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对于很多所谓的道理、成功秘诀等,我们都懂,但是真正成功、能做好自己的人却在少数。正如一句电影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很多商业翘楚,他们将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幸运、努力等诸多因素,而事实上,他们高明的并不是他们对幸运、勤奋理解得有多透彻,而在于他们能知行合一,实践想法。
在这里,《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想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现有的成绩,他觉得是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并在门店管理中一步步实践。
发展迅速:1年新增17家分店
和大多数商人一样,张贤也有着一颗爱拼、敢闯的心。2004年,张贤23岁,当时他看准一个创业机会而未得到家人许可,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从老家江西来到浙江,靠着身上几百块钱的生活费,从进厂打工到自己创业,渐渐在这座远离家乡的繁华城市扎下脚跟。
在异乡,张贤的创业虽艰辛却也渐渐有了几分起色,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2009年,做家居生意的姐姐从家乡跑过来“投奔”自己,因家中生意寥寥,姐姐想在这里重新创业。然而,当时正逢金融危机,做点什么好呢?姐弟俩绞尽脑汁想办法、跑市场。随后,他们瞄准了日化行业,至于为什么这么选择,张贤给的理由是:金融危机还能让老百姓不洗头洗脸刷牙吗?不能吧,这个还得照旧。
确实,这么理解还真是有些道理。不过,创业也并非这么简单。在对日化行业做出一定了解后,2009年5月,他们加盟了一家化妆品连锁,为此,张贤放下之前所经营的生意,全心全意经营喜美化妆品(下面简称“喜美”)。
在毫无行业知识与经营经验的前提下,创业初期选择加盟不失为一种快速进入行业的方法,截至2013年5月,四年时间里他们的店发展到了10家,张贤自身对行业也逐步有了了解。这时候,他感觉到要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做出自己的一份事业,加盟毕竟还是有所束缚、不够自由。2013年5月,张贤向总部提出解除加盟,并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对店内进行改装。
重新上阵的喜美势头强劲,从去年到今年,喜美已发展到27家,仅上个月就增加了5家新店,分店数量增长之快令人咋舌!重要的是,在分店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XX化妆品店每年还以25%-35%的增长率一路攀升。
发展如此迅速,不免让人心生疑惑,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张贤的经营理念中,可及归纳出这样一句话:不把同行当敌人,不把员工当工人,不把顾客当傻子。
不怕吃亏:开业讲究排场
聊到近年来蹭蹭蹭往上涨的综合成本,除了无尽的吐槽,不少专营店老板只得望洋兴叹,当然也有一部分老板们大胆扬言--“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张贤便属于这后一拨儿。加大活动力度,拉动消费需求,拉动需求、提高销售额,回款多自然得到的厂家折扣也比较客观,这是一方面。另外,在厂家给出的政策中,张贤的算盘也打得噼啪响,倘若20万的货是5个点的优惠,50万的货是10个点的优惠,张贤会选择拿50万的货与同行分摊。
这就是生意人的精明。比起精明,张贤的“不怕吃亏”的精神更值得一提。
开了这么多家分店,张贤坦言“每次开业都是亏的”,他说:“开业其实跟结婚是一样的,一家店一般也只开一次业,讲究的是排场,不能当做盈利的手段。”这是张贤对开业的理解,而不计成本地给顾客送福利则是门店送给顾客的见面礼。
不论是开业还是活动,喜美在赠品上从不斤斤计较,出手阔绰不说,还特别注重效果。张贤告诉记者,对于门店经常使用的绝招-秒杀也是大有讲究的:一瓶原价几百的原液秒杀价为几十块,看似好像便宜的不得了,但顾客不一定买账;倘若一提十几二十块的纸巾秒杀价为两三块钱,那人气肯定爆棚。可见,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很重要。另外,在对待顾客时,张贤特别提倡真诚。有时候,某款产品做活动前一天有顾客要买,张贤会要求店员告知顾客,倘若有老顾客在活动前一天买了活动产品,第二天还可以在店里依照活动价得到补贴。对此,张贤解释:“顾客不是傻子,你要是把人家看成傻子,那人家就不会理你了。”确实,倘若在活动前不告知顾客,顾客难免心生怨念,甚至还可以已各种理由来店里退换货,特别是老顾客。看来,坦诚相待并非局限于情侣、朋友之间,主顾之间也应如此。
开店心得: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在喜美,张贤讲究平等待人,他从不计较于主雇地位,更多的,他像个大哥一样带领大伙儿一起做事。在这里,员工收入一般比较稳定,为了让员工把店里当做自己的家,张贤让一部分员工入股,年底分红。
此外,张贤为店内想要创业的员工提供机会,员工加盟喜美可免费所有加盟费、保障金等费用,同时,他鼓励员工创业并提供资金帮助,在人脉、经营经验上大力支持。也许是由于自身创业的艰辛,让他更懂得创业的不易。他说:“我就是那样过来的,很多人想创业又不敢创业,得不到亲朋好友甚至父母的支持。”
创业的艰辛,他深有体会,也更明白如何雪中送炭。在张贤看来,帮助员工创业所获得的幸福与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自己年轻时所未拥有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帮助身边的人实现。他说:“跟别人合作也是合作,为什么不选择跟自己员工合作呢?”这确实是一个两全之策!
在经营门店上,张贤觉得,门店“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为此,他大胆以身试法。在当地一条原本就不繁华的H形街道上,他一口气开了4家店,原本生意萧条的街道彷如被扔了个炸雷,当地人都觉得是“稀罕事儿”。此举似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然而,在张贤看来不是的,他说,虽然在这条街道上同行做得都没什么起色,但这就是机遇,再说了,做生意都有风险,心态要好。一口气开4家店也是为了给自己造势,正所谓“没有绯闻的明星算不得明星”,4家店分布在H形街道的各个方位,不仅给同行施加了压力,还能无形之中提高门店在消费者心中电费知名度,好家伙!又是一举两得!
聊天中,张贤一直强调“心态”这两个字,他说:“做生意的方法,大部分人都大同小异,心态好不好才是关键!”他觉得人要知足,做生意能赚到钱当然是好事,但倘若失败了,赚到的经验的是一种收获。还是那句老话,失败乃成功之母。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张贤”、“喜美”皆为化名)