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以来,一些零售商的频频动作给低迷的行业带来一丝波澜。先看几则消息:
1、中华全国信息中心发布数据,全国百家零售企业前三季度业绩下滑0.1%,负增长已经成为行业“新常态”。
2、步步高并购广西南城百货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三胞集团控股最大的团购网站拉手网。
3、大商集团推出电商平台天狗网、步步高云猴O2O战略发布。
4、Tesco利润下滑超9成,欲拆分亚洲业务。
越是行业萧条时期,市场上的细微波动越是引发关注。上述几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事实上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实体零售业到了两极分化的时期,如果不能跻身于第一梯队的序列,在未来难以逃脱被并购的命运,剩着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深谙行业运行规律的零售商们自然懂得这一道理。是故,具有强大实力,坐拥厚实现金流的零售巨头看到了抄底的机会,而一些突围无望的零售企业也试图抛售套现,卖个好价钱——即便是世界500强的Tesco也不能免俗。
问:南城百货、Tesco为什么要卖掉?
答:实体零售商门店的物理扩张已经到达边界!
10月16日,步步高并购广西南城百货获批,这成为今年零售业的一件大事。成立于2001年11月的南城百货是广西零售业龙头企业,在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各主要城市及云南昆明等地开设了38家连锁分店,总经营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主要经营大型超市、家用电器、精品百货三个业态,形成了“立足南宁、辐射周边、跨区域”的连锁体系。2013年南城百货销售额为36.9亿元。
这样一个颇具实力的区域巨头为什么要卖掉?我们看到,南城百货虽然是广西的零售巨头,但它已经错过了跨区域扩张的好时机,没有在区域版图上做大做强,虽然它也进入了云南市场,但在云南只开了一家店,形不成规模效应。笔者了解到,2011年南城百货试图冲击IPO,但随着中国证监会一纸“经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通过”的公告,其上市之路被阻断。而此时步步高已经在西南市场布局多年,南城百货对外扩张之路被彻底切断。
南城百货的案例告诉我们,零售业经过十多年的跑马圈地,实体零售商通过门店拓展来进行物理扩张如今已经到达了极限。这表现在,好的网点资源已经被瓜分殆尽、新店开店成本增加、销售额呈现下滑态势、门店市场培育期增长。
事实上,包括Tesco在内的外资巨头们也感同身受。Tesco虽然借助国际财团的支持在前几年拓展了大量门店,但由于其进入中国战略时机问题,后期经营问题,其在华业绩不甚理想。而到现在,更是扩张乏力,只能委身与华润万家。沃尔玛、家乐福也是如此,虽然他们的CEO在各种场合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其实上他们在频频关店。今年上半年,实体零售商关店数量超过160家,创下历史之最。
一叶知秋。深知行业冷暖的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步步高只想做“西南王”,至于北上广以及全国其他区域,步步高不会去开实体店,当然不排除并购的可能。
虽然如大润发、永辉等经营比较好的大型零售商依然将门店拓展作为主旋律,这是因为他们有较好地经营模式和门店运营水平,同时拥有较好的资金实力,但就行业平均来看,实体店的扩张已经到达了边界,未来三到五年不会有起色。
问:明知没有成熟模式,实体零售商为何还要涉足电商?
答:实体店玩不动了,只能玩虚的!
我曾经问王填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去年没有选择做电商,那你现在会干什么?”王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电商是实体零售商的必经之路”。
去年底以来,大润发、步步高、大商集团等实体零售巨头纷纷宣布进军电商,一些区域的中小零售企业也尝试适合自己的电商模式。我们都知道,实体零售商涉足电商,至今也是莫衷一是,没有成熟的模式可言。但就是在这种前路未知的情况下,零售商还是选择了拥抱互联网,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实体店玩不动了,只能玩“虚”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实体店的物理扩张已经走到尽头。那么企业要发展,突围之路何在?只有电商!尽管实体零售商涉足电商的模式可谓五花八门,没有找到好的模式,但毕竟互联网是大势所趋。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更是给憧憬未来基于互联网的消费世界的人们打下一管子鸡血。虽然,如重庆百货等实体零售巨头设立小贷和保理公司来进行突围转型,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零售商依然押宝互联网。
银泰商业CEO陈晓东曾经告诫做零售的同仁:实体店要做电商,没有准备十年时间,没有准备十个亿,最好乘早拉倒。这句话让很多人以为做电商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利润微薄的零售业玩不起。但仔细算一账,作为资本密集型的零售业,建一个购物中心往往要投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投资电商,只不过相当于开一个店而已。
王填告诉笔者,步步高电商平台预计投入10亿元。而不久前,步步高投资兴建的梅溪新天地购物中心投资50亿元。 可以看出,即便是电商试错失败,也不会动摇到实体店的根基。
从大润发的飞牛网到大商集团的天狗网,再到步步高即将推出的云猴平台。在其打了鸡血般的口号和誓言背后,其实是实体零售企业家的精打细算。“用实体店深耕西南市场,用轻资产布局全国市场”这是王填的虚实结合之道。
问:行业不景气,为何却并购不断?
答:零售大佬门深知,不跻身第一梯队序列,将来无法立足,剩着为王时代真正到来!
“经济总有周期。我总能够在经济跌入谷底之前把事情准备好,然后等到谷底的时候,我正好能把它买回来。所以我经常能抓住这样的机会。”三胞集团的董事长袁亚非在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个略显奇葩的企业,三胞集团今年进行了一系列令人耳晕目眩的并购。从英国老牌百货店House of Fraser到美国新奇特电器连锁Brookstone,再到垂直B2C平台麦考林,三胞集团并购的产业跨度之大,业态结构之复杂令人侧目,同时也让外界惊叹:一个卖电脑的居然有这么土豪。步步高集团董事长也对笔者透露,接下来不排除进行一系列并购。
为什么越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刻,并购整合会越频繁?答案就是,零售大佬们心知肚明,零售业已经到了两极分化的时代,如果不成早布局,跻身第一梯队的序列,下一轮被并购的就是自己。这就如前些年该跑马圈地的时候,却闭门造车,在家“苦练内骨”,等内功练好了,却发现网点已被抢占,自己已被包围。
多年前,零售业流传一句:剩着为王。虽然当时大家都叫喊着零售业日子不好过,但零售商们还是发展的不错,行业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而现在负增长成了行业常态,真正的“剩着为王”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