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美妆工具是个小品类,应该没人会反对。但要问这个品类“小”到什么程度,估计没人能一下子说出个所以然来。还有另一个情况则是:无论这个品类多“小”,没有哪家化妆品店是看不到它的身影的。这样一个随处可见又总是被忽略的“非主流”,在终端专营店会是怎样的生存状态?我们且来一探究竟。
终端门店销售占比不超3%
随意进入任何一家化妆品店,大致都在能店内某根不起眼的柱子上,或者开架区某个比较“偏僻”的位置,看到一版小挂件区,通常这部分就是美妆工具的地盘了。
在这个区域,消费者一般能感觉到相对的冷清;对于专营店来说,这自然也不是重要位置,因为美妆工具的销量,实在比较少。具体少到什么程度,从两家专营店给出的数据可以窥探一二。
记者向武汉某连锁专营店的总经理问到,店内的美妆工具大概有多少个SKU,能占到整店怎样的一个百分比时,这位总经理想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这个,呃,说不上有多少个SKU,总之很少。”SKU似乎是他从来没想过要记录的数据,他只告诉记者两个销售数据的对比:该店的彩妆销售额占到了销售总额的17%~18%,但美妆工具大概只占1%~2%。显然,该专营店彩妆的销售比例还算漂亮,但与之相关联的美妆工具却少得可怜。
邯郸哈托购物连锁店内彩妆占比也能达到15%左右,但其美妆工具的占比也同样很小。该连锁总经理李海平给到的数字则稍微更具体些:“美妆工具我现在只做了拉美拉一个牌子,一共大概有二、三十个单品;条码数占全店的3%左右。”也就是说,美妆工具的SKU,仅占到全店的3%……
两家店都有着不低的彩妆销售占比,但美妆工具的销售数额也仅仅只有勉强估算出来的1%、2%左右,可见,彩妆的销售也未能带动这一品类的销售增长。
品类特性决定销售特点
记者还问到,美妆工具中有没有什么主推产品。这两位专营店负责人都一致表示,没有主推过美妆工具,一直只是当作辅助的产品来进行销售,也没有采用过什么方法来进行促销。销售美妆工具,对于他们而言,都纯粹只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而进行的品类补充。
武汉这位总经理告诉记者,美妆工具这一品类具有消费周期长,利润空间小,需求量不大的特点,所以既不赚钱,也从来没想过要怎么去推动它的销售,只搭配着彩妆一起卖,甚至很多时间,会直接把它们当赠品送给买彩妆的消费者。一般而言,这个品类确实是“不太卖得动”。
李海平倒是明确表示“不会送”,这些美妆工具,都是直接销售。对于这个品类,李海平的理解是:“是必卖品,但是并非利润产品,不会主推,但缺了也不行。”一语道出了美妆工具这一品类的生存地位。
对于这类产品的消费对象,两位的回答也非常一致,都是“时尚的年轻人”。至于记者比较好奇的另一个消费群体——专业美妆人士是否会到店里消费这一点,两位给出的回答也几乎完全一样:他们要买这些产品,应该会去专业线的销售中心,比如美博城等地方进行购买。所以他们“几乎没有遇到过专业线的人士”。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美妆工具是一个消费群体高度集中的品类,其销售很难扩展延伸到这一品类之外。
发展空间不大,细分品类或有可为
销量少、周期长、利润空间小,这些成为限制这一品类实现销量增长的基本特性。那么,对于这一品类的发展前景,终端市场又有什么看法呢?
武汉这位总经理认为,这个品类由于自身的特点,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其未来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空间。李海平则始终抱一种态度,就是:美妆工具是一个必卖品,不可或缺,想要多大销量,不现实,但又是一个不能缺失的品类。这或许是他只做一个美妆品牌的原因:“需求量不大,就做一个牌子就行了,一个品牌下面的产品就很丰富,基本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些东西价格都不贵。”
“毕竟使用的人少”,需求量小,也没办法刺激需求量的增长,说起来,确实没有什么提升的空间。同属小众品类的非国内知名的国际进口产品,虽然也是个小品类,销量同样不大,但利润空间非常大,也能够成为终端乐于销售的品类。而美妆工具就像没肉的骨头,卖不动不止,还没利润。一个品类既无数量可观又活跃的消费群体,又缺乏终端推广的基本动力——利润,想要提升多高的销售量,实在不太可能。
虽然这个品类的整体情况难有大的提升,但其中细分的某些小品类,还是有一定提升空间的。李海平告诉记者,在美妆工具中,需求量相对比较大,使用周期短的产品有假睫毛、脸扑等,这些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销量。根据这些产品的特点,对于能形成相对较高销售量的产品,记者由此延伸至以下几种:压缩面膜、化妆棉、刀片……这类美妆产品都有一共性:销售周期较短,可以说是美妆工具中的快销品。美妆工具如果想要从缩短销售周期来提升销量,可以从这一类产品着手。
经过交流,记者得到的感受是:总体而言,美妆工具在终端门店的生存状态是既不可或缺,又不被重视。这一品类不会担心被终端门店淘汰出局,因为它的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刚需”,不存在竞争对手;但另一方面,又难有什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必须品,类似于职业中公务员的角色,处于一种服务于大众的位置,缺之不可;指望其出现什么比较大的惊喜,又与其自然特性不符。
说到底,在终端市场,美妆工具自然无法成为销售的主流,但它就像一个特行独立的存在,远离产业核心,却又不可或缺,独立地扎根于日化江湖,占据市场小小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