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一:气垫BB霜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年初,当女汉子们还坐在电脑前一边抠着脚底板一边嗑瓜子儿等着《来自星星的你》更新的时候,时尚达人们(这里就不叫女神了吧,毕竟现在审美界通货膨胀得厉害,“女神”二字已然无限贬值接近等同于“女生”了)却悄然瞄准了“千颂伊”同款——同款大衣、同款包包、同款高跟鞋……当然,也少不了同款气垫BB霜。
对于在时尚上还普遍挣扎在温饱线的女青年来说,气垫BB霜在此之前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经全智贤在电视剧中友(guang)情(gao)推(zhi)广(ru)后,“气垫BB霜”瞬间成为搜索热词,并迅速跻身为旅韩回国必备三件套之一。
别小看了这几个字的市场能量,虽然没有具体统计,但只要你微观地扫视一下朋友圈和微博,你就知道它养活了多少留学狗和代购党。再宏观地扫视一下国内的日化市场:仅2014年下半年,就有雅丽洁推出极密气垫BB霜;韩束微商新品水漾气垫BB霜也上市;韩后拿出了零感气垫BB霜;凯芙兰更是直接推出“气垫CC霜”等等。
由此可见,气垫BB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国内的日化市场,还是拉动国家GDP的一份子(此处应该有掌声)。相比普通的BB霜,气垫BB霜强调的是因海绵气垫的不同体验而带来的裸妆效果。也就是说,一旦有更好的产品体验形态推出,气垫BB霜就有成为昨日黄花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许多年后,还会有多少人记住大明湖畔的气垫BB霜呢?
关键词二:瘦身
哥瘦的不是身,是寂寞。
此“瘦身”非彼“瘦身”。
也许是“高处不胜寒”,日化界的“带头大哥”宝洁终于放下身段开始大幅度“瘦身”了,试图以更专注的姿态与目标消费者打成一片:今年8月1日,宝洁宣布计划通过出售、停产及自然淘汰等形式,放弃旗下约100个品牌,专注于包括汰渍和帮宝适等在内的70-80个消费品牌;与此同时,小弟联合利华也没闲着,今年上半年相继出售意面酱业务乐鲜、百得利以及减肥产品 Slim Fast 等食品品牌。昔日战场好基友,如今瘦身难兄弟,不胜唏嘘。
有专家分析,宝洁等过去的成功就源于一种“品牌管家模式”,通过品牌的输出而建立核心竞争力。这么说也对,品牌一多,自然分身乏术,大公司病也上来了。在经济持续放缓之际,要么坐等群雄四起,被别人调戏“宝洁老矣,尚能饭否”,要么就弃车保帅、断腕自救。但凡有点危机意识的都会选择后者。
这样一来,世间便少了许多个不知名的品牌,多了个更接地气的宝洁。
瘦身计划公布后,今年10月24日,宝洁公布了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在今年7-9月份实现净利润19.9亿美元,同比上年的30.3亿美元下滑34%。如此令人心塞的成绩单,也不难理解宝洁的“断腕之举”了。
说到这里,不由感慨一下那些被宝洁以“出售、停产、自然淘汰”等形式而放弃的那100个品牌了。商人只逐利,不看脸。活得不够好,指不定哪天就被亲爹给卖了。啊,多么痛的领悟!
关键词三:“退市”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事情还得追溯至2014年元旦前夕,露华浓突然宣布裁员1100人,并退出中国市场,其专柜也于2月份完成撤退收尾。就这样,露华浓结束了其征战中国30余年的征程。
没过多久,1月7日,欧莱雅中国突然宣布,停止卡尼尔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紧接着在2月,日本乐敦旗下高端化妆品牌媛碧知也因销售业绩不佳而退出中国.
3月份,号称是“日本销售第一”的药妆品牌喜莱博也宣布正式退出中国,意味着这个2012年才进入中国的品牌不到两年就匆匆收场。
6月,丁家宜遭身陷巨亏泥潭的法国科蒂集团抛弃,产品全面停售。
仅仅是上半年,日化界就上演了如此多的“品牌退出中国”的悲情戏码,其背后的原因无不与品牌表现不佳有关。这些悲情的品牌,要么“被瘦身”,要么“被退出”,想起也是一把泪。退出还能苟活,革命难以再生。因此像露华浓、媛碧知之辈,仍有东山再起时,卷土重来也未可知。而曾经的民族品牌丁家宜,如今却风华已逝,只能感慨一句:这世界,我来过……
关键词四:互联网思维
我的互联网思维,时尚时尚最时尚
爱我你怕了吗?2014年,上至CBD挥斥方遒的高层董事,下到路边摊煎饼果子的大妈,三句话不离的就是互联网思维。同学聚会来两句,高端大气上档次;走亲访友来两句,时尚新潮有面子。有名言佐之曰:互联网时代,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猪能不能飞起来不知道,互联网思维倒是借东风在各行各业飞起来了。在此试着把它的含义阐释下: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开放、平等、分享等特点,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直白点说,就是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小米一直被认为是“互联网思维”运用的标杆。它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搭建了一个平台,将有共同爱好和价值观的天南海北的网民聚集到了一起,并且不以权威和中心自居,由此集结了大批“米粉”。
智能手机有小米,餐饮有雕爷牛腩,日化有阿芙精油,果蔬有褚橙,加上各互联网大佬的背书,互联网思维俨然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是不是很熟悉,你有没有想起以前满大街地摊文学最爱的马云成功语录?
说到底,互联网思维只是一种工具,这世界再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的仍然是产品质量。听说黄太吉煎饼已经被爆出门可罗雀了,不上市不打广告不玩“互联网思维”的老干妈依然卖得很好。你自己看着办吧!
关键词五:上市
上市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唉,又要揭民族日化的伤疤了。据证监会公布的截至7月1日的2014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IPO)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本土日化品牌相宜本草和安婕妤赫然在列。
此外,被传拟到港交所上市的广州环亚目前并无动静。尽管丸美有上市的可能,但被爆存在过度倚重广告宣传的问题,其在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广告费用分别为2 .1亿元、2 .9亿元、3 .4亿元,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分别为33%、35%、34%。
另一方面,幸美股份、深圳兰亭则先后在新三板上市,三九军大也随后登陆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相比主板,它的成交量较小,流通性较差。
不过,从技术角度上说,新三板企业只要符合转板条件,照样可以转过去IPO,因此权且当做企业发展的跳板。
相比化妆品企业,以聚美优品为代表的化妆品电商就风光多了。北京时间5月16日,仅成立四年的聚美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为27.25美元,首日成交量达1.42亿。
先别急着艳羡,毕竟上市只是阶段性目标,而非终极目标。竞赛没有结束,谁都有出局的可能。目前本土上市的七家日化企业中,除了上海家化,其他过得都不怎么好,索芙特甚至面临再次被ST(Special Treatment,即特别处理。一般针对财务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在简称前冠以ST)的风险。
说来说去又不得不提到那些坚持不上市照样过得好的企业:老干妈、费列罗、华为……来吧兄弟!先干了这碗鸡汤再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