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 联系我们
专题 | 专营店 | 经销商 | 商超 | 专栏 | 观察 | 彩妆 | 企业 | OEM | 案例 | 访谈 | 专家 | 品牌 | 特访 | 十佳 | 新品 | 营销 | 选读 | 市场 | 文化 | 情报 | 儿童品 | 口腔品 | 网销 | 香水 | 数据 | 直营店 | 精品 | 直通车 | 国际 | 评析 | 趋势 | 焦点 | 博客 | 管理 | 洗护 | 药妆 |
 

《洗涤化妆品周报》由《壹早报》社主办,是一本面向洗涤化妆品行业的专业期刊,致力于当前洗化行业最热门话题、最受关注的热点专题报道,力图及时、客观地向行业内管理层提供洗化行业动态、趋势分析、市场调查等实用、有效的信息,为行业内起决定性作用的管理层人士提供决策参谋数据和信息,建立行业媒体交流平台。《洗涤化妆品周报》单期发行量12.4万份,月发行量24.8万份,发行范围遍布全国,目标读者群体为洗涤化妆品经销商、生产商、原料供应商、零售终端……

 

市场售价:15元/期
订阅半年12期 总价¥180元 
订阅全年24期 总价¥360元 

 

洗涤化妆品周报

编辑部
电话:020-62236098
传真:020-38878137
投稿联系
1354809102@qq.com
订刊电话
020-62236097
广告业务
广东三百六十度传播广告有限公司
业务热线:020-62236098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48
邮发代号:25-55

 
首页 » 周报 » 品牌 » 正文

日化临大考 “新常态”下品牌该如何面对?

发布日期:2015-03-04 09:23   作者杨嘉
日化临大考 “新常态”下品牌该如何面对?

  告别了“八九不离十”,跑过了“七上八下”,有专家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将定调在“保七”。也就是说,GDP的增幅能保持在7%就是完成任务。

  这真有点悲伤。而这样的经济长期性趋缓,正是被定义为当今经济形势的“新常态”。习近平在去年5月考察河南时就指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在这样的新常态下,传统日化如临大考,零售放缓、动销乏力已成终端常态。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品牌商,他们的感受最为真切。到现在,2014已经翻篇,在已成定局的形势中,看过去的一年知名企业是如何应对。

  应对一:单品突围

  之所以将单品突围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产品销售乏力,在无法改变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回归到产品上来解决问题是最根本的;另一方面,2014年,确实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单品突围表现。

  譬如,幸美股份相继推出的7小时不脱妆BB霜和矿泉温和卸妆喷雾;雅丽洁继续延续单品策略,推出的第四款明星单品极密BB霜等等。

  一个不能绕开的名词就是柏氏摇摇粉。去年8月,记者在河北走市场时,就亲眼见到要拜访的代理商对象不惜驱车上百公里去临县某大化妆品店拿一瓶摇摇粉——这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结果,因为该化妆品店的摇摇粉早已几度售罄。

  这只是摇摇粉火爆的微观一角。据了解,柏氏在四川的订货大会上,现场订货高达50万支。在柏氏专营店,摇摇粉能带动门店客流量增加200%。

  柏氏摇摇粉就是2014年日化界单品突围战的缩影,至于效果如何,柏氏品牌总监齐云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柏氏摇摇粉目前仍然属于公司高增长、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并且预计将会成为本年度柏氏品牌系列前十甲的热销单品。

  齐云飞介绍,柏氏摇摇粉在推广上一直秉持着“以围绕消费者为中心”的出发点,因此更多的是通过多角度来展现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自己主动参与到体验中来。其中举办的第一届柏氏美拍大赛便是典型一例。

  有了摇摇粉打头阵之后,柏氏顺势推出了一款与摇摇粉相对应的卸妆喷雾,意在延续摇摇粉的爆品神话。齐云飞认为,2015年,爆品效应仍会持续发酵。未来公司也会根据两款产品在市场的反应。陆续推出与之互动性更强的新品,从而满足一定程度的品类互补。

  由此看来,单品突围仍会继续。

  应对二:资本联姻

  资本联姻早已有之,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攀上资本这棵大树则更多地有了些“瞌睡遇上枕头”的意思。总之,一切来得刚好。

  2014年,日化界的资本大事不断,且基本是亿元级别。舒客获得君联资本数亿元注资,韩后获红杉资本亿元注资;幸美股份在的登陆新三板后,也得到了一位大土豪的青睐,以49%的股份换来了思埠集团7782万元的现金注入。

  新常态下,品牌能做到“资本联姻”的应对,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的良好表现。毕竟资本有逐利的天性,情怀什么的一套一套也骗不住它。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博得资本青睐?钱来了该如何花?

  与其问如何博得资本青睐,不如看资本方本身在投资时青睐的是什么。以天图资本为例,今年11月8日,天图资本将一笔亿元级资本注入化妆品品牌花印。天图资本合伙人伍贤勇表示,首先,天图看中的是花印主打“高性价比、快时尚、百分百原进口”的清晰定位,并且他们认为这种定位在中国具备极佳的市场成长性。其次,在销售渠道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花印都保持着稳定的增长。第三,花印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这个团队对市场具备极快的反应能力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

  除了市场表现,资本方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品牌团队的重要性。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王岑甚至直言,红杉今年接触了不下20家化妆品企业,最后终于相中了韩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韩后有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其核心人物基本在75后。

  说完了资本的癖好,该说说资本的用途。毕竟拿钱只是手段,用钱才是目的。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便是幸美股份。幸美与其他品牌不一样,它接受的是来自同行的钱。思埠集团是靠微商一夜崛起的公司,尽管没有幸美股份的官方表示,但大家的纷纷猜测便是,幸美将借此契机进入微商,开拓新渠道。

  应对三:渠道多元化

  撇去传统线下渠道的全覆盖不说,甚至连涉足电商也不再是新鲜事。2014年,渠道多元化的主角变成了微商。

  韩束、韩后、珀薇、百雀羚、魔力鲜颜,这些在传统渠道大展风采的化妆品品牌,在2014年不约而同的动作便是,进入了微商渠道。

  相比烧钱砸广告,渠道多元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韩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9月份进入微商以来,韩束在该渠道的月平均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亿。

  1亿元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韩束2013年的零售总额也就18亿元。也就是说,在没有微商之前,韩束所有的渠道加起来一个月的销售额也就是1.5亿。更不谈在线下渠道的搭建过程中推进慢、成本高的各种客观条件了。而一月一亿,仅仅是韩束搭建微商渠道仅3个月的结果。

  韩束副总裁,微商事业部CEO陈育新在接受i黑马记者采访时表示,韩束微商2015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5亿,成为比肩线下和电商的又一渠道。

  应该说,在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许多品牌抓住了渠道多元化的突破口,并适时出击。目前来看,韩束成功了,许多品牌也成功了。它证明,只要操作得当,这或许是一种新型的利好的“新常态”形势下的应对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常态”也为日化行业做出了贡献。因为只有退潮之后,才能看出谁在裸泳。企业为这场大考所使出的浑身解数,将直接决定将来的品牌浮沉和日化走向。也许多年后,不少品牌会感谢这次洗牌,革旧迎新,去糟取精,为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留下了生存的一线天机,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鞭策之力。

[版权声明]有意转载此文章,请与《360化妆品网》联系。未经《360化妆品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违者必究。经我公司同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