符合消费者的品位,安全又环保,恭喜你,下一个小品类的冠军有可能就是你了。
二、唇部护理类
唇部护理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类来做。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润唇膏,一般都很便宜,没有当作重点来做。品种也比较单一,这就给我们小企业带来了机会。国外有做得比较成熟的品牌,国内也有小蜜坊等,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
三、还有新概念
这一类产品是在原有的品类的基础上最新研发出来的,能够迅速被市场接受的。这就要求,企业保持高度的敏感,时刻关注一流国际彩妆的流行趋势和新品研发,还有国外热点产品。及时的跟进或者开发出来,迅速占领市场空白点。比如先前的BB霜,谁也没想到它能这么火,这么广受欢迎。还有睫毛生长液,完全是之前市场上所没有的产品,生生被创造出来,这也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品类来做,而且少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