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记者一路采访下来,有些店老板对“代理商平台化”这个词比较陌生,待举出济南美乐许宝同的乐伊商城,泉州丰泽娇美吴勇军的薇丽秀、娇美商城、万佳货架后,他们又若有所悟。不过他们也会立马向你表示,这个我还不太认可,不太看好。相比起以“夹心饼干”自比的代理商本身,终端连锁店老板的表态也毫不客气,未来代理这种业态将不复存在。而且在他们看来,代理商平台化或许就不应该组建在一起,代理商是一回事,平台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些标志性的地方连锁专营店,为何不认可所谓的代理商平台化这一模式?又如何期盼代理商角色得以存在的价值,为其提供何种思路?辽宁凤城三原色化妆品店掌门人关英表示,把握好客户的需求,服务好、锁住现有顾客与会员,管好用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远比借助代理商平台更加重要和紧迫,也更为切实可行。非泊连锁总经理石明生强调,代理商平台这种探索是有益、有价值的,但倘若代理商是以控制话语权、握紧筹码为目的,结果是难以言说的。
为什么难买单?
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代理商谋求转型和新出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代理商自己心知肚明,店老板们也知道。关英认为,一方面一些大的连锁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都想直接和厂家合作,代理商很有可能将来更多服务于三线以下和乡镇的店面;另一方面,大部分厂家都意识到,经手代理商的成本和物流费用占用的几个点能减则减,并且他们也认为,代理商对终端客户的服务,似乎并不比厂家与其直接沟通做的更加到位。为此,已经有部分厂家把代理商当作物流商来使用。石明生则进一步指出,即便各地上演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但几年下来,区域代理商大佬的优越感也没有那么强烈了,因此不得不另谋出路。
事实上,大环境下主动或被迫做出转变,这在行业整个上中下游都得到体现。石明生曾表示,志仁日化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似乎到了现下无处可用,为此,全新的非泊企业管理公司,以及定位个人护理时尚便利店的非泊连锁才应运而生。面对这一代理商做出的探索,他认为,代理商平台化这一构想和趋势,在未来一定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他个人的交往与了解中。他发现一些传统代理商在认识和心态上还有待进步,比如抛弃原有上下级对话方式,将代理与终端置于平等、合作共赢的处境,还有就是弱化其作为“屏障”一样存在于厂商与终端店间的形象,而不是把平台化模式当作对上增强话语权、对下控制资源的筹码,这一套必将是行不通的。
同时,石明生也表示出了对代理商搭建平台这种方式的疑问和忧虑。毫无疑问,地方代理商大佬是最思进、有团队、有执行力的潜力队伍,而他们面对的是各地中小型店铺,这些店老板正处于迷茫期,急于找到一个依靠。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保证代理商所搭建的平台对这些客户有足够的黏性,对消费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并且舍得花钱、舍得等,如何实现盈利,似乎都是应该考虑的。
出路在哪里?
需求、价值为核心,专营店先行。
关英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目前,辽宁的化妆品店老板都意识到了,以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毛利,推那些广告打得多的和自有品牌,而现在消费者成熟了,他们相当反感那一套路子,公司也不再对服务员下任务、做要求了。“我们对顾客是他们要求什么就给什么,代理商也一样,我们作为客户,要么他能给我所需,这样才能达成共识,给不了,我还就不干。”
这是因为关英现在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培训。她告诉记者,三原色的美导队伍整体素质并不高,急需一个系统性的培训来介入,一来店员多是初中文化的孩子,公司想招到几个高中水平的很难,加之现在的小年轻、90后比较自我,难管理;二来公司曾想过培养自己的培训员,但时间和精力有限,主要借助厂家和品牌方的力量,但所获往往有限,满足不了店铺多品牌、全方位、综合化的学习需求。
退一步来说,关英认为,许多代理商本身,也缺乏这样全面的人才,只是有针对本系统、本产品的培训,因而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因此,比起平台化、O2O模式等各种跟潮流的玩法,“代理商另外一个价值只有在服务上、培训上”,她强调,要是代理商们可提供他们所未拥有的,自己也会接受。
石明生同样表示,价值是核心竞争力,并且非泊正在做的就是打造一个平台,面向优质会员顾客、直营店和加盟店服务的综合平台。他强调,这个平台将来所吸纳的产品一定是品质优良、高性价比的中小型品牌,会依据公司制定的价值评估体系面向全球进行筛选。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国内专营店的大多数品牌性价比并不高,同时随着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许多中小品牌大量涌入,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为他们做出口和跳板。当然,最终受益的一定是三方,非泊、顾客和中小品牌,非泊如何选取、运营,如何让会员感受福利、真正受益,如何吸引一批优质品牌……这都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石明生也强调。
关英始终认为,要想两条腿走路并非易事。她透露,目前除开铁岭中泽(商城的名字为红果果或智慧树),辽宁还没有几家既能把实体店做好,又能运营好网上商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成事需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切入新领域,比如十年前的淘宝,现在的O2O,但更重要的是需投入人力、物力,专门辟出一个部门和团队去操作。即便做O2O,首要的就是如何保证原有的店铺会员能够继续忠诚于你的线上。如关英所言,她的眼界还是始终集结在三原色已有的会员和顾客身上,貌似这就已经够大够宽了。
(在二校之后,参考他人意见,在以上文章加上一段作结:)通过以上信息可了解到,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下,渠道扁平化难挡大潮中,以中大型连锁为代表的专营店,为增强客户粘合度、提升服务,可谓绞尽脑汁,并走在前列。这并不意味着代理商做出的种种探索是徒劳、毫无裨益的,相反,至少在近些年之内,品牌方、代理商和终端店都企图打造出一个互利共赢的行业生态圈,还是谁都离不了谁。
这就好比凑在一起吃火锅,端好自己的碗,挑选自己的菜,各自热闹又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