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版埃及艳后伊丽莎白泰勒说,“女人要拥有的第一件化妆品应当是唇膏。”甚至“口红”的销量被当做经济的风向标,演化出著名的“口红经济”。
眼妆产品同样不可或缺。一支眼线笔和睫毛膏轻轻一触,“心灵窗户”随之发生魔术般的改变,让女人眼波流转、顾盼生辉。
在欧美、日韩等成熟市场,眼、唇部彩妆产品一直占据着较高比例,甚至与面部彩妆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国内,眼唇部彩妆产品的市场份额却依然较低。
面部底妆占比60%
石家庄千彩秀化妆品连锁机构总经理冀国群告诉记者,在千彩秀体系里,底妆份额占据60%以上,剩下的眼唇部各占接近20%份额。
“类似BB霜,隔离霜之类的底妆,不光彩妆品牌有,几乎所有的护肤品牌也都有,因此份额较高。从彩妆的使用步骤上来讲,对于彩妆消费者,她可能只用底妆,不化眼唇,但不可能只化眼唇妆,却不使用底妆。”
冀国群认为,未来,眼唇部的市场份额或许可以提升,但从总量来讲,底妆将永远占据主流,市场份额在彩妆中不会低于50%。
2015,各大品牌将回归底妆
兰瑟市场总监马跃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从兰瑟品牌的销售额来看,眼部销售占比最高,超过40%,其中睫毛膏占比达37%,唇部占比在20%以下,剩下的是面部,占比35-40%左右。
马跃指出,兰瑟品牌最初就是从睫毛膏开始突破,所以眼妆占据了很大份额。单从整个本土彩妆市场来看,眼妆占比并远没有这么高。另外,众多西方女性最为钟情的口红,在中国的现状并不乐观。
从整个市场销量上看,BB霜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睫毛膏是第二位,而口红的销售量较小。
马跃认为,这主要跟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关。裸妆比较符合亚洲人的审美观。而裸妆最常用的就是BB霜和睫毛膏。BB霜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几乎是彩妆入门级消费者的必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睫毛膏对眼睛的提神作用立竿见影,在使用上只需轻轻一刷,所以使用群体也较多。
在口红消费上,西方消费者更注重美观度,经常会变换唇色,一次性购买多支唇膏,而中国人更重视护唇功效,经常只习惯一种颜色。因此,口红被购买的频率相对较低。在国外,口红和眼影的使用率则要高得多。
上述因素决定了以BB霜为主的面部底妆产品仍将是主流。
马跃告诉记者,卡姿兰推出CC霜家族,明年将继续推进,玛丽黛佳推出了无感至上底妆系列,蓝秀一直专注底妆,兰瑟明年也会推出一个主打的底妆系列。
他认为,从几个本土彩妆品牌的发展趋势来看,2015年,将是彩妆的底妆年。无论是卡姿兰、玛丽黛佳、兰瑟、蓝秀还是巧迪尚惠,很多开始以睫毛膏等眼部产品单品切入的品牌,经过一个周期的沉淀,都在回归主流,纷纷推出了底妆或组合类产品。
越简单越好销
河南堂之卡姿兰品牌经理张英烜表示,底妆的销售占比在卡姿兰整个品牌中占据了40%以上,眼部在25%-30%左右,唇部偏低,卸妆产品占据少部分份额。从整体来看,底妆仍占据绝对优势份额。
在他看来,彩妆的消费遵循一个原则:使用手法越简单的越好卖,市场份额越高,越复杂的越难卖,占比越低。
如BB霜等底妆产品技术门槛很低,基本人人都会。睫毛膏直接刷上去即可,这些都比较容易上手,而眼影之类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画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很多中国人从卫生、审美观念等角度考虑,并无眼、唇部彩妆的使用习惯。
这,也是眼唇部彩妆占比较低的一大原因。
产品升级或带动眼唇市场提升
在张英烜看来,眼唇部产品仍有提升空间。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永远是市场突破的不二法则。他告诉记者,卡姿兰品牌开始推出一款口红的升级版产品——唇慕斯。色彩鲜艳度、饱和度较之口红有很大提升。推出之后,引起很多消费者的争相尝试,无形中推动了唇部彩妆的销售。
另外,他指出,在眼部产品范畴,眉笔、眉粉等销量非常大,几乎与睫毛膏平分秋色。这也或许成为眼部彩妆的另一个增长点。
总体来说,在中国彩妆市场,底妆在近几年的主导地位不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